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圖說戰疫」 醫院輔助科室,幕後英雄 各顯神通

疫情就是命令。面對疫情,新泰市中醫醫院按照上級部署和要求,結合醫院實際,統籌規劃、整體佈局,織密防控網、築牢防控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新泰市中醫醫院人服從安排、無私奉獻,堅守崗位、履職盡責,毅然拼戰在阻擊疫情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白衣天使”的職責與擔當。在醫院,還有這樣一群醫務工作者,他們不是救治一線衝鋒陷陣的“戰士”,他們是甘守“疫”線的幕後英雄、堅實牢固的後盾力量。

CT室人,抗擊新冠肺炎戰“疫”明察秋毫的“偵察兵”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CT檢查在新冠肺炎的診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學影像科迅速成為這場疫情防控中的一線和核心科室。

CT室主要的工作就是為發熱門診的患者篩查,對確診和疑似患者以及醫學觀察點上的隔離人群進行復查。面對傳染性極強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止因CT檢查產生的患者與患者、患者與醫務之間交叉感染,成為科室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疫情起始,科室立即制定應急預案,建立發熱通道,重新調整人員值班。CT室每天上、下班前均按規定專人專責四次消毒,在遇到確診和疑似患者的時候需要立即、有效、定時消毒,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做近30個有接觸史或者發熱的病人,經常馬不停蹄忙到半夜。

為了減少人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醫學影像科安排兩人24小時值班,一名診斷醫師負責無汙染區CT操作及肺部診斷,一名技師負責在外走廊和CT室引導病人及CT室消毒;並指定高年資醫師專人負責二次肺部影像審核,發現問題及時彙報給院指揮部及相應負責人,遇到有疑問的病例第一時間彙報給市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

值班期間,CT室技師穿防護服,戴護目鏡、N95口罩……一工作就是12個小時,為節約防護物品,他們工作期間不能喝水、飲食、如廁,有時需要穿著紙尿褲,只有等到換班後再去補水。

檢驗科人,與新冠病毒面對面“近身搏鬥”的“排雷兵”

檢驗科的醫護人員雖然不在治療一線,但他們也天天與病毒面對面“近身搏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實驗室檢測是重要的依據,好像“排雷兵”。

新泰市中醫醫院在第一時間迅速制定了一套科學機制和應急診療預案,要求醫務人員嚴格按照標準流程操作,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

疫情期間,檢驗科需要協作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採集標本,那時,他們需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口罩、橡膠手套等全副武裝,對發熱患者、疑似患者及確診患者做血常規、CRP、SAA、血沉、血生化等檢驗項目。

為了加強防護,他們在科室抽血窗口設置了厚厚的塑料泡沫,對患者採集完血液標本後,馬上對窗口進行消毒,標本上機前和上機後都要進行嚴格消毒,標本的處置也要經高壓滅菌後嚴格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同時,保證檢驗結果準確及時發放。

藥劑科人,24小時待命的“彈藥兵”

這次疫情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阻擊戰,每位醫護人員都在24小時待命。如果說本次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那新型冠狀病毒就是狡猾的“敵人”,醫生、護士就是奮勇殺敵的“戰士”,而藥品就是他們用於消滅“敵人”的“彈藥”。

自疫情發生以來,新泰市中醫醫院藥劑科緊跟醫院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部署要求,克服春節期間物流緊張甚至停運等困難,多方聯繫貨源,積極協調運送問題,盡力備足中藥飲片和中藥顆粒,以及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的抗病毒、抗菌藥物奧司他韋、阿比多爾、連花清瘟、莫西沙星等一線指導用藥,並根據方案更新及時完善藥品儲備。

醫院自1月22日開始在門診大廳熬製“防感湯”免費供來院人員和醫護人員飲用;1月24日開始熬製中藥煎劑、配製中藥顆粒並分發給參戰職工、新泰市各防控路口執勤人員及隔離人群等。至今共免費熬製中藥飲片3842副、配製中藥配方顆粒7752副,同時自行研製分發中藥香囊、艾柱,助力抗“疫”。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有需要,他們從不推脫、不抱怨,全力以赴保障藥品供應,保障患者及時用得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