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坚守、积累、创新”,唐宋绘画中的匠人精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唐宋时期可谓是最湍急的河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物质文明都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大唐帝国,在当时无论是经济外交还是军备力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宋朝虽然版图小,军事力量薄弱,但当时它的生产力空前发达。同时,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也可谓是精彩绝伦,从中透漏出的匠人精神,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一、唐宋时期,中国绘画界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令人叹为观止

唐宋时期,中国的绘画艺术高度发展。画卷的生活气息愈发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他们很好的承接了上一时期的艺术,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最著名的画家赵孟頫所创作的山水画,就深受唐宋以来绘画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品”,可见后人对唐宋以来绘画艺术的喜爱与赞美。

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在技巧上也是有着诸多创新。再加上安徽泾县的宣纸制造技艺日趋成熟,自唐代以来宣纸就一直被书画家们广泛使用。宣纸具有细腻,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及抗老化,抗氧化,抗虫蛀的特点使得书画家们所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得以保留千年万世。

这一时期有着许多技艺高超的绘画人士,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展子虞所创造的《游春图》是山水画派的代表作之,他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游春的情景也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远的山水画卷轴。

阎立本先生擅长创作人物故事画,他的画笔力刚建;他通过自己的想象结合史料,创作出了千年闻名的《历代帝王像》,画中帝王栩栩如生,气势十足。吴道子的绘画技艺更是冠绝于世,后人称他为“画圣”。他的画卷立体感强,风格奔放,他所创作的《送子天王图》、《十指钟馗图》等等,都是冠绝于中国绘画史的优秀作品。

而且,唐朝的优秀画作不仅仅只存在于纸上。石窟艺术之中最著名的当属莫高窟,莫高窟石洞之中的壁画,精妙绝伦,绚丽多彩,这不仅体现了唐朝人民绘画技艺的高超,也从侧面体现出唐朝人民的匠心精神。

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风俗的画卷日益增多,这也是两宋时期的特色。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将这种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长卷,它不仅是张择端仅见的传世精品,还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

这幅画从侧面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汴京城热闹非凡的景象,而且还隐晦地表达出宋朝的政治现状。这幅画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描写了宋朝的市郊村野、汴河船运和都市街景。

据《中国通史》记载,《清明上河图》描绘出人物500余人,各种牲畜60余匹,木船20多只,房屋阁楼30余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画卷之上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历朝历代的书画作品中都是十分少见的,它的存在为史学家们考量宋朝的历史人文提供了捷径。

同时,宋朝的书画还十分注重画的意境。北宋著名的山水画派代表人物郭熙,以及被誉为“宋画第一”的李公麟先生所创作的作品,都有一股唯美空灵、恬静温和的意境。

二、唐宋时期,画匠与画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两者各有所长,都曾创造出闻名于世的优秀作品,都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匠人精神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代相比,唐宋时期的画匠与画家身份的差异并不明显。画匠与画家在本质上都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在唐宋时期,他们都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从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文化,也蕴含着不同的匠人精神。

画匠与画家在本质之上都是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家”,他们都拥有绘画的学识、修养和技术水平,只不过我们习惯于将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称作画家,而对于那些需要靠绘画生存并没有取得较大成就的人称为画匠或画工。

在如今的时代,二者最简单的差异是,我们习惯于花费巨资去买一副名家之作,但画匠的作品往往价值非常低。不过在宋代以前,有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就是匠人所创作的。在这个时期,画家与画匠在绘画领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画家与画工一视同仁。并且,无论是画家还是画匠在那个时代都取得过不凡的成就。《货郎图》、《春社图》等许多优秀作品都是出于画匠之手,透过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优秀的工匠精神。

著名学者吴冠中曾说:

“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

在吴冠中先生所处的时代中,画家与画匠确实是像他描述的那样,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不过,唐宋之际,无论是画家还是画匠,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之中。他们的作品大多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

这个时代,画家并不只是一味的创作,他们也会时常临摹优秀的作品,画匠也不是只会临摹那些前人杰作,他们自己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也不在少数。通过他们创作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呕心沥血创作时的样子,这是一种对艺术的尊敬,也是一种对绘画本身的尊重,是匠心所在。

并且,宋朝时以绘画为第一职业的人其实并不多,他们大多数都有着其他身份,像米芾就以书法闻名于世,李嵩曾经更是身份低下的木匠。

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对绘画的热爱,也并不影响他们拥有饱满的创作热情,这就是他们内心所蕴藏的匠人精神。正因为千千万万的画师们心中有着对绘画的热爱与执着,并为之不断地努力,才造就了璀璨的绘画文化,。

三、千千万万画师的不懈努力和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创就了唐宋时期璀璨的绘画文明,其透漏出的匠人精神更是值得让人一生学习

唐宋时期如此辉煌的绘画艺术,离不开千千万万画师所凝聚的匠人精神。明清时的绘画,画家偏向于创作,注重于意境,这种虚虚实实的意境,今大多数画匠望尘莫及;画匠则更偏向于细节,对微小事物的把握常常恰到好处,这种细致精工又让大多数画家难以把握。

与之不同的是,唐宋时期优秀的画家大多能集两家之长与一身,他们既能做好对意境的把握,也能做好对细节的勾勒,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体现了一种匠心精神。

匠人精神,在于坚守。唐宋时期的人们将艺术看作一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这才创作出众多经典作品。绘画的过程是寂寞的,优秀的画匠从不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丝毫的怀疑,他们大多将绘画视作自己的生命,赋予绘画最崇高的意境。

在唐宋时期有一种认知,他们认为绘画不是游戏,虽不上台面,但仍可提升到人伦教化的层次上,正是因为他们热爱,所以他们愿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所热爱的绘画。

匠人精神,在于积累。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幅优秀作品的问世,世人所看到的大多是那三尺画布上的图案。

可是透过那幅作品,我们更应该看到的应该是,画师无数次的练习,画卷上每一个线条,都是画师一生学习的体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因为他们热爱这门技艺,所以他们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

匠人精神,在于创新。历史之上有许多无名画师,也有许多无名之作。他们体现的技术与内涵可能是不成熟的,但也正是有了这些无名画家们的探索,才有了绘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创作技巧的出现。

每一个新的创作技巧的出现,都是一场创新,它的可能是耗尽一位画师的时间去探索一生。正是因为他们热爱,所以他们愿意用自己的一生,让绘画的世界拥有更多、更好技巧。

唐宋时期书画文化所取得的成就,超脱了他们的时代书画文化中所蕴含的匠心精神,值得后世的我们去深思、去学习。无论是绘画技术,还是绘画作品,亦或者是画家的精神内涵,唐宋时期的绘画文化都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多位书画界的巨匠,使得绘画文化呈现喷射式发展。同时,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让绘画这一门艺术在中国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让他不再是一门小道,达到了登堂入室、教化人伦的境界。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中国通史》、《新唐书》、《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