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公益理发“理”出来的第30位志愿者


“辖区各位党员、居民朋友,迎龙桥街道水车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招募志愿者啦~”自从疫情防疫战打响以来,迎龙桥街道水车湾社区的广大志愿者纷纷响应,向社区抛来橄榄枝,助力社区做好防疫工作。


征“站”员,共推动


“前几天来社区参加的公益理发,看到社区人员又是量体温、又是预约登记,还要酒精消毒杀菌,得知工作人员还要给有需要的家庭送菜送饭,觉得现在社区工作不容易,如果自己能够为社区帮帮忙感觉十分有意义。”作为党员,黄家钟同志充分认识到当前特殊情形下,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月26日,他主动向社区报名成为梁溪区迎龙桥街道水车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第30位志愿者。

1月24日起,水车湾社区已经行动起来,各类基础性工作已经逐步推进。但疫情防护宣传、排摸辖区人员信息、外来人员居家隔离、小区街巷楼道消杀等工作让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饱和状态,限制了社区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在小区内发出志愿服务倡议书、志愿者招募令等,电话、微信、大喇叭纷纷发挥着号召作用,短短一天时间内就召集了志愿者20人,一周后,志愿者队伍共达到了29人。其中,年纪最小的是来自1997年出生、苏州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入党积极分子王昊宸。此外,包括夹城里小学退休的顾卫红老师在内的大部分志愿者都想在退休后、业余或课余期间发光发热,成为社区防疫工作强有力的推动。



看“站”况,寻保障

水车湾社区有三个特点:住宅小区普遍老旧、外来人口流动多、空巢独居老人多。为了能够更精准地做好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水车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势而上,发挥自身作用,整合辖区资源,做好供需对接,提供精准服务,为社区战胜疫情提供强大的力量。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分成小组,参与到各个卡口,确保人员保障到位;辖区单位给社区送来了防控与消杀物资,确保物资保障到位;同时,党员同志们还交来了特殊党费,居民带来了爱心捐款。辖区内一家春节照常营业的餐饮店老板宗长红更是为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提供热气腾腾、爱心满满的“优惠套餐”,这都让冲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受到后方的保障力量。



抗“站”情,求实效

应征而来的志愿者们有的是退休人员,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辖区单位的员工,但在迎龙桥街道他们个个化身为“战士”,全身心扑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门卫”,耐心劝返走亲访友的人员,初雪后的寒日仍坚守在防控测温登记的第一线;他们是“保洁员”,做好小区内预防性消杀工作,同时服务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他们是“送菜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有需要的相关人员买菜送菜送快递,还为孕妇代送蛋糕;他们是“讲解员”,耐心为居民传达网络申报平台的操作方法,打印出来的一张张绿色锡康码背后是默默的守护;有的还是“Tony老师”,二月二“龙抬头”节日为居民公益理发,大家一齐神清气爽共战疫情。虽然冬日天气寒冷,但是志愿者们的责任和热情却丝毫不减,总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随着复工返潮人员的增加,水车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将继续发挥作用,把防疫工作做得更紧更实,把排摸工作抓得更细更密,牢牢守住抵御疫情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