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上“前线”,这个武汉伢到外婆家当了“留守儿童”⋯⋯

伢,是方言小孩的意思,樊谦哲就是个正宗的武汉伢。

从腊月二九开始,他已经一个月没见到爸爸妈妈了,因为爸爸是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工程师,妈妈是儿童医院的护士。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谦哲记忆中这段特殊的日子,一起为他喊一声——

加油,武汉伢!

1 突如其来的谈话

最近,妈妈下班越来越晚,神情也越来越疲惫;爸爸从接到修建火神山医院的通知,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我感觉事情越来越严重。

△爸爸(中)在工地上

1月23日这天,家里压抑的气氛仿佛到了顶点:妈妈下班一到家,就偷偷抹起了眼泪;爸爸加完班回来,脸上也布满了乌云,拧起的眉间有两道痕。

我心里一阵慌乱:这是怎么啦?

突然,爸爸妈妈说要找我谈话,在我印象中这还是第一次。

他们严肃地对我说:“宝贝,爸爸妈妈有件事情跟你讲,你别紧张也别害怕,这几天新冠病毒的事你也知道,你现在长大了,爸爸妈妈觉得你有能力,也有权力知道一些事情……”

通过短短的谈话,我知道了随着疫情加重,爸爸妈妈已经无法照顾我了。他们决定将我送到乡下外婆家,来接我的舅舅已经在路上了。

我不想走!

可当我看到妈妈坚定的眼神,听到爸爸命令的语气,我知道他们也舍不得我,但有些事情更重要。

我知道爸爸妈妈是英雄,是战士,我应该为他们骄傲!于是为了爸妈能安心工作,更快打倒病魔,我还是依依不舍地走了。

走的那天武汉封城,我记得外面下着雨……

2 “太空人”,又加班了吗?

一个梨子一刀切,我和爸妈就这样“分梨”了。从那之后,我们只能在晚上,用手机视频或者电话联系。

△以前和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合影

爸妈常常要开会、加班,如果他们没接听,我就自己挂掉,免得打扰他们。

有时候就算接通,也常常被突发状况打断——我们一家三口最长的一次视频通话也只有10分钟。

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好不容易通上了视频。妈妈在医院的一个房间里打电话,隔着电话我能听到生病宝宝的哭声,还有医生护士们急促跑动的脚步声。

我看到妈妈鼻梁上破了一块,那是口罩勒的伤痕,她的眼睛凹陷下去,整个人看起来很疲惫。可还没说两句话,外面一位阿姨就喊妈妈:“这边出事了!”妈妈扔下手机就跑了出去,没来得及跟我们说再见,视频也没有挂断……

△妈妈,照顾好自己,多休息!

为了抢修医院,爸爸也总是熬夜加班,所以爸爸的电话里,总是充满了建设工地上的机器声,叮叮当当,咣啷咣啷,轰轰隆隆……感觉像在战场上一样。

我特别心疼爸爸妈妈,想让他们放松一下,于是每次通话都想办法逗他们,让他们笑一笑。

看到妈妈穿着防护服胖胖的,我就问她:“‘太空人’,你今天又加班了吗?”妈妈笑了,我也开心起来。

3 我们一家,各尽其责

爸爸每天核对建设图纸、协调施工车辆;妈妈每天为病患抽血、打针……我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管理好自己,让爸爸妈妈放心!

△我的“太空人”妈妈

刚到外婆家,我有点儿不适应:

外婆家的菜都是自家种的,有些泛苦,而且口味清淡;屋后养了一群鸡,叽叽喳喳吵得我睡不着;第一次和5岁的表弟一起住,难免闹些小矛盾;走的时候太着急,学习用品没带全……

不过,这些问题我都能克服——

饭菜,多吃一吃就习惯了。

鸡叫,听久了还挺有农家趣味的。

弟弟还小,我本来就应该多让着他。

没带英语讲义,我就自己动手抄一份;没带彩笔、彩泥,我就去村委会借,用完再原样还回去……

我知道爸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给叔叔发消息,督促我的学习,我也不能叫他们失望——每天早上六点半,我都准时起来晨读;上网课之前我还会预习;遇到不会的知识,我就主动问叔叔或老师。

现在,爸爸依然在抗疫工程的建设现场,妈妈依然在悉心地照顾病患,我依然在外婆家当“留守儿童”,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电视里看到那些“逆行者”的背影,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其中的一员,这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更加相信,相信通过国家的努力,通过所有人的努力,病毒一定会被打败!

加油,武汉!

加油,武汉伢!

湖北省武汉市沈阳路小学六(4)中队樊谦哲

本报记者季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