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培训机构“轰炸式”推销背后:非法获取学生个人信息近10万条, 你怎么看?

yy灰


新闻中反映的现象比较普遍,作为学生家长,我也遇到不少培训机构的推销电话。

我认为家长、校方和教育部门要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获得用户信息。司法部门和执法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着重打击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

从这则新闻当中,我还感觉到培训机构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为什么有以上感受呢?理由如下:

校方、教育部门要加强防范意识。

非常多的商家,通过学习软件获取到的家长信息。我家孩子的老师就要求下载安全教育的APP还有做手工的app,还要注册学习数学小程序。这些APP注册的时候都要求填写家长的信息。不法分子就是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的用户信息。

出现这样的问题,校方和教育部门,难辞其咎。

着重打击“窃取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上述的违法行为需要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对于不法商家,里应外合的内鬼,都应该从重处罚。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制裁。

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危害了。在11月1日施行了相关法规,规定:非法获取、销售、向他人提供相关信息的,即使构不成犯罪,也应该有执法机关没收非法所得,并且处以十倍以下的罚款。

这些法规的实施,是给所有人敲响警钟,非法获取、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会受到相关处罚。

培训机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为了利润“不择手段”。

我从这则新闻和现实中,感到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寒冬”就要到来了。

原因有二:

1、培训机构太多了,摊薄了利润。

我所在小区楼下底商,以前干什么的都有,后来纷纷关门。取而代之的是一间接一间的培训机构。但是学生就那么多,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用1元试课、给家长“洗脑”等方式揽客。以前,培训机构少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局面。

2、出生人口下降,很多城市潜在客户在减少。

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出生人口只有1000万,相比去年减少了500万,可以用“断崖”来形容。前几年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2019年出生的孩子,减少了三分之一,会直接冲击教育培训市场,再加上现有教育培训市场饱和,可以预见,未来形势十分不乐观。

综上所述: 教育培训市场不乐观,更容易造成唯利是图的商家采取非法手段招揽学生,需要有关部门和家长们高度警惕。

【结束语】

总之,培训机构非法获得用户信息,干扰家长的问题,既有监管不严,又有行业饱和,竞争激烈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让这样的违法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切实保护好学生和家长的基本利益。


园丁树人


都是与学校合作,然后老师指名去哪个培训机构,例如余姚的阳明网校,各个学校都大力推荐,甚至有点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