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江夏两老人迷信偏方,差点致使幼儿呛住气管出事!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网上经常看到这种新闻——“宝宝被烫伤奶奶涂牙膏治疗”“30℃的天气宝宝发烧婆婆坚持要捂汗退烧”这些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广为流传的“育儿经”“土方法”,其实很多都不科学!甚至孩子还会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付出生命的代价!”

上周,江夏发生一起危险事件

纸坊龙头街,一名1岁半男孩吃饭时突然昏迷不醒

爷爷奶奶慌忙中采取“土方法”

用毛巾裹着汤勺手柄塞进宝宝嘴里

直接造成孩子嘴唇紫绀,陷于昏迷状态

后来赶紧联系孩子父亲拨打120求救

120急救车上接诊医生曾令武第一时间与报警人取得联系询问情况。“报警人是孩子父亲,自己出差在外地,对于患者具体住址和孩子的病情表达含糊不清。”说到当时的混乱情况,曾令武连连摇头:“由于患者地理位置交代不明确,寻找住处耽误了不少时间。”经过多方询问,急救人员才到达现场。

“大概是食物呛到气管。”曾令武见状做出初步判断后,即刻将患儿嘴里的口水巾及汤勺拔出,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边施救边抱着孩子上护车并在车上持续抢救,3分钟的急救之后,孩子吐出些许食物残渣,嘴角溢出了粘液,面部逐渐恢复了血色,有了哭泣,慢慢苏醒过来,曾令武提着的心还没放松:“下一步还要赶紧送儿科处理。”

14日19点20分,120急救车抵达协和江南医院,车刚停稳曾令武抱着宝宝飞奔向儿科门诊抢救室,将同行的孩子的爷爷奶奶远远甩在身后。“当时一位医生把孩子抱过来抢救,神情紧张,满头大汗,看那焦急的状态我还以为是孩子父亲。”当班护士吴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为曾医生竖起大拇指,宝宝后来转入专科进行异物清理,如今已经平安出院。

回顾整个过程,曾医生唏嘘不已,当时出现紧急情况后,照顾孩子的老人通过远在外地的儿子来报警,地址表述得笼统,病情信息不明确,耽误了抢救及家人自救的时间。

每年全国各地很多孩子死于气管异物。江夏区120急救中心提醒广大家长: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口腔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处于发育不完善阶段,不容易咬碎块状食物。块状食物很容易在被孩子吞下时,误吸入气管,导致致命的窒息。其次,以后还要注意不能在吃饭时说笑打闹,这些也会造成食物呛住气管。

江夏报全媒体通讯员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