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网络“防疫墙”把好威海第一关

记者蔡媛媛:“我现在就是在威海站,疫情防控以来,这里就成为进出威海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每天大约有2000人次从我身后的出站口进入到威海。那么这2000人下了动车,到了威海,要经过怎样的检查流程,我们请到了场站公司威海站站长于国宾,让于站长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流程。于站长你好,你来帮我介绍一下旅客下车之后他要经过怎么样一个检查流程。”

我想让大家有一个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如咱们直接从里面沿着旅客的出站通道走一遍这个流程,走,我们去看一下。

威海市交通场站威海站站长于国宾:“咱们现在行间的旅客出站的一个路线,旅客从出站口出站闸机出来以后就到了这样一个测温区。我们是在海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场站的工作人员,共同为旅客测温和身份证的识别。如果一旦发现有高温症状,或者说湖北籍的,就经过这样一个特殊的格力通道进入到前面右手边的留观区,在留观区内咱们海大的医护人员对他在进行一个更详细地检查,及信息登记,是非常详尽的。其他户籍地,也没有发现症状的就通过这样一个通道,继续往前,走到咱们这个信息登记区。我们每天实现三班岗,每班15人,三班一共45人,对所有的旅客的身份信息进行逐一地登记。”

每天2000名进站旅客,平均每天每个人要输入45名乘客的信息,而且随着春运返程期的到来,旅客人数呈上升趋势。为了提高效率,公安部门从昨天开始,在高铁站、机场和高速路口同时新增设了身份证确认系统。

威海市高速交警支队双岛公安检查站民警夏淑雨:“外省车辆进来的人员,对他的车牌号进行轨迹查询,如果在我们威海市经常有行驶的轨迹、行驶的记录,我们就可以判断为常住人口,如果行车轨迹在威海几乎没有,或者较少的话,而且驾驶员又说他是来走访亲朋好友的,我们就劝其返回。”


于国宾:“这是咱们刷身份证的系统,前面的身份信息就全部掌握了,后面我们还要手输,他这次乘坐的车次,他在几车厢,他的目的地是去往经区高区环翠区哪个地方,就能更详尽地了解每一位旅客的个人信息。”

中央空调你们在用吗?我们这个换乘大厅内本身是没有空调的。而且咱们把所有的门窗全部打开,所以这个通风状态是非常好的,所以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就会比较冷一点,我们也考虑到了。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工作人员的脚底下怎么成了两条线缆,咱们(经区)管委昨天协调12台电暖气、暖手宝等等一些设备,给我们登记区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电流可管控我们用了两条电缆,一条电缆,供大家电脑供电,另一条供电热器供电。

信息登记区至关重要,由经区管委、经区公安分局、交通战线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联合战斗堡垒,从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半,对进入威海站的车次和旅客每班必检、逢人必检。由他们统计出来的2000多个鲜活的数据要在当天提供给市卫健委,为全市的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经区建设局工作人员王金学:“我们早晨来了之后先穿好隔离服,六点钟就坐在这儿了,这是我们经区义不容辞的责任。”

威海市公交集团一分公司闫培娜:“现在是最关键的时期,我们一定要把好这一关,才能保证我们后方所有人员的安全。”

在他们前方,是由海大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体温检测区,副院长任喜英从大年三十接到命令开始,就带领着同事们一直坚守在这里。只要是体温异常或者是湖北籍的旅客她都要第一时间冲上前,她给出的最终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威海海大医院副院长任喜英:“湖北的病人,湖北籍的旅客,他要进来,所以这样已经对他有一个预警了,我们会在这儿,他会给我打电话,我会到前面,他们旅客先下。然后我们这些人呢,就是等他那个旅客最后下的时候发热的病人最后下,我们就去把他领下来。给120打电话,一个人来接,涉及湖北籍的病人,我们有个总指挥部打电话看看怎么给他处置。这个是最关键最关键的。”

防护服穿脱非常不方便,海大医院的工作人员形成了一个默契,只要当班就不喝水。

海大医院副院长郭华卫:“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医务人员抗击疫情是天职、职责,义不容辞的。”

于国宾:“今天2月1日,我已经10天没回家了,老二(孩子)百天了,昨天媳妇说,他有点过敏了。”

记者 蔡媛媛:“在这里,经区管委、公安、交通、海大医院、场站,这些互不认识的陌生人,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他们有丈夫,有妻子,有儿子,有女儿,每个人身份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仔细再仔细,为280万威海人把好第一关,感谢他们,也感谢和他们一样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千千万万个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