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玉支开袭人后遣晴雯去给黛玉送旧帕子,是代表宝玉更相任晴雯吗?

阿丹151014015


三十四回,贾宝玉挨打后担心林黛玉,有意遣开袭人留下晴雯,交给她两块旧手帕吩咐送给林黛玉。贾宝玉遣开袭人行事是对晴雯更信任么?其实并不是。贾宝玉挨打之前,在大观园对林黛玉有一场剖肝沥胆的“诉肺腑”之言,贾宝玉将心事和盘托出。可惜林黛玉只听到了上言。没有听到下言。下言竟被袭人听了去。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听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哪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得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地抽身跑了。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表白,被袭人听了一个满耳,羞得他“抽身跑了”。前一次调戏金钏儿被王夫人听到,他也是抽身跑了。曹雪芹描写这种十几岁的孩子能惹事不能承担的细节特别传神。贾宝玉跑了,袭人吓得哭了起来。宝黛二人表白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丑闻,可谓丑祸和不才之事。贾宝玉随后被贾政打了个半死,连薛宝钗都流露出真感情:

宝钗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宝玉心中自思:既是她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她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

宝钗尚且如此,何况林黛玉。贾宝玉担心林黛玉,也因当时“诉肺腑”话犹未尽,所以遣走袭人派晴雯给林黛玉送了两条旧手帕。

贾宝玉避开袭人,皆因袭人耳闻目睹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私情”,若被袭人知道他给林黛玉又送了手帕,更加难逃瓜田李下嫌疑。遣走“知情”的袭人,贾宝玉让“不知情”的晴雯给林黛玉送帕子,就人不知鬼不觉了。古人认为的“私情”正是这个意思。

其实在贾宝玉送林黛玉帕子之前,大观园已经上演了一次送帕子,就是坠儿受贾芸之托给林红玉送帕子。那次被宝钗听到后借林黛玉“金蝉脱壳”。当时宝钗对小红和贾芸的私情看法是“奸淫狗盗”,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丑祸”和“不才之事”雷同。而两个送手帕的女孩子,坠儿和晴雯其后双双被撵出了大观园。


阅读《红楼梦》最大的乐趣就是发现这些有意思的关联,薛宝钗为什么要在滴翠亭“嫁祸”林黛玉?曹雪芹借此指出不久之后林黛玉也有这样的“丑祸”。

两次“送帕子”的关联性特别强,薛宝钗对小红之事事不关己,守口如瓶。袭人却不得不将贾宝玉之事汇报给王夫人。虽然她说的委婉,到底引起王夫人注意,王夫人只要一想就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事发生。这种“丑事”,如何不让王夫人迁怒林黛玉?宝黛姻缘没有父母之命,怎么可能有结果。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这并不代表宝玉更信任晴雯。谷粒分三部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一,手帕。

手帕在古代,可不单单是擦汗,擦眼泪的一块儿小方巾,它还有一个极为神秘,极为私密,极为隐秘的使命——它是男女私情的信物,它是“情书”的代言。有诗为证:

《山歌·素帕》(明)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拿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这般心事有谁知。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一方手帕,横竖都是满满的相思。

无需写字,写字太明显,不隐秘。给对方一块手帕,心有灵犀的人,自然就明白了。所以,手帕就是情书。

二,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1、宝玉和黛玉从两小无猜,到逐渐情窦初开,成为了纯粹精神上的知心恋人,但两个人一直是“爱在心里口难开”。

2、宝玉之前因为一时的冲动也好,生理需要也好,曾和袭人上过床。

3、晴雯,此时还是个心智未开的懵懂小女孩。

三,宝玉为什么要支开袭人,遣晴雯送旧帕子。

这一日,宝玉终于鼓足了勇气,要大胆地向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但是黛玉太矜持、太羞涩了,扭头就躲开了。而恰在此时,袭人来了,宝玉的话已冲出口刹不住车了,他抓住袭人的手就表白开了。翻译成现代的表达方式就是:“我睡觉的时候在想你!我做梦的时候也在想你!我爱你!mua~mua~”宝玉表白完了以后,定睛一看,啊???眼前怎么是袭人啊!!!瀑布汗呐~~~外加一脑袋黑线呐~~~于是紫胀着脸赶紧跑走了。

到了晚上,宝玉想,我必须得明明白白地向林妹妹,清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真心才行。但白天的时候,宝玉和袭人发生了那么尬的一幕,那当然不能让袭人去给林妹妹送“情书”啦。所以得支开袭人,让啥事不懂的晴雯去送旧帕子,是最安全的啦。

回答完毕。


金谷粒啊


单在这件事情上,宝玉肯定更信任晴雯。

第一,袭人与宝玉有私情,心细多疑,丝帕这种象征意义非常强的东西代表什么含义瞒不过袭人。琪官与宝玉互换汗巾子,误把袭人的汗巾给了琪官,袭人就很生气,骂宝玉:难为你这么个人,心里也没个算计。

小红丢了手帕也要满园子寻,互赠手帕象征定情,这在有私情的男女之间司空见惯

更重要的是,宝玉向黛玉表白,结果错把袭人当成黛玉闹了乌龙,如果再让袭人去送帕子,两相一对照,袭人清楚宝玉的意图,袭人是个婆婆嘴,一定又会说七说八。

晴雯心地单纯,所以才会琢磨不透送手帕的缘故。而宝玉也深知晴雯个性,知道她即使弄不明白也不会多嘴到处乱说。

第二,袭人喜欢宝钗讨厌黛玉,曾经公开在宝玉面前与湘云一唱一和,先是指责黛玉不做针线,后又干脆直接贬低黛玉,抬高宝钗: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提起这些话来,真真宝姑娘教人敬重,——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对于袭人湘云这种行径,宝玉也没有办法,只能笑说:我说你们真真难缠。明知道袭人对黛玉是这种态度,宝玉怎么可能把这么机密事交给她呢?


讲点历史小八卦


在宝玉支开袭人后遣晴雯给黛玉送旧帕子的前一天正是端午节,怡红院里心情不爽的宝玉晴雯和袭人三个吵成了一团,冲动之下的宝玉闹着要去回明太太王夫人撵了晴雯出去。袭人带着怡红院丫头们齐齐跪下求宝玉消气,晴雯自己哭喊着“我就是一头碰死也不出这个门!”,丫头们都吓坏了,一起求过来串门儿的黛玉赶紧进去劝和。

宝玉总是派袭人去探望黛玉陪伴黛玉聊天解闷的,因而袭人和黛玉关系上要比晴雯和黛玉亲密得多。黛玉一进门儿,晴雯便转身离开了。宝玉遣晴雯送帕子那一天,黛玉叫了袭人“好嫂子”,宝玉又说为袭人“做和尚”的话,黛玉玩笑说宝玉“做了两个和尚了”,怡红院里紧张尴尬的气氛终于得到化解。
端午节刚过,第二天农历五月初六下午宝玉挨了打,太阳落下之后哭肿了眼睛的黛玉才偷偷的独自来探望宝玉,因为黛玉怕被凤姐和众人再次嘲笑宝黛二人“都扣了环了”的亲近关系。

就在宝玉挨打的几个小时前,农历五月初六当天中午,宝玉对黛玉诉肺腑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被袭人送扇子时无意撞见了,宝玉当场羞得满脸紫胀的跑掉了。到了傍晚宝玉怎么好意思立马又让袭人去替他探望黛玉呢?

当天中午宝玉无意中在“好嫂子”袭人面前,对黛玉表白了“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如此的爱慕渴望之情,宝玉心里觉得害羞不好意思了,这是人之常情吧?所以宝玉这一次才会一反常态的支开袭人之后,遣晴雯去探望黛玉。

那么,为什么宝玉此时会遣晴雯去探望黛玉呢?

第一、在怡红院中丫鬟晴雯姐姐的身份和袭人姐姐“起头的”“花大奶奶”“好嫂子”相差无几,晴雯姐姐和袭人姐姐一样都是贾母指派到宝玉屋里的。宝玉指派怡红院最有身份的袭人姐姐或者晴雯姐姐去探望黛玉,都能一样的显示出自己对黛玉的关心和重视程度来。

第二、在宝玉挨打的前一天,端午节的傍晚宝玉为了让晴雯消气,力邀晴雯和他一起“洗澡”,晴雯表示出完全不解风情的拒绝态度。最终,宝玉只能用“撕扇子千金一笑”的方法来让晴雯姐姐开心起来。此时,宝玉遣不解风情的晴雯姐姐代他去看望黛玉,心理上就更加没有障碍了。

晴雯心里对这个夜间差派是不怎么情愿的,便说不好搭讪,叫着要取件东西或送件东西。晴雯对宝玉让她送旧帕子给黛玉不明原委,怕黛玉会生气使“小性儿”怪宝玉打趣她。直到黛玉听说宝玉送不是新手帕,而是家常旧的就收下了,晴雯在一路来回都疑惑不解。正说明宝玉遣不解风情的晴雯姐姐去向黛玉“传情”就是选对人了。


在刚刚入住怡红院不久,晴雯姐姐就由于宝钗黛玉都在傍晚时分先后到访怡红院很不奈烦,甚至于以宝二爷的名义不给黛玉开门,黛玉之后对宝玉说“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了”。

宝玉给晴雯写祭文,黛玉看到后“满面含笑”态度轻松自在,对晴雯被撵走和死亡并无任何悲伤情绪。读原著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整体解读,切忌断章取义。

抄检大观园之后,晴雯被撵走、宝钗搬出去了。宝玉在这个时候到的是自己要与黛玉袭人这两三个人“同死同归”。


阿丹151014015


很怪,送帕给自己喜欢的人,却送旧帕?宝玉就是这做,其中饱含着深意。

使用过的帕子,有着心上人满满气息,抚着闻着都是爱意。新帕,那就不同了,因为它身上还是空白的。

帕由丝制,丝是什么?思。宝玉送了两张旧帕给黛玉,加重了思念。

袭人是聪明的女孩,把自己第一次交给宝玉后,给自己定位为姨娘。钗、黛其中一人都有可能是她顶头上司:正房夫人。宝钗的端庄,黛玉的任性,她内心的天平偏向了宝钗。宝玉也察觉这点,支走袭人去借书,由晴雯送帕与黛玉。

晴雯,深深暗恋着宝玉,袭为钗副,晴为黛影,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有着黛玉影子的晴雯,宝玉对她是十分大量的,对她信任是肯定的。


是龙就上天


鸳鸯是贾府中最独特的一个丫鬟,她与贾府里其他的丫鬟关系都很好。在几个主要的丫鬟中,鸳鸯的优点最多,人缘最好,她和晴雯一样性格刚烈,却没有晴雯那么尖酸刻薄。她和袭人一样温柔,却没有袭人那么事故,她和平儿一样善良却没有平儿那么懦弱。

她选择不了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贾母死后,她也自杀了。

鸳鸯是一个苦命的女子,父母亲哥哥嫂子都是奴才,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没得选择注定为奴才。可是鸳鸯相貌出众,性格温柔,做事干净利索,因此得到了贾母的赏识,成为了众丫鬟之首,贾母甚至说离开了鸳鸯就活不了。

鸳鸯对贾母如此重要,贾母也成了鸳鸯唯一的靠山。作为奴才有贾母这么厉害的靠山,鸳鸯却不会像其他奴才那样恃宠而骄或者唯利是图。她看惯了是是非非大善大恶,也看透了人情冷暖。她不像袭人那样一心想着讨好主子,成为姨娘。

贾赦追求鸳鸯,鸳鸯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上升成主人却放弃了,为了自己的幸福,遵从自己的内心,鸳鸯清楚地知道,贾赦不可靠,鸳鸯不会为地位而选择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假如鸳鸯选择贾赦,成为姨娘,再加上有贾母的靠山,鸳鸯在贾府的地位肯定会上升很多,再也不用给人端茶倒水。

可是鸳鸯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鸳鸯为人和善,在贾府的人缘很好。鸳鸯不小心撞见了司棋和她表弟的私情,司棋担惊受怕的睡不着觉,可是鸳鸯自己私下里找到司棋并安慰她不会告密。可见鸳鸯从来不会多管闲事,也很推崇自由主义的恋爱。鸳鸯对待感情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对待爱情,鸳鸯有自己的向往,作为奴才最渴望的是自由。只想拥有的是一份纯洁的爱情,不被世俗玷污。贾赦追求她,对她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贾赦是出了名的老色鬼,没有良心的老东西,成天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

眼里没有亲情,对儿女没有责任心,嫁给贾赦就是玷污了自己。鸳鸯虽身为奴才,出生无法选择,但结局鸳鸯要自己做主。

贾母死后,鸳鸯失去了唯一的靠山,贾母对鸳鸯视如己出,鸳鸯照顾贾母也是无微不至。贾母不在了,鸳鸯没有说话的权利,但贾赦依然对她虎视眈眈。

鸳鸯清楚自己的奴才身份,拗不过贾赦的淫威。鸳鸯的下场要么就是服从贾赦,要么就是以后配给其他小斯。为了保全自己的初心,鸳鸯最终选择了自杀。鸳鸯是一个很纯洁善良让人心疼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