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时敢不敢动东周最后一个天子?为什么?

黑水冥王


为什么不敢,始皇帝什么都敢做,六国都可灭 何况一个名存实亡的周朝。


缘之剪


敢当然是敢,只不过没机会罢了。

自周武王姬发定都镐京起,周朝传承了近八百年,共计30代,历任37位君主,周赧王姬延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周天子。

周赧王姬延,姓姬,名延,又称王赧,他是周慎靓王之子,平王东迁后的第25位君主,公元前314年-前256年在位,共59年。

早在周显王和周慎靓王在位期间,秦国就开始大肆侵占周天子的地盘,到周赧王姬延继位时,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仅剩下的几十座城池和几万人口还被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分别由东周公和西周公治理。

虽然是名义上的周国最高统治者,周赧王姬延的影响力却只限于其所居住的都城雒邑,而到公元前315年,周赧王连雒邑也待不下去了,只能徙都西周国。

公元前256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阳城和负黍,西周公由于害怕被秦国吞并,选择了背叛秦国,联合东方的诸侯国,率领军队攻打秦国。

秦昭襄王被气坏了,派了一员大将去攻打西周国。哪曾想西周公就是个软蛋,见事情闹大了,连忙又跑到秦国给秦昭襄王赔礼道歉,还把仅有的三十六座城和三万人口都给献了出去。秦昭襄王消了气,收下了西周公所献的人口、土地,把西周公给放了回去。

周赧王姬延听说了此事,也是气愤地吃不下饭,最后怨愤而死,自此东周灭亡,“周民东亡,秦取九鼎”。

公元前249年,也就是七年之后,秦相吕不韦带兵灭掉了东周国,周王朝的国祚从此断绝。

秦昭襄王病逝后,秦孝文王继位,在位仅仅三天,秦孝文王也去世,接着秦庄襄王继位。秦庄襄王就是嬴政的父亲。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47年即位,即位时只有13岁,他是历史上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君主。

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高傲如嬴政,一个觉着自己的功劳远胜三皇五帝的人,怎么会害怕一个没有实权的周天子呢,只可惜他生的晚,3岁时周赧王就已经驾崩,到他即位时,东周国也已经被灭掉了。

所以说,秦始皇敢动周天子,只是生的不是时候,没有机会罢了。


十八街乱麻花


导语:东周的天子虽然表面上还是天下共主,但随着春秋以来的礼崩乐坏,天子的威望在天下诸侯中已经大不如前。于是陆续有各路诸侯称霸,早已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平王东迁后天子威望受损

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导致都城镐京被战火破坏,又遭受犬戎进攻。平王东迁洛阳后史称东周,但所管辖的范围大减,加上威望降低,诸侯之间放肆的互相攻伐兼并,周天子在受到侵扰时还得依靠一些强大的诸侯。

到春秋末吴、越、楚三国自行称王,战国时代

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神女无梦的周襄王时代,被异母弟弟子带引犬戎到洛阳揍了一顿,力量实在弱小只好逃到郑国避难。

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党开翟人,翟人遂入周。襄王出饹郑,郑居王于氾。-《史记:周本纪》

之后周襄王向晋国求救,晋国、秦国出兵帮助襄王打败了子带,重新做回天子之位。

又过了20几年的时间,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想要进洛阳城去看九鼎。这就是问鼎天下的由来。

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史记:周本纪》

以上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帝位非常尴尬,完全没人care所谓的天子。

赧王身死国灭

随着西边的秦国已经日益强大,大有吞并六国的气势。这时候东周国势更加的弱小,内部还争斗不断,最后还分成两个更小的国-东周国和西周国,形成“三周鼎立”之势。

公元前307年,力大无穷的秦武王想要到东周都城洛阳去巨鼎,派右丞相樗里疾到东周试探反应,周赧王拒绝此事。樗里疾怒了,完全不在意周天子的身份把周赧王驱逐出城至西周国。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因周赧王参与诸侯对秦的战争,秦以此为借口征伐。周赧王与西周国武公卒,东周与西周国灭亡,秦国还把九鼎取走。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史记:周本纪》

但此时周朝还剩下一支东周国势力。东周公惠文君在周赧王死后,代为周天子。七年后,公元前249年,东周国再一次“作死”与诸侯一起谋反对秦用兵,后被

吕不韦所灭,惠文君也被吕不韦所害。

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史记:秦本纪》

秦始皇帝与东周

以上在论述东周的可怜处境之时,主要出现两个时间点。一个是公元前256年,另一个是公元前249年。而这两个时间点,秦始皇帝当时是什么情况呢?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帝生于公元前259年,而且自出生时起一直到九岁都在赵国,知道父亲子楚于公元前251年登基之后才把秦始皇帝与母亲赵姬接回秦国。

按此计算,秦始皇帝与东周“第一次”被灭根本无关,更不用说diss周天子了。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史记:吕不韦列传》

第二个时间点,公元前249年,始皇帝十岁,此时是他的父亲子楚在位时,即秦庄襄王时代。

身为太子的他,此时也不会有机会参与战事,故与上同理。



结语:故而,真正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帝虽然虎视何雄哉,扫六合,但此时无缘参与。但我想就算东周能够存活到秦始皇帝在位时,那也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结局,不会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早与晚的差别而言罢了。


参考文献:《史记》《史记索隐》


南岭说史


不是敢动的问题,是已经动了,你称呼秦始皇,证明他已经统一全中国了,称呼自己始皇帝了,天无二主,国无二军,不可能让他存在两个天子的,其实早在秦庄襄王时代最后一位天子就被灭了,所以你提的问题敢不敢动,不成立,因为秦始皇当政已经没有周天子了



在虢国的杜先生


秦始皇当政时,东周早已灭亡,以秦始皇的实力,斩杀东周天子易如反掌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大诸侯国纷纷割据一方,所谓天下共主周天子早已荣光不在。

▲天下诸侯林立

比喻,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曾以西帝自称,并派遣使者将齐王立为

东帝。如此做法,让东周天子颜面扫地。

在战国早期,周天子或多或少还有点利用价值。各诸侯国会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做为自己发动战争的理由,已标榜所谓的正义。

公元前285年,齐湣王在灭掉宋国后野心日渐膨胀。随后又向南入侵楚国,向西入侵三晋,并想要呑并东西二周,自立为天子。结果招致燕、秦、魏、韩、赵围攻,最后落个国破身死。

公元前259年,秦国通过长平之战击败赵国,韩、赵、魏纷纷向秦割地求和。燕、齐、楚等国也都向秦国屈服,秦国国力如日中天,二周也派出使者向秦国臣服。剧情反转,周天子已彻底丢失天子之能。

长平之战

公元前255年,秦国夺取周王室祭祀的重器,并把西周文公流放到苦寒之地。

公元前249年,秦始皇的父王秦庄襄王令丞相吕不韦率军攻灭周军,并把东周天子流放到阳人聚,东周到此灭亡。

秦始皇是公元前247年继位的,此时东周已灭亡,因而谈不上秦始皇敢不敢动东周最后一个天子。

秦始皇

如若真要回答的话,那秦始皇是敢动东周天子的,也敢杀了他。因为此时的秦国已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存在,秦国统一天下是秦国基本国策,强大的实力使秦国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也没必要尊崇周天子了。即使杀了周天子,别的诸侯国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生怕被秦所灭,那有给周天子出头的胆量。


史无眠


周朝最后一任天子周郝王已于公元前256年被秦昭襄王所灭(周郝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

秦昭襄王56年病逝。孝文王继位,仅仅三天,孝文王也去世。秦庄襄王继位,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

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继位于公元前247年,时岁13。

所以,秦始皇出生时周朝早已灭亡,周天子也已不存在了。

假如下,即使当时周天子依然存在到秦始皇时期。试想一下,一个灭六国,南下岭南,北却匈奴,焚书坑儒,泰山封禅,自比功高三皇五帝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会在乎一个名存实亡的周天子?答案显而易见,不会在乎


尧山山哥


秦始皇是敢动的,没有杀最后周天子,因为周天子已经年迈。

当时周王朝在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人的努力下,实行分封制,一共传了30代,历任37位君王,共八百年。后来,周天子的权利虽然名存实亡,但仍然是当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而周天子权力的彻底丢失,究竟是在西周灭亡之后,还是西周灭亡之前,却无从考究。

秦朝统一全国前,周王朝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姬延是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的平王后第二十五君主,从前314年到前255年在位。就管辖都城雒邑。早在他爷爷时,周显王在期间。秦国军事势力就迅速扩张占领天子地盘。秦昭襄王,打胜长平之战后。周赦王就投降了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人。秦尽收其献。基本取代天子的地位。前二五六年周天子死了,宣告东周天子地位彻底完结。

东周建立,闻名历史的春秋时期的帷幕被正式拉开。春秋时期也是一个战事不断的乱世,到了后期的时候频发灭国之战,只剩下了七个佼佼者,进入了战国时期。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西周灭亡后,周天子无奈之下东迁,导致国土面积大大缩小,可以被自己直接控制的疆域更是大幅度缩水。雪上加霜的是,周王畿面积本来就很小的东周,又遭到了西周公和东周君的瓜分,最后只剩下了方圆一二百里,还不如一个小小的诸侯国的土地面积大。 自此之后,周天子的权力威望大不如前。

后来,周赧王联合各诸侯国讨伐秦国,因为国库空虚,向国土内的富商借贷,购置了六千兵马,可笑的是,还没有打周赧王就知道注定了要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就把军队遣散了,因此,他还成为了列国的笑柄。但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算是周天子也一样。当时已经快六十岁的周天子无力还债,就只能躲起来,为了防止债主夜里来,他就夜里睡在高台上面不下来。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做“债台高筑”。

秦王看周天子老态龙钟的,便没有再次怪罪,劝慰他,送他回周王畿。没过多久,重病缠身的周天子就去世了,没留下后代,周王室的传承就这样断了。 七年后,秦始皇的老爹秦庄襄王俘虏了东周君,周朝就此灭亡。


段華為


答:秦始皇绝对敢动一个名存实亡的周天子,秦始皇工比三黄五帝,统一六国,结束常年征战的战国时代,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再颠簸流离,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堪称千古一帝,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没有一个割据势力鸟他。为何秦始皇不敢动他。没有杀他,也是仁慈,胸怀天下的象征。


生活的左和右


当一股新势力足以压制旧势力的时候,很多事情就不是敢不敢,能不能的问题了。更多的其实是时机的问题,什么时间点,什么角度切入,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干掉对方,同时对自己的损失又是最小的。这个损失与得利之间的博弈,才是统治阶级最关心的事情。

所以说,秦国在战国后期,是有足够的实力干掉当时名义上的王者周,只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题主表述上有一定的错误,东周的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是秦昭襄王(秦始皇的爷爷)干掉的,东周国的灭亡是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爸爸)实现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周王朝还是东周国的灭亡,跟秦始皇都没有关系。

【三“周”并立】

上文说到周王朝和东周国的灭亡时间不一样,那么可能有人要迷糊了,照理说周王朝最后一位帝王被干掉不就是说明周王朝灭亡了么?其实不是的,周赧王在位的时候,王朝的影响力仅限于东周的首都王畿。周朝影响范围内的其他区域则被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三部分地方分别由周天子,东周国君和西周国军进行统治,形成了三周并立的局面。

【周王朝的灭亡】

东周王朝的灭亡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王扛鼎”,看过《芈月传》的人大概都还记得,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想要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试探周朝的反应。遭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迁至“西周”(即王城)。

后来,武王扛鼎,结果没有扛起来砸到自己的后背,当场毙命。他的弟弟赢稷即位称昭襄王,而此时的秦昭襄王也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随后,在昭襄王的带领下,秦国拿下了韩赵魏三国,不管是领土还是实力都有了非常大的长进。在他的心中,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准备干掉周王室,这样其他的诸侯国就没有了借口阻碍自己的统一大业。

也许是周赧王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乎向自己的西周国内富商借了一大笔钱,购置武器装备,纠合楚国,燕国等六国联合出兵攻秦。结果,其他四国都爽约了,只有楚燕两国派了一丢丢人来,眼看干不过秦国的几十万大军,周赧王率军灰溜溜地回来了。

秦国却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时机,随即卷土攻打西周国,周赧王扛不住。最后率西周国民众三万,持三十六城地图向秦国请降。当年,周赧王驾崩,归葬于庆城县城东,枫香岗乡丁家溶村,秦昭王迁九鼎,入王畿,八百年周王朝覆灭。

【东周国的灭亡】

周王朝随着周赧王驾崩结束了自己的风雨历程,但是周王室成员还有一个东周国的存在,只有把这个国家也给灭了,才算真的把周王室给灭了。于是乎,秦昭王的儿子赢楚(秦始皇的爸爸)把指挥刀对准了东周国。

关于东周国王惠公的身份,有着两种说法。一说是周威公的小儿子根,也就是西周公的弟弟;另一种说是周威公的孙子,也就是西周共的儿子。史书上记载:周威公死后,因兄弟不和,小儿子根在赵、韩两国的唆使下独立出来,于巩伯国旧地建国的,东周国故都约在今天河南巩义市孝义镇西边的康北村一带。

所以,东周惠公实际上应该是周威公的小儿子根,创建的东周国。公元前249年,东周国君与诸侯谋划攻打秦国,秦庄王派相国吕不韦刺杀东周国王成功,东周国至此灭亡。如此一来,周王室成员创建的所有周势力全部被秦国所灭,此后秦王统一全国的道路变得十分平坦。


胡来说史


感谢题主!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引用杜牧的《阿房宫赋》......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如果秦始皇的爷爷秦昭襄王没有灭周,到秦始皇这里他也一定会灭的,因为始皇的中国梦是天下一统!

为伟大的秦始皇点一千万个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