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瀋陽竟有這麼戳我心的衚衕最火“小吃城”!外地吃貨流哈喇子沒?

便宜、樣兒多、味兒好,十幾軟妹幣就能解饞還吃飽……

原先的鐵百小六路就是醬一個地兒,每個小攤子上的煙火氣都像是這座城市寫給我們最美的情書。

然而城市需要煙火,也需要整潔的外貌。

於是為了響應整頓,鐵百小六路上最火的四家攤子湊了個局兒,搬到路邊的店裡繼續做自己的小生意。

下崗後轉行賣小吃的阿姨;在瀋陽紮根的陝西大叔;早出晚歸的恩愛小夫妻;接老婆班繼續童年味道的體貼老公——他們給自己的組合小店起了個響亮的名字:

說叫“城”,面積可不大,十幾平方的地兒裝了四家小吃檔口,生意忙時排起隊,店裡都轉不開身,不過比起過去在路邊的風吹日曬要強多了。

鐵百老湯自制雞排王

在鐵西小攤吃過的人都知道鐵百老湯家的雞排那叫一個實誠。

鐵百老湯大雞排

別看一個雞腿排只賣6軟妹幣,可人家個兒大、量足,薄薄的一層面包渣,裡面厚厚的全是肉。想一個人都造了,別的基本就吃不下啥了。

怕撐的話,人家還有型號稍小的雞排候著,4軟妹幣一個,也是搶手貨。

另外,雞排是“老湯”親手醃製3個多小時的,幹吃也入味兒。

不過在東北嘛,不可勁兒刷點甜醬、辣醬,再撒上點兒孜然、辣椒麵,總覺得差點啥。

偷偷告訴你“老湯家”的番茄醬也是自己做的,大酸大甜愛吃的人可老多了!十六七年了,味道一直沒走樣兒。

差點忘了說,此“老湯”是姓不是湯,下回去可以跟湯阿姨打招呼了……

開心雞蛋餅

瀋陽人的早餐離不開一套雞蛋餅,這對小夫妻就憑著這個混跡鐵百小六路8年多。

開心雞蛋餅

他家的雞蛋餅,麵糊稠,攤開了還大到爐子勉強能放下。說起秘訣,除了便宜,還有從不受潮的薄脆和每天凌晨都新炸的油條。

只要一個標配版,就能餵飽一個壯漢。至於姑娘嘛,一張餅倆人分,還是一張餅吃兩頓,都行!

你以為雞蛋餅就是白麵?

這兒可是白麵、紫米麵兩種哦,健康著呢,連自家的姑娘來了,也一樣吃這個。

不過小店兒最吸人的還是那一張薄脆,咬上一口就能酥了一嘴。

一天下來,光是雞蛋餅就能賣掉200多張……

價錢嘛,一張5軟妹幣!

陳阿姨麻辣串雞骨棒

麻辣串,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小吃之一,長大了依然愛。

尤其是懷舊體質遇上一鍋老湯,緣分就從此開始了,地址換了想吃的胃也得跟著來。

陳阿姨麻辣串

陳阿姨家的麻辣串是從哥哥嫂子,做到弟弟弟媳,又做到兒子,一鍋老湯十多年都沒變過。

為了保證味兒不變、湯不壞,老湯裡的草藥要定期從河北老家買,湯底也要每天都煮開。

14樣食材更是得每天早上6點多就起來整,父子倆兩個店,光湯料就得20壺。

溫熱的辣滷,往豆皮兒、土豆片上那麼一澆,童年的記憶就全來了!

愛吃雞骨棒的走時候都會帶上一盒,留著回家追劇慢慢啃。

寫著寫著就饞了的感受,藍不說……

老蔣涼皮

從陝西來瀋陽18年了,老蔣的涼皮兒也是從小七路賣到小六路,從小推車幹進了小門店。

老蔣涼皮

跟吃的熟客一大批,好多小年輕的吃到孩子都挺大了還會來,還有開著寶馬專程來買的……

連“老蔣涼皮”這個名字都是熟客推薦給朋友吃時叫起來的。

雖然吃的人多,有時候還不夠賣,可人家老蔣就是每天200多張,就是純手工籠屜蒸!

天天光洗面、沉澱,就得12個小時,所以涼皮兒賣了了,人家就立刻回家幹活去。來晚了碰不上也是有可能的。

料汁、辣椒油都是秘製,一份涼皮兒6軟妹幣。

要福利?人家老蔣可說了,不漲價就是最好的福利了。

這些親切日常和眾生百態,全部凝聚在這間巴掌大的小店裡。

點點滴滴樸實的味道,打動我們味蕾的同時,也見證著我們平凡的生活,不管在哪裡不管什麼時候,牽動思念的不正是這些接地氣的美食嘛......

懶得動不愛去小店買的,偷偷告訴你們,現在美團、餓了麼上面也能找到他們了,直接給你送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