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文跑题不再怕,学会《移花六诀》让你20分作文华丽秒变48分

点击头像,关注我,私信+评论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大家好,我是张老师。

对学生而言,最不能承受的挫折之重莫过于:寒窗苦读,化为泡影。

历年来多少莘莘学子在考场战斗中因一“文”不慎,最终华山论剑落败,饮恨考场。

对此,同学们如何巧妙应对作文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实现绝地反击,华丽蜕变呢?今天张老师就把作文【移花六诀】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文逢绝境的你,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第一招:借力打力

当你的作文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自己例子举反了,正好是自己把自己装进了麻布袋里。中考作文中,出现情况的同学并比比皆是。

那么,一旦发现自己观点和材料相反,究竟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首先,遇事不要慌,拿出手机拍个朋友圈。(搞笑一下)不就一个例证嘛,想明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反例证的优势会以强大的思辨能力,增加作文亮点,把劣势化为优势。

话又说回来了,单纯的举例能佐证论点吗?

从本质上来讲,再好的例子也证明不了论点。你所举出的事例只能表明论点、说明论点,不能够证明观点。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当我们运用典型事例的时候,就意味着把不典型的、相反的给pass掉。


假设我们把筛选掉的反例子拿出来,岂不就证明了我们所言的反面观点了吗?


我这样说的原因,不是说我不重视例子的作用。而是想说明,任何事例都具有两面性。既然是具有两面性,那么就算不小心举了一个反面例子,依旧可以下笔有神。大家可以参考下《孟母三迁》的故事,这是我经常给学生讲的例子。孟子的母亲带着孟子三次搬家,孟子后来成了亚圣,后世无数母亲效法,为什么就没有再出现第二个成名的孟子呢?


第二招:移形换影

当你的作文写到一半,才发现越写觉得内容离题越远,那么改如何把话题及时牵引回来呢?或者说让前边的表述化险为夷呢?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偏题的文章都不是毫无缘由,他们之间总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或者是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这其中的点,冷静的去剖析两者的差别,恰好就变成了对文章概念的厘清和深入阐释,起到的效果简直妙不可言。

第三招:聚沙成塔

考试中遇到多义性的材料,你不知不觉把对材料的多种理解都进行了论述,没有了立场觉得都有道理,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巧妙突出中心呢?

在我的阅卷生涯中,遇到这样的题材时很多考生会把材料中能够体现的不同涵义,都会很进行很详细地论述,几乎是面面俱到。这样写的后果就造成了“不知所云,不知所往。”

那么,如何把纷繁的论述聚集起来,聚沙成塔,更上层楼,中心鲜明突出?

首先,结构主义指出,世界不是由物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这时候一定要要找出这三者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分析他们的关系,或者对比三者关系,或者是映衬关系。再分析这些关系之间的转化,或者是在这三者之上,选出一个高层次的让它能够统摄前三者或前两者,使得文章高屋建瓴,识见不凡。这就好比是一群人在争夺冠军,不管这群人多么优秀,结局总有一个是冠军。


第四招:柳暗花明

遇到话题材料,你动情的挥洒笔墨,突然发现自己忘记了对核心话题的分析,只是把话题当作了一个概念,整体打包,囫囵吞枣,乱贴标签。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得分一定很是惨淡。那么,如何中途醒悟如何才能使命悬一线的文章转危为安呢?

运用哲理名言,既概括全篇,又有余音绕梁之感,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

第五招——移花接玉

如果材料作文审题的难度太大,头绪太多,不知道重点,那就要恭喜你得高分的机会就要来了。

为什么这样说,对于头绪太多的材料作文,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不住要点,那就根据所给对象,把你所有的困惑写出来。通过困惑找到逻辑,抽丝剥茧不断追问,就能写出上品文章。你要知道,当你一点点分析你的困惑、展示你的挣扎的时候,或者不管高明不高明,在提出困惑之后,给出你自己的解释,不管这个认识是否高明,一篇好的议论文已经呼之欲出,因为议论文所考的是你的分析阐释的能力,不在于你的观点是否高明。


第六招:乘奔御风

由于你做前面的题消耗时间过多,到写作文时间不够,文章写不完,这种该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阅卷老师对这类文章采取的判分方法是:未完成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以我前些年该初中试卷来讲,改前要求对于未能够完篇的文章,阅卷老师所给最高分不能超过40分(参考赋分如下: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

那么,有没有技巧能够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很好的完成作文呢?答案肯定是有的,一起来看一下:

直接式。一句话独立成段,换角度,成就另一篇天空。总结式。用排比句总结分论点,再一句话收尾,画龙点睛。哲理式。运用相关哲理名言,既概括全篇,又有余音绕梁之感,言已尽意无穷。幽默式。诙谐洒脱,智慧聪明,谈笑间,主旨突出,让人会心一笑,喜上眉梢。


你学会了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