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英朗,便宜的背后,有你疏忽了的问题

2019年,在国内车市继续下行,诸多紧凑级轿车销量普遍下跌的大环境中,别克英朗卖出27.9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63%。

而在此之前的2018年,英朗的销量相较于2017年还处于同比暴跌37.83%的窘境。虽然目前的成绩比起鼎盛时期依然相去甚远,好在,它止跌了,回升了,多么令人垂涎的结果!

是什么拯救了英朗?或者,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掩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出品/平门知事

撰文/二哥

通用汽车对中国汽车市场消费文化的分析研究,和大众、本田汽车一样深刻。

像凌派、享域之于本田,桑塔纳、捷达之于大众,通用将小型车英朗赋予紧凑级车的车身,强化以大为美的中国消费者心中有别于威驰、飞度、POLO等小型车的印象,从而为其制定出标准合资品牌紧凑级车的定价。

但如此以来,英朗在紧凑级轿车中就没有了“性价比”优势,怎么办?

降价。

降价是所有商品促销的不二法宝,通用更甚,包括英朗在内的几乎所有车型都敢在上市伊始即官降,三个月后再降,半年后接着降,直到售价剩余原价的三分之二,再也降不动为止。

曾经11-14万售价区间的英朗,现在卖到了7-10万价位区间,让无数消费者心生欢喜,以为看到了通用别克的诚意,在一堆古董中捡到了漏。

很不幸。

2013年底,英朗省去了1.8L+6AT变速箱车型;2015年春,英朗省去了1.6L+6AT、1.6T+6AT变速箱车型,取而代之的是1.5L+6AT、1.4T+7DCT变速箱车型;2017年秋,英朗再次换装,1.0T L3+6DCT、1.3T L3+6AT全面铺开。

成本一年比一年低,品质一年比一年差。

理论上,发动机排量减小和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逻辑都有利于改善整车质量与加速性能,以及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实际上,英朗整备质量、风阻系数的降低,根本原因在于车型设计的优化。

通用的本意,仅在于尽可能降低成本,为英朗营造充裕的降价空间,从而提供诱人的降价促销方案,与节能、舒适、性价比没有关系。

对于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合资品牌更大级别的车型,似乎是一种好事。

然而,这些都是幻象。

尽管通用为英朗采用了液压悬置装置和弹性橡胶机脚垫等措施,但三缸发动机的抖动、噪音大问题依然无法彻底抑制。尤其1.0T车型,同时存在动力弱、起步肉,加速困难的问题。

而双离合变速箱,虽然匹配的是格特拉克湿式6DCT,有润滑冷却的油液保护,但相同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仍旧躲不开顿挫、抖动、异响,甚或脱挡等问题。

不过,别克英朗也并非一无是处,它还有1.3T车型。尽管1.3T也是三缸发动机,尽管与之匹配的6AT变速箱的可靠性远不及爱信6AT,但整车动力、品质稳定性比1.0T车型还是要好得多。

如果考虑到其优惠后的售价,比1.0T三缸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的本田凌派、享域,1.2T、1.4T匹配双离合变速箱的大众速腾、朗逸,以及现款1.6L匹配CVT变速箱的日产轩逸都要划算。

当然,如果是1.0T、6DCT的英朗,就没有考虑的必要了,任何一款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都要比它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