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元末韩林儿起义是如何爆发的?

大写人


一、水深火热:

元朝的统治是极其腐败的,在那些来自蒙古的征服者眼里,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不是人,他们经常考虑把这些占地方的家伙杀掉,然后把他们的土地用来放牧。从赋税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来的科目,都能用来收钱,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有人说我不出去还不行吗?不干事还不行吗?那也不行,平白无故也要钱,这叫“撒花钱"。



当时蒙古这个马上民族统治中国六十余年后,他们的国家机器已经锈蚀到了无法运转的地步,此时的元帝国就好像是一匹苟延残喘的骆驼,只等压倒它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风云际会



1344年,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元朝最后的名臣脱脱为政清廉、十分能干,他力主修堤,谁知好心做坏事,给元朝直接埋下了一个大大的炸药包。

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饿死不麻烦,就怕百姓不愿饿死起来操家伙干。于是元顺帝下诏赈灾。官员中没几个脱脱,他们唯一的爱好就是跟百姓玩“脱脱"游戏,层层剥皮。赈灾钱物中书省官员首先刮一点,分到各路各路长官再刮一点,再到州、县一层层刮下来,到百姓手中就剩下稻壳了!可笑的是顺帝不知道,各级官员上书向皇帝感谢天恩,并把皇上捧成和尧舜禹汤一个档次的圣君!元顺帝心里这个顺畅啊!可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啊!遍地积薪,只等天火!

1351年,上天压倒元朝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掉了下来。

元朝下令沿岸十七万劳工修河堤,管河务的各级官吏“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引号里的句子出自《皇帝的新装》),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了,发财的机会到了!皇上给的修河工钱可以捞,民工的口粮可以捞,工程费用可以捞…不管河务的也高兴,工程这么大,要有徭役指标,找几十个人,到各村逮到男人就走,理由很充分,还有尚方宝剑,修河堤,不想去,拿钱来!可怜的脱脱,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们之腹,悲剧了!百姓忍无可忍。

当民工们挖到山东时,他们从河道下挖出一个一只眼睛的石人,石人背部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民工们忽然发现,这是工地上传唱了几年的歌词,于是人心思动。和陈胜、吴广起义情节雷同!

几天后,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起义了!韩山童因革命形势需要早已改姓赵,成了宋朝皇帝的后代,刘福通也摇身一变,成了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刘光世的后代,南宋刘光世打仗本领不大,但名气还是很大的。韩山童牺牲后,刘福通扶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上位,他们头扎红巾,被称为红巾军,韩刘一起,天下群雄响应,道理很简单,元朝太不把汉人尤其是出生南宋的汉人(南人)当人,他们把人分四个等级,金字塔顶端的最高等级蒙古人无辜杀掉金字塔底部第四等级的南人只要赔一头驴,蒙古贵族们人贵族了但素质却没有贵族化,他们占据了整个中国,仍把自己当客人,见到主人家的东西想拿就拿、想抢就抢,他们以为南人们只会忍气吞声。他们不知沉默到一定程度,忍无可忍则无需忍,他们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的!

你瞧!元末起义的长长队伍中,郭子兴向我们走来了,贩私盐张士诚向我们走来了,布贩子徐寿辉也向我们走来了,渔民陈友谅向我们走来了,和尚兼乞丐朱重八也向我们走来了!元朝已经是遍地狼烟!

后来,排在起义队伍后面的朱元璋扫平群雄,把大元打成了北元,最后派蓝玉直接灭了元朝!元朝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残部退回了蒙古大草原!刘福通树大招风,后来在抗元战争中牺牲了,韩林儿作为天下反王名义上的共主也没有能一直被供着,韩林儿在被朱元璋利用挡住元朝进攻的使命完成后,像一粒被朱和尚吃光了枣仁的核一样,被唾弃了。朱元璋是爱干净的人,杀人放火的事他自然不会亲自去干,有失身份呗!1367年,韩林儿坐船到应天(南京),他暗中指使去迎接韩林儿的廖永忠制造了水上交通事故,船沉了,韩林儿死了!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起义军首领韩山童的儿子,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建立了元朝末年之时的大宋政权。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深重,底层百姓受剥削严重,苦不堪言。在对元朝统治越发不满的时刻,韩山童与刘福通四处宣传白莲教教义,策划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

  贾鲁开河后,向各地征发劳役,韩山童与刘福通于是利用此次机会,发动了黄河劳工起义。当时韩山童领导的起义军拜弥勒佛,戴红巾,所以除了叫“香军”之外还叫“红巾军”。

  红巾军起义爆发没有多久,韩山童就牺牲了,韩林儿于是跟随自己的母亲逃亡武安。等到至正十五年的时候,刘福通派人将韩林儿接应到亳州,并且立其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亳州为大宋都城。

大宋政权虽然在当时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整个体制建立的却十分完全。仿元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地方设行省。以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后来杜遵道专权擅政,于是刘福通擅自将杜遵道杀害,自封丞相,称太保。

  韩林儿的为帝生涯与刘福通密不可分,虽然韩林儿才是大宋政权的统治者,但是韩林儿本人年轻,对于治国和带兵打仗都没有经验。所以国家大事基本上刘福通在处理,相当于韩林儿就是一个傀儡。

  韩林儿手中无权无势,外出将领基本不听他调遣,整个国家政治十分的混乱。

  年底亳州被元将答失八都鲁攻克,韩林儿等人退守安丰。至正十六年,刘福通卷土重来,大宋兵再次收复亳州。不仅如此,更是在至正十八年攻克汴梁。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在发动起义的时候,曾经号称自己是大宋政权的后裔。所以作为宋朝都城汴梁的攻克,对于韩林儿和大宋政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攻克汴梁不久之后,就迁都汴梁。次年汴梁再被元将察汗帖木儿攻破,于是又回到安丰。

  至正二十三年,安丰被张士诚的部将吕珍围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出,此后被安置在滁州一带,受朱元璋挟制。

  韩林儿的为帝生涯基本在被人利用中渡过,先是为刘福通傀儡,随后为朱元璋傀儡(早年朱元璋曾受大宋授职,名义上是大宋官员,为韩林儿臣子)。朱元璋虽然名义上尊韩林儿为主,但是早就已经有了单过的打算和实力。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遣廖永忠接韩林儿至应天,途经瓜步的是偶,韩林儿溺水而亡,大宋政权结束,开启明朝时代。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


兰陵笑笑鉎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首先纠正一下,元末“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是韩山童和刘福通。其中韩山童比较悲惨,刚起义就被杀了,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更惨。虽然被立为皇帝,但终其一生一直是一个傀儡,先被刘福通架着充门面,被朱元璋救回来后,过了三年就被沉江身亡了。

韩山童白莲教出身,白莲教是历史上著名的造反教,元末造反也就罢了,明朝建立后白莲教又要推翻明朝,清军入关后,白莲教又开始反清复明。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各地的达鲁花赤不把老百姓当人,肆意剥削和压榨人民,全国怨声载道。在这种条件下,白莲教就有很大的传播空间,韩山童笼络了一大帮教民。

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和其信徒3000余人在颖州起义。没想到刚刚发完布告,官兵前来抓捕,更没想到韩山童刚刚当了老大就被捕身亡了。

此后刘福通继承韩山童遗志,带兵四处攻略,打下一片根据地,几经起复,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兴起了元末大起义的浪朝,最终将元蒙赶回草原。


守仁读仁


“韩林儿起义”确切的名称应该是“红巾起义”。这次起义可以说是元朝经济和政治危机的一次总爆发。

当时的宰相脱脱在推行“钞法改革”,但改革失败。无休止的通胀和混乱的财政政策,使得元政府侵吞了大量人民财富,最后导致了大规模暴动,时人谓之:“开河变钞祸根源”。“开河”指的是贾鲁治黄河,治河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国家为此投资巨大,适逢脱脱的钞法改革,两大工程一起上马,造成剧烈的经济动荡。一场足以动摇元朝统治基础的空前大起义,在河工民夫之间爆发了。民间到处流传“宰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

贾鲁治河之后,就在当年的四月下旬,黄河河工在黄陵岗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石人背上刻着一行字,写的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当时人人震惊,都认为是天下即将大乱的兆头,互相奔走相告。15万河工一时间人心惶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石人其实是河北栾城县人韩山童提前埋在那里的。韩山童出生于河北白莲教世家,祖父韩学究是当地白莲教主。该教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属于佛教净土宗的分支,信奉弥勒佛,他们组织烧香会,私下活动频繁,信众广大,力量很强。韩山童后来被推举为白莲教主。此次借贾鲁治河,四方民夫聚集的机会,韩山童在河工中不断传教,使刘福通等人都成为白莲教骨干,聚集在他周围。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商定,以“弥勒下生”和“明王出世”为号召,打算依靠河工的力量举旗造反。石人就是他们提前在黄河河道上埋好的,并且准备了“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为起兵进行宣传。

五月初,就在其他河工还在忙着疏浚河道的时候,韩山童和刘福通聚众3000余人,在汝宁府颍上县(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杀牛马祭天,宣布进行反元起义。韩山童等人一开始是想借用复兴大宋的名义来举兵,所以谎称自己是宋徽宗八世孙,先人在宋末到日本避难,现在要回来重掌天下。刘福通则自称是南宋初期名将刘光世的后代。两人写了一个“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对联,试图以恢复大宋作为政治口号,来争取民间非白莲教信徒的支持。

就在起义准备发动之时,义军之中走漏了消息,地方官府闻讯赶来,将韩山童抓获。

韩山童的妻子杨氏携子韩林儿逃走,刘福通集合部众,占领颍川,正式发动起义。义军头裹红巾,名为红巾军,史料中有时简称为“红军”。由于红巾军有白莲教作为宗教背景,所以势力扩张非常快,影响很大,周边地区的几支义军也纷纷以红巾为号,响应刘福通。比较出名的有芝麻李、彭莹玉、郭子兴等等。

上图元顺帝

在彭莹玉的煽动下,罗田(今湖北省罗田县)的布贩子徐寿辉等人也开始宣传弥勒下生,在各路义军之中第一个建国号为天完,称起帝来。据说当时各地乱起,信报传至朝廷,负责传递文书的吏员在文书上题写“谋反事”,脱脱为了不让顺帝觉得事态严重,就专门改成了“河南汉人谋反事”,好像仅有河南行省一处谋反。结果没有多长时间,私盐贩子张士诚在江浙地区举事,赵明远在徐州起义,毛贵占据山东,明玉珍称霸川滇,烽烟已经遍及全国了。


邓海春


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在当时也被叫做韩林,家中历代都是白莲教的头目,结果被政府被流放。他最显著的身份,还得是元末红巾军大宋政权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皇帝。

(韩林儿剧照)

元末天灾人祸并行,不管哪的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以白莲教的名义挑起了反叛的大旗。一方面白莲教中信奉转世的弥勒佛,将带人脱离黑暗,信的人不少,另一方面,他还从过去的宋朝入手,说自己是宋朝的继承人。在政治和宗教两方面的加持下,韩山童的红巾军一定对小老百姓有不小的号召力,这也给儿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韩山童在安徽颍州发动了第一次起义,规模并不大,而且说是起义,很大程度上只是烧杀抢掠,屠杀官员,集体诵念东京罢了。很快1355年1月,红巾军打到了察罕帖木儿的领地上,这位蒙古将领召集军队,狠狠戳了红巾军一下,而且当地政府很快就抓住了韩山童并处死了他。如果纵观全国,此时其他的农民起义也慢慢被镇压。

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韩林儿也算是有点出息。三月份就在毫州建立了大宋王朝,年号龙凤,本人也被称为小明王。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宋国的都城也是毫州。在这里,韩林儿逐步完善起了自己的政权,中央政府有一定程度的计划与指导,定期招兵买马,以前乱七八走自由散乱的形象彻底改变了。这里绕不开另一个人,刘福通,曾经在起义最开始的时候和韩林儿的父亲一起行动,甚至可以说在大宋中他才是权力最大的那个。在他的率领下,大宋政权开始了反击。

西至宁夏,北至上都,东至西京(平壤),南至当时有朱元璋占领的部分南直隶地区。此次北伐大宋政权结合了其他零散的农民起义部队,包括后来建立的明朝的朱元璋,至少在名义上都接受了韩林儿的领导。随着越来越对的起义军投靠大宋,其力量不断上升。

但是,话又说回来,势力的增长总会有个极限的,很快,1358年便成了大宋政权的分水岭。刘福通已经得到了北宋的旧都汴梁,打算迁都,另外大宋的起义将领毛贵想直接攻击元大都,但不幸被元军击败,还被赶到了山东。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起义军都没能建立起一个永久性的根据地,这就导致了大宋的军队处在分散和游离的状态中。

军事上除了问题,内部矛盾有尖锐了起来,原来的起义军领袖陷入了内讧,连已经作为都城的汴梁都在元军的进攻下失去了。墙倒众人推,当大宋政权只剩下一个安丰时,张士诚围攻了治理,大宋进一步瓦解。

(元末农民起义)

危急之下朱元璋护送韩林儿到了南京,准被东山再起,但是朱元璋的军事刘基反对老大这么做,在此关头,陈友谅也对朱元璋发起了攻击,此事便不了了之。1367年1月,韩林儿和刘福通在一艘船上,船覆,人亡,这是一个有着众多说法的阴谋,而朱元璋,也是此次谋杀最明显的嫌疑人。韩林儿死后,朱元璋竭力撇清自己和红巾军的关系。并且此后明朝的官方史书上,大宋政权甚至从未出现过。


参考文献:

宋濂等:《元史》

明代史官:《明实录》

(美)富路特,房兆楹原主编:《明代名人传》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张珍瑜


季我努学社


准确的说,不应该叫韩林儿起义,而是红巾军起义或韩山童起义。红巾军起义是由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领导的,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由于韩山童被元朝围剿牺牲,韩山童的部将刘福通起义成功后,将躲入武安山中的韩林儿接至亳州,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因此他们说建立的红巾军政权也被称为“韩宋政权”。

元朝末年,本就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元朝统治区内,元朝统治者变本加厉、横征暴敛,再加上此时天灾不断,元朝统治区人民的负担愈发严重,已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此时一直在北方传教的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决定发动起义,他散播“明王降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民谣,在颍州聚集3000余人,杀黑牛白马,并自称宋徽宗之后,准备起义。由于起义准备不周遭到泄密,韩山童被元朝杀害。

韩山童死后,他的部将刘福通率众突围,并组织起义群众,一举攻破颍州。由于起义军头裹红巾,烧香拜佛,又被称为“红巾军”或“香军”,起义军迅速壮大,迅速攻克周边大片城池。此时,蕲水徐寿辉、萧县芝麻李、南阳布王三、濠州郭子兴等部分纷纷起义响应,他们所率领的起义军,都被称为红巾军,名义上他们也属于韩宋政权麾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此时也在郭子兴所部当兵,并曾被封为左副元帅。

韩山童被元朝围剿杀害后,他的儿子韩林儿随其母亲躲入武安山中。刘福通起义成功后,刘福通派人将韩林儿接至亳州,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政权“大宋”,年号为“龙凤”。刘福通自任为丞相,掌握军政大权。

建立韩宋政权后,刘福通率派三路大军北伐。三路大军势如破竹,中路大军甚至攻破了元上都,并一度打到辽东半岛和高丽。红巾军的北伐给元朝在中原的统治沉重的打击。

但是由于三路大军没有协调指挥和计划,各自为战,同时又是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根据地,被元军各个击破。元至正19年,韩林儿的政权大宋被元军攻破首都汴梁,刘福通带韩林儿突出包围,逃往安丰。元至正23年,张士诚派部将攻破安丰,刘福通被杀害。

坚持了13年的红巾军起义,正式宣告失败,韩宋政权灭亡。但正是由于红巾军起义军始终抗衡着元朝的主力,不但沉重的打击了元朝,也使得南方朱元璋、张士诚等部能够迅速发展。最终为朱元璋灭亡元朝,创造了条件。


元至正26年,朱元璋派部将将韩林儿接到应天府,途经瓜洲时,韩林儿船翻落水身亡(也有被朱元璋谋杀的说法),韩林儿的死因也始终是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