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知易行难而合一


王阳明晚年曾将自己的心学概括为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因此读懂四句教就读懂了阳明心学。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误解。下面我逐句解释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的要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这句话是对“心即理”的解释,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又叫本心)是人类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来源与依据,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会违背道德。

那么为什么说心之体无善无恶呢?

因为,心之体(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违背本心的是恶。本心的层次比善恶更高,所以不能用善与恶来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因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

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了,第一反应一定是拉一把,这就是你的本心。你绝对不会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没有善与恶,但只要遵从本心,所作所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如果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做坏事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欲,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货等等。这些私欲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产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恶。

所以王阳明常常说“存天理去人欲”(这是宋明理家们所共同认可的准则),要求人们摒弃私欲,恢复本心(天理)。

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因此每个人都知善知恶,这种能力就被称之为良知。就算一个人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恶。

很多人吵架的时候会说: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亏心不亏心。这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一个盗贼,他让盗贼当众脱衣服。贼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良知之知,并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饿知冷之知。你知道饿了,一定会找东西吃,知道冷了,一定会找衣服穿。同理,你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么是恶,一定不想做。

这就“知行合一”。

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在物欲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么是恶但想去做。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锈迹斑斑的铜镜一样昏暗不堪,因此必须经过一番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复良知。

王阳明说的物,指的并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意识的对象当然在你心里而不在别处。这句话并不是指客观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么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实施;想到恶的事情,就去纠正。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你的物欲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复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至善无恶的了。王阳明把这一过程比作磨镜子,磨去镜子上的锈迹、灰尘等等,使镜子恢复明亮。

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叛逆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

钱德洪是听老师话的乖学生,他认为,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确的。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

上根人一旦彻悟本心,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没有善恶之念,但一切行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虽然见到了本心,但是由于物欲习气的影响,所作所为有善有不善,必须经过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复本心。

因此把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无论什么根基的人,都可以凭借这四句话而领悟圣人之道。

这件事就称之为“天泉证道”,是王阳明最后对学生们的教诲开示。因为说完这段话,王阳明便出征剿匪去了,并在半途病逝。


梦露居士


朱厚照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皇帝,真的应了一句话新官上任三把火,只不过这个官头衔有些大罢了。

朱厚照的第一把火烧的不是把他哄得团团转的宦官刘瑾,而是政府内阁全体成员。也是,毕竟朱厚照可不像他的老子,一心只为朝政,二三十岁便开始头秃,这可是个操劳命啊。

而朱厚照呢?作为朱佑樘这位勤劳皇帝的独生子还能怎么样,只有宠着咯!昨天提到过只有经历最黑暗的苦痛,才能用最淳朴的心灵看待世间万物。

朱厚照有心吗?当然有,只不过那是玩心,根本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只要自己过得好谁爱当皇帝谁当,没有一丁点的责任意识。所以当他的处罚下来了大家也不用觉得惊讶,因为在他的眼中能陪自己玩才是第一位重要的。

混乱的时代也总是会有摧残的明珠,虽然他们暂时表面浮尘但终究会有闪耀的那一天。 第一位种子选手便是李东阳,作为职业谋略家,他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着很敏锐的观察力,所以,就在处理刘瑾一事上可以看出来他的谨慎保守。

而他最让人敬佩的也应该是在大家都误会他苟且偷生的同时,他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那些不理解他的人于水火之中。

这就好比现代社会里的舆论力量,能保证自己能够不得抑郁都算不错了,还有闲心去管别人的事,所以事实才是伸到道听途说的人的嗓子眼里的那根手指。

我自己可以做到吗?我觉得悬 第二位种子选手就是我们的王守仁同志啦,当然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外号叫王阳明。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天才,只不过喜欢参与一些大家不理解的志向之中而不愿意考取功名。

比如说,他就为了探索圣贤之道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 他有一个梦想便是参透朱圣人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存天理,去人欲。

朱圣人认为『理』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但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天下便会安定,世界和平,宇宙也会协调。

可是『欲』总是会悄无声息的干扰人类的想法,思考杂七杂八的问题,不务正业,搞得社会乌烟瘴气。

朱圣人的观点通俗一点就是说,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

也就是这一条原则,苦苦纠缠了王守仁十几年才让他突破了朱圣人的体系向着自己那宏伟光辉的目标大步靠近。 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会被泯灭掉的。

他开始明白,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种种欲望,但那都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压制是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的。

所有伟人的故事都应该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加以考虑!


闪腰君


“心学”属于唯心主义学说。其核心是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恶扬善,提升道德,促进文明。

怎么做到去恶扬善呢?王阳明给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张想学游泳,他买来游泳书籍,还请了游泳教练,刻苦学习,很快游泳理论知识就烂熟于心了。光讲理论小张可以称专家了,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小张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边长大,没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问他,怎么才能学会游泳,小王说不出来。小王也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练,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领讲得头头是道。小李对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现实中很多表现。比如平时我们说,某某人眼高不低,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现。还有,有人爱读书,读了很多书,却感觉没啥长进,这也是没做到知行合一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实没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骗性。

再比如游泳、开车,理论学得再好,不经练习还是不会。这说明理论和实践还有一段距离。

又比如减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减肥的方法,做了一个月,减了10斤,效果很好。减肥这件事你知道怎么做了,也达到了减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个月后你坚持不住,又反弹回原来的体重,这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难。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有得观史


就是研究,“如何最大化的开发心理能量”的学问!属于生命学的范畴。

王阳明“心学”,就是传统的《大学》的“大人之学”,使人成圣的“圣学”,如何彰显“心性之力”的功夫,通俗的说就是“怎样以心之力成为一个大人物?”

这与《易经》宗旨完全相同。属于儒学心性论这个系统。也是让人回归先天本真的学问,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用李贽的话说,就是找回“绝假纯真的童心”,乐活自在!

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自然其思想源头扎根文脉道统,是与孟子的“良知良能说”一脉相承,推崇天地万物一体的圣王气象,立志高远。后来吸收张载的“民胞物与”、“大其心”的思想,最后认同陆九渊的心学体系,“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倡导“发明本心”,注重“德性”修养。

王阳明心学,就是站在前贤的肩膀,集其大成,此心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不同于程朱理学哪类“腐儒”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儒学!

现在,本来心学对西学是有一种超越性的,可对症其溺于“物欲”的弊端,只可惜我们近代的中华民族经历“三千年未有之畸变”,许多人陷溺于西方机械唯物质论的垃圾坑,迷恋于名利贪食睡,超越不了消费主义的腐蚀,如同在“香粪山”玩推“粪球”上山的“西西弗斯”神话,根本忘记了优秀的华夏文明传统,不懂“圣学”为何物。物欲克服不了,心学难以发挥其圣学的超越功能!

现在我们必须立足当代人的生活实际,从生命学的角度重新阐释心学,使传统文化精华“活起来”,彰显应有的价值!

问道王阳明,是华夏文明振兴的开始!

乐活一家之言!共勉吧!

关注乐活,聊聊哲学,一起吃茶去!


乐活光阴


阳明心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虽说是正宗的儒家,但里面用了不少佛、道的修炼法门在里面,曾被不少人污蔑为枯禅,其实王阳明是正宗的儒家。

何谓"道"?道乃语言、文字不可名之物,要去修行方可见,如果堕入语言、文字里可能一辈子不可见道,必须"知行合一"去体悟。知是二手资料,行是一手资料,两者统一协调才是真知真行。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习之。孔子说颜回:不违,如愚。修行、修行,一边要修,一边要行,二者合一,才叫修行。 "信"乃第一要义,信则有,不信则无。千百年来,悟道中人大多数走入一个误区,遍览经书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内圣之学功力甚深,然而往往都是眼高手低,一行动就出问题,一入世就凡人,像学诚法师这般多年的修行高僧一入世也竟在一个色魔下伏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众生皆以为戒律为身之害,为欲之困,殊不知戒虑为佛之爱,预防一切烦恼、痛苦,魔障。有人视修行为苦行,甚至惨无人道,有人却视修行为乐行,我心自然,乐其所行,逍遥游般自在。 修行的最高境界,乃是刻除一切习气、私欲、假我后的真我合一(不是有句话说,所有优秀背后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知行合一(知的真切,知的笃实,便是行;行的明觉,行的精察,即是知,知行循环PDCA),物我合一(自然境界,逍遥游),天地人合一(无我,空)。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吾甚爱之,勤习之自感直入本心明心见性,但太深刻,深感是极左的究竟说法,有出世之心,但可习之去除一切习气私欲烦恼魔障,成为事功路上的绝好工具; 还需深刻了解极右的那个魔道,即是将习气、私欲、利己放大到极致的西方洗脑术,利用人性的弱点善用各种控制人的工具巧加利用,达到控制人的目的(魔道、深知不可习之),亦或以禅宗心法直入本心修炼阳明心学后的变体-狂禅(两个危险:情识而肆、玄虚而荡的玄学)。 最后愚者认为中国人最适合孔子的中庸之道,非差不多,乃平衡、中和、合适到极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最后,此三着道如作者先生所言,与白起一般,烂熟于心后,忘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选择合适的道术应对之(道为术体,术为道用,有道无术方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阳明心学体悟,核心要义: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个人体会就是向内反观,同时向外用力,达到平衡(中庸)的"道"。

只内观,是唯心主义。只向外用力,是机会主义。

内观外力,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的修炼法门:通过禅宗顿悟法门直入本心见性(灵魂与真我),达到心定极静的境界,事事物物上不乱其心,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扑通一声,不见波浪,不见水花,水面仍平静的像一面镜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此时再往下修有两个危险。1.顿悟见明觉心,容易走出世路线,内圣无法外王,走入玄虚而荡。2.顿悟,内力不够,在外在知识、本能习气欲望里无法明辨真我假我,习气私欲,走入"情识而肆"狂禅的境地。顿悟后需要渐修,渐修路径(明明德,止于至善,止-定-静-安-虑-有所得),这边是曾子的七证心法。当然渐修也需要名师点化顿悟,两者相辅相成才不会入魔道。

以上便是天泉证道钱德洪与王汝忠的核心论道,一个是禅宗顿悟直入本心修炼法门,一个是《大学》曾子七证心法修炼法门。而王阳明给的答案是:利根器的人我教他顿悟法门,普通人我教他渐修法门,两者需相咨为用,不可偏执一方。(可惜后来其弟子为领悟王阳明此一节之要,多为走偏)

以上以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法门:生死。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以必死之决心悟道。王阳明是在龙场棺材里以必死之决心悟道。若对生死贪念,参不透生死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所谓参透生死,才能得理想、信念,古人梦寐以求的那个"道"。

一言以蔽之,六祖慧能大师说道体本心对的感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知行合一07


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为何能给人强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大师,而且是属于那种站在顶峰上的大师,可以称之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于王阳明取得的赫赫战绩,王阳明为中华文化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心学,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后的历史中,心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王阳明的心学,也成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的产品,他的心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王阳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学,他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强调心的作用。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王阳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举了个例子告诉学生,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就相当于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样,但是我没有看见她,她就不在我的心里,这个美女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我看到这个美女了,她美丽的倩影在我的心里投下了层层涟漪,她的美对我产生了价值和意义。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通过心来认识外界万事万物的。因此所谓的心即理,其实就是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认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实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要是我想做一件坏事,那就立即去做吗?王阳明很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逻辑的黑洞。其实,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良能,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们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一个人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够把这种良知推广扩展出去,才能达到天地一体的通晓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儒家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恶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静坐,比如万事要在事情上磨练和自信立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让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良知。


阳明心学立足于人的内心,这是一种让人内心强大的哲学,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圣境的力量。人为什么会焦虑,这来源于人的欲望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只有收拾好内心,安定自己的内心,你才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才能够在狼奔豕突的欲望中,在混乱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处安静、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园!


好玩的国学


通俗的说下我的理解,先解释几个其中概念!

何为“心学”?这是后人给起的名,现在还有叫法“心本论”,我就特别不赞成这种做法,就如王阳明所言“好文之风”的现象,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怎能用几个字就能概括的,只要用几个字概括的必然只是概括者思想狭隘限制了他对哲学思想的全盘认知!哲学思想本来是可以让普通大众“明明德”的,可某些所谓学者就喜欢搞的神神秘秘。

要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当看《传习录》,那么就依我的浅见略谈一二:

天为性之源,性为心之本体,性即心;这里的“天”其实指的是人天生就有的“私欲”的一个解释。

心之所起则意出,意之所在便是物;这里可以了解“心”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及思维方式,并且思考的结果为“意”。何为“意之所在”?就是说你怎么思考的,才会对应有什么样的结果。

意之本体为知;上面讲了,心和意两字其实是思考过程的两个部分,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心之本体亦为知”,这不就和“性为心之本体”冲突了吗?其实不然,无所谓冲突,“性”与“知”共同构成了心之本体。

原始私欲的“性”和后天不断增长的“知”最终会“止至善”!这个怎么理解?其实按照个人思想经验,当你了解人是种社会性动物的内在属性时,你会深刻的了解“为善”的重要。

此时,你才有了“诚意”,也就是你有了要深入了解其中道理的“意”;此时,你才能“尽心或尽性”而为之,同时,很明显,你需要把“知”丰富起来,方法论为“格物”,便“致知”,且知的是个“理”;如何“格物”,具体方法便是“博文”便可“约礼(理)”,礼即理,文即理,理之具象者则为文,抽象者则为理;所谓“博文”,即发现了什么具象的事物,个人在内心便可定义什么事物;从具象的事物中,你还可以抽象出理!

最终,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全在个人!

本质上,王阳明的思想是一整套“基础哲学”——我知故我在,这个“在”字不是简单的存在意思,而是我以什么样的思想,那“石头”才会对应个什么样的石头存在!

那么,最关键的,这思想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其实,如果每个人能够“修己”以“明明德”,则“至善”求于诸心!但现实情况,大部分人连“诚意”都没有,谈何格物,谈何修己,谈何明明德止至善??所以,能明白的,自身“修为”即可,不必强求他人。修为够了,“先知先觉”!因为世间“天理”


手机用户75124412875


儒家讲修道德,要先从修自身做起。礼仪是外在的东西,修道德的实质最终归结为修心。孔子提倡一个仁字,心中有仁,然后行礼才会成为自然的东西。心中倘有恶念,口中虽善,动作中钜,那也是虚假的。

儒学教导我们知礼和行礼,但也需要告知我们必须要知礼和行礼的根据。说礼是天地之大义,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法则,所以我们必须要遵循它。这是从外面说,从客观性上说。如果说人心从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与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礼和行礼是人性的自我实现。这是从里面,从主观性上说。所以王守仁的“心学”是儒学学说合乎逻辑的发展。

王守仁有一个根本观点认为理的根据内在于心中,它是主观的,不需求外求于物。这个假设包含有神秘主义的成分。心与物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根本课题,现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够单纯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须要结合心理学的成就。当我们设定了心与物的概念,并要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就不能够单纯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我们需要考察实际的自然现象及其联系。

如何寻求本心中的理呢?由于假设理是内在于人心的,那么良知良能只能是一个心中先验的状态。所以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回复到心灵的这一先验状态中。既然这个良知的状态是每个人先天的心灵状态,为什么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释说,这个良知状态常常被人们的私心物欲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灭除私欲和物欲,努力使心灵状态回复到先天的先验状态中,这个状态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为灭人欲存天理的过程。王守仁有四句诗根据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是这样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实现了良知,就必然引导自己的行动,由先验的良知引导的为善的行动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离的过程,良知必然引导良行,良行必然发动于良知。知和行是互为表里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但是在人欲遮蔽良知状态下的行为就不能保证知行合一的。因为良知不能有效引导行动,这个行动虽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标准,但并不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行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个先验的状态,必须通过修心而获得。普通人由于没有去除人欲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实现知行合一。

我们今天还看待这些观念,不能抱着盲目崇信的态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与他的思想有关,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的理论和学说是先验为真的。心与物的关系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确。如果我们抱定是求真理的态度,那么王守仁的学说还不是终极学说,前人给我们指示道路,我们需要沿着他们指示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局限在他们的结论里面。

而且心物的关系也决不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实,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实,心与物的关系是这两部事实之间的关系,探究事物的终极真理仍旧需要从观察和研究事实开始。


国学新知堂


王守仁,我们称之为阳明先生,关于其学说“心学”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先生是继承和发扬宋代学者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并把心看成是万物的根本。先生说的心,也称为良知,又称为天理,“心即理”是学说的核心思想,所以便成为“心学”。

其次,先生认为认知的源泉不在客观世界,而在于“吾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更是注意到人性存有善与恶两面,从而提出:人虽有良知还得需要“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充满全身,这就是心学中的“致良知”,即:去人欲,存天理;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最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并反对把知和行分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是一个功夫的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解更无先后之分。

心学(阳明学)的中心我们知道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亦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统一,从中也提出“欲”是万恶之源,“人欲”妨碍着道德的贯彻和发展,因此必须破除它。

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阳明学说的作用于何处,它给人以清醒和自觉,启发人们的思想,同时也维护了人格和尊严,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史上的一位心学大师,更是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的影响着更多后来人。


梦归秦淮


心学用来练心的,其他都是误入歧途!

1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阳明心学?

心学当然是用来练心的!具体就是用良知让内心强大、让心有大智慧。

练心的路径:事上磨炼、知行合一。

练心的目标:诚敬专注、一心不乱,直至吾心光明。

2

这里有两个天大的疑问:

一是良知为什么能让内心强大?

二是良知为什么能让心有大智慧?

这两个疑问似乎与我们普通人的常识有很大的矛盾。

3

其实,王阳明心学的逻辑是这样的:

(1)人人可以成为圣人,这让每个人思想解放,建立自信,这就是立志;

(2)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渴望被善待,良知是人际交往的最大公约数,致人良知实是提高情商的大智慧;

(3)良知让人心安理得、大义凛然,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4)勇于事上练,说到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这非常契合唯物主义的观点,非常有利于提高实践智慧;

(5)做事的目的主要聚集在修心,养成诚敬专注的气质,这比那些只会埋头苦干的人强一万倍。

4

然而,阳明心学的最高境界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每一件事都摸着良知、不忘初心,回到原点原问,更容易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王阳明和慧能一样,都练就了一种大道至简至易的大智慧,所以能以不变应万变,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5

所以,阳明心学完整的逻辑是:

一个人既需要用良知坚强意志,又需要勇于在事上练中增长知识才干,并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在致人良知方面,则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各种厚黑术。

良知往往是无能的代名词,仅有良知是不够的。所以,阳明心学对普通人而言,最多只是打打鸡血,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