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当大浮漂在水中处于平衡时,它与小浮漂的灵敏度一样吗?

马欣玉


理论上,其它影响因素相同时,吃铅越大灵敏度越低。很好论证:想象一个极端情况,一支吃铅一吨的漂,钓浮,同样的细尾钓两目。漂处于悬浮平衡状态,这时,一条鲫鱼吃饵的动作,根本克服不了那个重达一吨的铅坠的惯性,漂尾看不出任何吃口动作。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差别,实际使用中,吃铅量差距不可能太大,吃铅1克和吃铅4克,这点理论差距小到完全可以忽略。漂的做工、整个线组搭配、调钓方式,这些对灵敏度的影响,大多了。

结论,我认为灵敏度问题不必过多考虑吃铅量,线组、调钓合适,吃铅3、4克的漂,照样钓轻口奶鲫,实际作钓也支持这一观点。


逗爸手记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钓鱼人在这一点上都存在严重的误区。这里所说的浮漂大小是指浮漂吃铅量的大小,很多人认为浮漂本身的灵敏度只和漂尾的粗细有关,实际上浮漂本身的灵敏度和浮漂吃铅量的大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浮漂吃铅量越小灵敏度越高,浮漂吃铅量越大灵敏度越低。

理由其实很简单,浮漂吃铅量越大,所搭配的铅坠也就越重,因此要打破铅坠与浮漂形成的平衡体系,也就需要更大的力量。相反,浮漂的吃铅量越小,所搭配的铅坠也就越轻,因此要打破浮漂与铅坠形成的平衡体系,需要的力量就很小。

如果你还无法理解,那么我就来举一个更通俗的例子。假设我们在热气球下面挂上一头牛,另外又在普通的氢气球下面挂上一只虾,请问是拉动热气球和牛比较轻松?还是拉动氢气球和虾比较轻松?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是在悬坠钓的情况下,那么如果我们采用跑铅钓法呢?

我们还是用同样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假设牛的重量比热气球的浮力大,虾的重量比氢气球的浮力大,也就是说要拉动热气球就必须克服热气球所有的浮力,要拉动氢气球就必须克服氢气球所有的浮力,很显然拉动氢气球会更容易一些。所以这里就解释了很多钓鱼人的第二个误区,在钓跑铅的时候,也同样是吃铅量越小的浮漂越灵敏。


眼镜哥说鱼


当大浮漂在水中处于平衡时,它与小浮漂的灵敏度一样吗?

两支浮漂,一直吃铅量大的一直吃铅量小的,同样的调目在水中都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下自然是吃铅量小的浮漂更灵敏些,就像天冷时候钓鲫鱼,鱼口较轻用的都是比较灵敏的吃铅量小的浮漂。

吃铅量大的浮漂与吃铅小的两支浮漂因为浮力问题要同时达到调四目的效果,所用的铅皮自然也是不同的,但剩余的浮力虽然看似都是四目,但是四目的浮力却也是不同的,吃铅量大的剩余四目的浮力是要大于小浮漂的,自然是拉动浮力小的浮漂更为省力,鱼口也就更为清晰。

打个比方吧,同样的一条鱼,用同样的力道吃钩拉动浮漂,其结果却是不同的,大浮漂显示在浮漂的信号上可能是半目或者一目,但在小浮漂上显示却会更加明显,可能就是顿个两目或者更多,在天冷的时候钓鲫鱼的时候会很明显,本来鱼口就很轻,同样的调钓,大点的浮漂会错过很多口,有时候提杆换饵的时候才发现鱼已在钩子上,换上小漂后就会发现鱼儿吃口的动作,虽然也是不大经常是半目或者三分之一目这样的,但是却是能够察觉到,从而提竿刺鱼。

同样的调钓的情况下,大漂的灵敏度是不如小漂的,有兴趣的时候可以自己做个试验,比较下就明了了,个人见解,望对钓友有所帮助,祝大鲫大鲤,爆盆爆护~!


渔乐氵寿


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

大浮漂与小浮漂在水里,都用铅坠被调成平衡,是铅坠的下沉力与浮漂的上浮力形成了平衡,两者相等,谁也大不过谁,所以能半水平衡住,这时候铅坠再加一点,浮漂的浮力变大一点,就会打破平衡。

但是对于在钓鱼中我们运用浮漂,反映鱼吃口的动作,却与其无关。那是怎么回事呢?本来看似一下很粗浅的现象,大漂大,小漂小,大漂不灵敏就这回事。但是如果非要深究,非要问为什么这样,那就需要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了。就是物体的惯性。

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物体有惯性,惯性又分静止惯性和运动惯性,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这时候就是静止惯性,我们调好,达到平衡的漂-坠,在水里就是一个整体。

鱼口导致漂相的产生,也就是鱼在下面拉动这个整体,改变其静止惯性,让其产生运动,刚才说了,质量大的惯性大,也就是改变它原本静止状态需要的力就大。那么大浮漂(浮漂本身有重量)加上其所配的大铅坠惯性就大,鱼拉动钩饵想让这个整体产生移动的难度就大。反之,小漂小坠就容易。就这么回事,所以,轻口浮漂吃铅都在零度点几到1克多,就是这个原因。

  额外补充,当浮漂能产生漂相,能下顿,那又涉及到运动惯性,还是质量大的惯性大,其它条件不变,漂-坠这个整体质量加大,那到运动后的距离就加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的口小(非口轻)就加铅的原因。


江钓人狂龙


状态是一样的,都处于力平衡的原点!只要有外力的加入都会产生漂相,但是产生漂相却区别很大!原因如下:

1:大号漂与小号漂的漂身与漂尾的体积差距是很大的。而且要产生明显清晰的漂相就必须有相应的排水体积的变化!简单的说如果鱼就食的力是0.1g,那么在大号漂漂尾上是一目的体积对应的浮力而在小号漂则会是二目以上体积的浮力表现!

2:大号浮漂与小号浮漂在水中都存在一个与水的摩擦力。在摩擦系数相同时,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这个力越大漂在水中启动而改变整体的排水体积就越慢越迟钝越不灵敏!

所以:即使二种漂都处于平衡力的原点,通过鱼就食产生的相同的力的情况下,漂身与漂尾越细,启动就越及时,谁确!对应的目数也越大,更容易观察!否则反之!

朋友,这样解释合理吗?

3:







游钓山水的四毛


钓友好,钓鱼领域作者工作之渔为您解答!

首先我的答案是大小浮漂在水中平衡后灵敏度不一样!浮漂的大小决定了其在水中的浮力,大浮漂的外观体积明显大于小浮漂,这样就导致大浮漂的排水量更大,排水量大有一个优点就是稳定性更好,可以简单理解为航母和小船的差别,很明显小船更容易倾覆。

什么是灵敏度?

说到浮漂就会有人用灵敏度来评估它,那到底什么是灵敏度呢?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是因为它能够反应出水下鱼吃饵的信号,那么浮漂反应信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就叫灵敏度。

鱼吃饵的信号是通过子线、水线间接传递给浮漂的,中间还有铅坠和八字环的影响,信号传递的及时性只要是看钩饵在水中的状态,简而言之,钩饵是否和水线保持在一条线上,这就跟调钓有关了,我们一般说的调灵就是信号传递快速直接,子线未弯曲,调钝就有多种情况了。

大浮漂灵敏度更差

大浮漂顾名思义不仅是外观体积大,也就是排水量大,而且它对于的铅重也更大,所以大浮漂的灵敏度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从鱼开始吃饵时,先是拉动子线,通过八字环传递给铅坠,如果铅坠较重,就需要更大的力拉动,这样细微的信号就被过滤掉了,无法反馈到浮漂,这自然就不能算灵敏了。

结束语

无论是大浮漂还是小浮漂,都有适用的场景,不同的水域和鱼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大浮漂虽然也能当小浮漂用,但是效果相差甚远。大浮漂的灵敏度虽然不及小浮漂,但这并不是缺点,因为灵敏度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要求,甚至在小鱼闹窝、滑口鱼等轻口较多时,需要过滤掉虚假信号,可以选择稳定性好的大浮漂能更准确的抓口。


工作之渔


当大浮漂与小浮漂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它们的灵敏度一样吗?我的观点是,灵敏度肯定不会一样的,这里的灵敏度可以理解为浮漂的吃铅量,同一支浮漂,吃铅量大的话剩余浮力就小,灵敏度相对就高,吃铅量小的话剩余浮力就大,灵敏度就低。

当大浮漂和小浮漂吃铅量小,浮漂剩余浮力大,浮漂露出的目数多,此时灵敏度就小。如果大漂和小漂吃铅量大,浮漂剩余浮力就小,露出的目数就小,下牵引力就大,灵敏度就大。

当两个浮漂都处于平衡状态,但是露出的目数不一样时,它们的吃铅量肯定是不一样的,可能大浮漂的灵敏度小于小浮漂的灵敏度,也可能相反。同时灵敏度也跟鱼情,鱼的吃口有关,鱼口轻就需要更高的灵敏度,鱼口重钓的顿也能抓到口。

所以决定权在钓鱼人自己手中,还要看具体鱼情具体对待。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大别山小农人


肯定有点区别,大漂吃铅多,虽然和小漂在同等条件下比抗走水稍好。你大漂配细线反应还是比小漂细线稍顿。鱼太小要拖动大漂和重铅很明显得比小漂轻铅难,显示在浮漂上大漂重铅就是轻口很不明显。你上面问的问题双钩在水底状态区别基本是一样的。


浪里白条二叔


当然不一样了。

吃铅大小说白了就是浮漂体积。吃铅越大体积越大。水阻越大。虽然,两者都是平衡状态。那么,在产生漂像动作时,水阻是不一样的。哪个阻力小哪个出口更为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