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秦岭四宝之羚牛


秦岭羚牛(学名: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又被称为“秦岭金毛扭角羚”,当地人又叫它为“白羊”或是“羊子”,体形粗大,肩高100-130厘米;尾长15-20厘米;重量250-400公斤。雄性和雌性均具较短的角,角呈扭曲状,一般长约20厘米。头如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其体型介于牛和羊之间,但在牙齿、角、蹄子等更接近羊,是一种大型牛科食草动物。它的两个长而粗壮的前肢,两条短而弯曲的后腿,以及分叉的偶蹄这些特点都使秦岭羚牛能够适应高山攀爬生活。

秦岭羚牛在每年的二月前后产崽,每胎一崽。它们生性警觉,听觉灵敏。 通常是少则十几头,多则四五十头组成羚牛群一起生活。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秦岭羚牛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体形粗大,四肢粗壮,肩高大于臀部,体长约1.8米,成年雄性可达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体重200-300千克,尾较短,吻鼻部高而弯起,似羊。肩高于臀,角粗而弯向两侧。其毛色色泽依老幼而不同。遍体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为金黄色,背中不具脊纹。吻鼻部和四肢为黑色。幼体通体为灰棕色。秦岭亚种是四个亚种中最漂亮的亚种。

栖息环境

秦岭羚牛是秦岭山脉的特产动物,其分布沿秦岭主脊冷杉林以上。它们一般生活在150-3600米的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晨昏采食。由于食物基地内的食物有季节变化,故它们的活动常作季节性的移动。春季它们常下至1500米左右的山谷中采食禾本科、百合科等的青草、竹笋与竹叶,以及一些灌木的嫩枝幼叶;夏季迁移至高处采食含有多种维生物及淀粉的草本为食,然后进入林阴以避烈日;秋季则采食各种植物的籽实;冬季进入亚高山台地或向阳的山地食物基地,主食秦岭箭竹、冷杉等树皮及灌木嫩枝,并照晒利用阳光取暖。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