浏阳:勇当疫情防控新时代文明实践“十大员”

他们是浏阳蓝天救援队,10天内3次奔赴武汉,送去爱心企业捐赠的价值509.8万元医疗物资的;他们是中和镇公益救援队,全队29人在《请战书》上按下29个红手印,毅然投身抗疫一线;他们是20名党员志愿者、学生志愿者,2月4日,他们来到爱心菜农周松青的蔬菜基地,帮忙将3000斤蔬菜采收、打包,捐赠给辖区居家隔离的人们……自疫情发生以来,浏阳14万余党员、团员、群众志愿者,1100余支志愿队伍迅速响应,毅然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筑起一道道全民防线,留下了一幅幅感动人心的画面。

防控疫情“宣传员”、重点场所“守门员”、卫生防疫的“冲锋员”、上户排查的“信息员”、禁令执行“监督员”、移风易俗“劝导员”、心理疏导“解惑员”、爱心传递“联络员”、环境卫生“保洁员”、企业复工“服务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是志愿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浏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十大员”,只因有需要、有号召,他们便走出家门,在抗疫一线发光发热。

巧妙宣传,他们是防控疫情“宣传员”

疫情发生后,浏阳市委宣传部、浏阳市文明办第一时间向全市志愿者和广大市民发出倡议书,全市十余万志愿者积极响应,迅速加入到防控疫情知识宣传、群防群治的队伍中来,还通过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互联网社交平台,拉起了全民防疫的“宣传战线”。

“注意卫生勤洗手,室内卫生多通风……”连日来,浏阳市镇头镇金牌村上空喇叭中,不时响起阵阵年轻有力的宣传声。村上7名大学生组成的“金牌村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自制了宣传顺口溜,在村组人群聚集处重点宣传,不厌其烦地劝导广大村民朋友“尽量不出门、不聚集、少串门,必须出门时佩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引得村民们频频点赞。

“如果防疫一线有需要,我愿意随时参加,献一份绵薄之力!”道源湖村64岁党员志愿者张秋成,在疫情防控期间,带头张贴宣传标语,鸣锣宣传防控知识,自愿报名参加监测点出入排查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大喇叭”到不了的地方,官桥镇党员志愿者潘腊伟日行29.5公里,把抗疫知识传播开去。

歌曲《白衣战士》、弹词《齐心抗疫振潇湘》、快板《群防群控战疫情》、诗词《除夕夜寄武汉同胞》、版画《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为了让防控知识更好更快地传播,浏阳的广大志愿者们开动智慧,利用诗词、歌曲、快板、弹词、绘画等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防疫知识,有效果又接地气。正是因为这些防控疫情的“宣传员”在,防疫知识才能全方位在浏阳入脑入心、家喻户晓,筑起防控疫情的全民防线。

直面战斗,他们是卫生防疫“冲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用来形容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卫生防疫“冲锋员”们再适合不过。连日来,浏阳市吹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的冲锋号,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应对、周密部署、全力防控。志愿者卫生防疫“冲锋员”们更是纷纷响应。

“当我听到你们说‘宝贝,你什么时候回来’这句话时,我的心就像被捅了一下……”浏阳市人民医院的周柳丝,作为第一批进入感染隔离病区护理确诊患者的护士,她在书信中写下对家人的思念和歉疚。此外,还有刚升级为奶爸、主动请缨战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28岁放射科技师汤杰;每天消毒6次,晚睡早起,当好安全“守门人”的35岁隔离区护士长黎汝芳;还有直接对病人进行解释、安抚和开导工作的22岁护士卢靖宇、张文龙等……

家住荷花街道杨家弄村的七旬老义工胡元富,自疫情发生以来,每天在小区内喷撒6包消毒水,每次两小时4o分钟,保护着小区内130户居民健康安全;大瑶义警志愿服务队在商场,交通路口,门店进行消毒,开展路口执勤等工作,主动站到疫情防治前线;集里桥社区“黄帽子”疫情防控突击队,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对社区各公共区域进行高频次全面清洁消毒,队员日行2万步……他们都是直面战斗,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冲锋员”。

保障后勤,他们是企业复工“服务员”

“复工”撞上“战疫”,给企业和一线员工带来很大的“考验”,为积极应对员工恐慌不返岗使企业用工得不到保障和员工侥幸不防护企业防疫防控压力大的“两难”症状,广大志愿们纷纷助力企业有序复工生产。

“返岗防疫‘礼仪’要做到,问候见面不握手,保持一米距离点头问好。要讲卫生勤洗手,便后盖好马桶盖再冲水。……” 2月12日,在文家市复工企业浏阳市岩前出口花炮二厂“班前健康课”上,宣讲员王允发正给返岗的员工展示“防疫礼仪”。这是文家市镇宣讲队伍给复工企业的精心“配餐”。此外,三支志愿服务队伍为复工企业准备的“特制健康套餐”中,还包括防控队伍细致“检餐”以及帮扶队伍科学“加餐”。

“葛家村民请注意,疫情严重非儿戏。就是回厂去上班,防疫也要摆第一。外出必须戴口罩,回家就把手来洗……”2月13日一大早,长沙佳能制泵有限公司门口响起了“防疫小喇叭”的声响。为协助企业复工,葛家镇的“葛小二”党员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手持小喇叭,参与到企业防疫工作中来,自主创作了《葛家镇群众防疫17条》,用家乡话、普通话“双语”录制,在厂区附近来回宣讲。

正是这些企业复工“服务员”们的存在,企业才能够健康有序复工生产,保障社会正常运行。

此外,“十大员”还包括负责上户排查的“信息员”、监督禁令落实的“监督员”、坚持移风易俗的“劝导员”、进行心理疏导的“解惑员”、维持爱心传递的“联络员”、保障环境卫生的“清洁员”、坚守重点场所的“守门员”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十大员”志愿者们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义无反顾、携手并肩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化身“最美逆行者”,冲向第一线、站到最前沿,充分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筑起了防控疫情的全民防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何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