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关羽可以斩颜良诛文丑,却为何杀不了江东鼠辈潘璋、朱然?

余万涵


关羽斩杀颜良文丑肯定有一些历史偶然,但也说明关羽这人确实勇猛,万军丛中单枪匹马取上将首级历史上好像这么一次,而短时间内又斩杀另一位猛将确实足以留名万年了!

官渡之战个人认为关羽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可以说为曹操集团做了巨大的贡献!战争开始初期,两军对峙,袁绍兵力和士气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说曹操绝大多数前线将士都是没有底气的,在这种劣势下杀出来一个关羽,一人(也可能带有几个人)杀入万军从中斩杀敌方上将颜良,回来的路上又带兵斩杀了文丑,斩杀了可是以勇猛著称的颜良、文丑啊,不是其他虾兵蟹将,这样非凡的成就是一种非常振奋士气的行为,而相反打击了袁绍军士气,此消彼涨让曹操大军在兵力绝对劣势情况下,士气并不占下风,就这样进入了两军对峙期!

但是我个人认为关羽斩杀颜良、文丑肯定有历史偶然成分,就是关羽的运气非常好,我没有要否认关羽能力的意思,毕竟敢于单枪匹马冲去万军丛中的勇气和胆量就已经证明了关羽的勇猛。

斩杀颜良推测:可能颜良误解关羽是来投降的

我说的运气比如斩杀颜良,我们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比如颜良看见敌军中有一个将领(可能带了少数几个人,也可能就关羽一人)骑马疾奔过来,这是跑来干什么的?是过来投降的吗?

于是颜良误解了关羽的意思,以为对方来了一个降将,于是命令自己的士兵让开一条道路,自己要亲自接见!而关羽可能是因为自己人少,士兵士气不行,于是直接冲向敌营斩杀几人然后回来,给自己部队提提士气的,可没想到颜良误解了意思,于是将计就计直接顺路冲进去就斩杀了毫无准备的主将颜良。(这个全是个人推测,如果有觉得还有其他可能性的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斩杀文丑因为文丑部队太贪财,乱了阵脚

在关羽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后,曹操是知道自己守不住白马,这时候兵力也不能分散,否则就是粮草都要拖死自己,更别说在白马自己根本就打不过袁绍。于是曹操带领着男女老少往官渡撤退!再回来的路上,曹操关羽带领骑兵作为先头部队遇上了文丑的骑兵,于是曹操命令所有人放弃了辎重躲在小山丘背后,文丑部队前来看到满地都是钱财,第一时间没想追击而是下马抢物资,于是曹操抓住机会命令骑兵上马,就冲杀了过去,这时候的文丑部队那里还来得及上马调整队形,估计乱成一团没有马踩人都很好了,文丑死在乱军之中,大概率是关羽所杀,因为关羽说要给曹操立下大功后才离开,杀了文丑后关羽就去找他的哥哥去了!

其实斩杀颜良、文丑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偶然,即使当时颜良不是前面我们分析的“以为来了一个降将”,那肯定也有其他别的因素干扰了他的判断!至于为何杀不了潘璋朱然这些名气不是很大的将领,两军对峙很大程度靠的是统帅的带兵、指挥能力,单打独斗成功一两次已经很偶然了,别想次次都成功。

还有前期的关羽的名气也没有这么大,后期的关羽已经是三国中名气数一数二的角色了,已经没有人在愿意再单独面对关羽了。当然有个例外就是鲁肃,和关羽争荆州单刀赴会,说明鲁肃并非三国演义里那个文绉绉的谋士!


狼烟火燎


这就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时候,处于战斗力巅峰的时期。那时候,关羽正值壮年,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在解白马之围时,策马刺颜良于万军之中,潇洒的斩其头颅而还!

后来,文丑领军为颜良报仇。文丑先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徐晃败走,文丑追击徐晃时,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此仗秒杀颜良和文丑,关羽的风头盖过曹操身边张辽,徐晃等大将。

就按照演义来说,关羽“刺”颜良,也有偷袭的意思。而后,诛文丑时,文丑正在追击徐晃,突然杀出一个大胡子的关羽,不知何人,文丑心虚,怕中计才会无心恋战,拔马就走。可惜,关羽马快,罗贯中给关羽骑了赤兔马!所以,关羽从文丑背后追上,将其斩死!

其实,正史中,文丑是在乱军中被小兵所杀。

等到关羽败走麦城时,已经是兵败如山倒。身边几万部队,仅剩百人跟随。关羽和赤兔马这时候都已经年老,关羽快60岁,赤兔马至少30岁,再加上关羽身上有箭伤,正是人困马乏之时。

潘璋朱然等人也不力战关羽,而是尾追骚扰。关羽三回合之内竟然没有斩了潘璋这个鼠辈,证明关羽此时真是无力再战了。所以,关羽也不敢追赶此二人,而是“急望山路而走。”

最终,关羽被潘璋部将马忠这个无名小卒擒获,英雄没路,令人扼腕长叹。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关羽就是个比赛型选手



大家都 知道运动员比赛的时候是背负很多压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分两种极端情况,第一种极端情况是,这种运动员有时候经常想太多(比如别人的评价别人的期望无形中给他造成压力,他很想证明自己却害怕失败的后果,患得患失),很多时候他们发挥常常没有达到正常水平。第二种极端情况,是有一种运动员,与第一种情况相反,他们天生就是比赛型选手,他们经常在众人面前雄起,他们把别人的轻视和评价变成一种很想证明自己的冲动,他们越是大型的比赛越发挥的好,甚至经常超常发挥。而关羽就是这样的人,是个天生型的比赛型选手。下面就是几位被他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是一刀致命的。

1.华雄

这次让他雄起的是袁术(让他雄起第一人),华雄连斩几员大将,关羽请战,他想证明自己,这时候袁术说小小马弓手也敢请战(还是曹操挺了关羽),这下好了,关羽素来高傲且自尊心极强,他是及其痛恨这些轻视他的人,一下子激起他的肾上腺素,酒就不喝了去去就来,没时间了(这种雄起状态下会随时间慢慢降弱),结果大家都知道,华雄一刀劈,或许关羽还真该好好感谢袁术。关羽让我们明白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一些嘲讽轻视,或许它能激起你的潜力。



2.颜良

关羽是对别人的评价及其敏感的人,曹操说颜良不可挡,在关羽看来这是变相的看轻他自己,关羽来了一句我看颜良不过是插标卖首罢了。关羽本来一直想找个机会还曹操大人情,曹操一直不给关羽机会那个苦啊!嘿,颜良来了太高兴了,终于该我出场了,曹操的一番赞颜良话,关羽的雄起状态终于又来了也恭喜曹操成为关羽生命中第二个让关羽雄起的人,这场比赛本是同水平比赛(颜良武力跟关羽差不多在同一个水平),关羽再一次降维打击(小说三体里的词汇),又是话不多说,提刀就去,只是这次关羽坐骑换了赤兔马,给对手反应时间更短了,颜良还在预热阶段(来将何人啊!),真是叫做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3.文丑

关二爷我是来报仇的,仅此而已。文丑坏就坏在一直在琢磨关羽是怎样一刀劈了颜良,我俩水平差不多,我是知道的 。难道关羽比我们厉害十倍百倍吗?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瞎想是要出大事的(告诉我们不要自己一个人经常瞎想多与别人商量),最后文丑觉得关羽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支撑着关羽,越想越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恐惧感且深深的埋在心底一直给自己不好的暗示,与关羽斗了几回合竟想撤退这一撤退给了关羽最好的机会那可是赤兔马啊,咔嚓 又是一刀劈了,关羽运气真是好到极点,可以说文丑是死在自己手上,他要是再勇敢点或许结果不一样,毕竟关羽的雄起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长时间维持。

3.蔡阳

这次让关羽雄起的是自己的三弟张飞(恭喜张飞成为第三个),话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还有一将的死却让他两兄弟重新唤起信任,张飞是固执的认为你关羽就是投降了,既然你没说投降,哪后面的人马又怎样解释,行了兄弟,别说了,我直接用行动证明,张飞说好三通鼓为你助威拿下蔡阳(说实话蔡阳武力不低啊),在这个状态下关羽就是天下无敌的,又是一刀(大哥我只是来为我外甥报仇的)。



其他人(除了陈武朱然)哪都是关羽没处在这种状态下的PK

还有车胄、庞德(庞德也是在被曹操激励之后抬棺奔赴战场)和黄忠(黄忠六十岁与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当然关羽有机会斩杀黄忠的,关羽运气真好黄忠摔了个马跟头,这不关羽素来高傲天下没几个人放在眼里要赢就赢的光明正大名副其实又把黄忠归为老弱病残这种群体区别于他自己的类别加以轻视,是何等高傲唯我独尊,不过有骄傲的资本我喜欢)等人,都没一刀斩杀。



种花家老表兔


一生战功累累的关羽在曹营当中时可谓意气风发,直接斩颜良诛文丑,可以说威名赫赫,便是在麦城的时候却被打不过江东的一些无名之辈,比如说潘璋与朱然等人,这就让人很是疑惑不解了?

其实人的一生并不像一个数据一样属于一成不变的,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比赛一样,如果说直接就定出了谁的实力最强,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比了,以后第一名一直属于他。显然这样是不可能的,正是有着无数的千变万幻才会成就如此美丽的世界。

说实话当时关羽在曹操手下当差的时候,在战场上出现过几次,而此时的刘备也就是关羽的大哥正好效命于袁绍,可以说是袁绍手下的一员谋士,但是因为刘备的名声实在是太低了,主要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在意刘备是谁。

可是关羽在曹操这边却是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居然还可以坐在阵前,这种待遇就天差地别了,于是过的很不开心的刘备看到了对面的关羽,直接就用这个理由跟袁绍套近乎,一般来说袁绍都不会正眼看刘备一眼,而刘备拿关羽来说事,所以就多多少少的注意了一下刘备,但也只是看了刘备一眼而已。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毕竟这个级别的层次刘备还够不到,但是颜良跟文丑却是上心了,毕竟关羽在虎牢关之前也是跟吕布大战过一场的,可以说也就是在当时出了名,而刘备只是一个打酱油的。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颜良就会私下里跟刘备好好的交流一下,毕竟袁绍这边的人虽然实力强大,但是能多给袁绍拉一些盟友还是极好的,于是就把关羽的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问了个一清二楚,而当时一起问刘备的还有文丑。

刘备为了表示自己的价值,就直接开口表示自己只要给关羽打个招呼,对面的关羽就可以直接背叛了曹操来投自己,而且刘备是谁,这可是传说中的出名的刘大嘴,直接就这件事说的跟真得一样,所以颜良跟文丑就相信了。

等颜良第一次遇到关羽的时候,根据刘备的描述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关羽,可是当时的战场上面情况属于瞬息万变的那种,还不等颜良跟关羽聊上几句,就已经开打了,颜良还想着自己跟关羽打起来的时候,再说刘备在自己这一方的事跟关羽说一下,毕竟刘备说的实在是天花乱坠,让颜良误以为自己随便一招手,关羽就会投奔过来一样。

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颜良以为关羽是自己人,而关羽身边还跟着一个张辽,这个人说实话就是曹操派来监视自己的人,如果这会有什么不太对的地方,很有可能这个叫张辽就会从背后给关羽一刀。

于是关羽发了猛,直接上来就是一个大招,完全不给对方机会,高手之间的对战胜负只在一瞬间,所以颜良正打算跟关羽表明一下身份的时候,就被关羽用最强的一刀给斩掉了。

好吧,这件事文丑听到后,果断去找刘备谈心,然而刘备是谁,经过交流之后文丑也认为是关羽不认识颜良的原因,才会出重手,等下一次文丑看到关羽的时候先说一下刘备的情况,这样成功率就相当高了。

然后文丑果然就按照刘备的方法去跟关羽打招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此时的刘备也看出来情况不对,早早就从袁绍这边逃走了。

可以说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更多的是对方的不注意,让关羽的招式发挥到了最大的效果,然后出现这样的局面。

而这一切事情发生的时候,关羽才三十多岁,正是壮年时期,属于爆发力十足的时候。

等到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关羽差不多已经到了六十来岁了,可以想像一下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情况,就算关羽平日里一直在练武,但自己的身体机能已经跟壮年无法相提并论。

再加上关羽一辈子不知道打过多少次仗,身上有多少伤口,自己都数不清,比如说当时最为出名的刮骨疗伤,这可是把骨头都露出来了,所以关羽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能正常的行动已经是超越一般人的水平了。

而此时的潘璋跟朱然还正是壮年时期,再说了当时的潘璋跟朱然也不是直接用武力打败了关羽,主要是靠偷袭断了关羽的后路,才会用大军包围了当时逃出来的关羽,说这话关羽逃跑的时候身边有个几十上百人就不少了,对面几千号大军,关羽再能打也打不过几十倍以上的敌人。

也正是因为体力跟年纪都到了一个让人很尴尬的地步,所以能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才会被江东的一些无名鼠辈给捉住,当然了在当时潘璋跟朱然的名声并不是很显,可是也不代表他们的实力真就比别人差太多,要知道潘璋与朱然等人在吴国后期也是到了大将军这个级别,其实说来说去主要是关羽的年纪太大了,这才是主要的原因,如果再让关羽年纪二十岁,鹿死谁手就真心不好说了。


虎头山小妖


首先我要说明,朱然潘漳绝非无名鼠辈,他们两战绩并不比关羽差。只不过罗贯中比较推崇关羽,把关羽描绘的神化太多,盖过了诸多名将。

简单说一下朱然,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其他还有很多战绩。最后他官拜大司马,右军师,当时他63岁。大司马可是三公之一,要知道关羽六十岁还只是前将军。试问这样的人算无名鼠辈?



然后潘漳文献是这么说的1.讨山贼有功,署别部司马。后为吴大巿刺奸,盗贼断绝,由是知名,2.刘表在荆州,民数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3.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 4.卧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权甚壮之,拜偏将军,遂领百校,屯半州。5. 权征关羽,璋与硃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6.甘宁卒,又并其军。刘备出夷陵,璋与陵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7. 魏将魏将夏侯尚等围南郡,分前部三万人作浮桥,渡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并会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绝。璋曰:“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便将所领,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苇数百万束,缚作大筏,欲顺流放火,烧败浮桥。作筏適毕,伺水长当下,尚便引退。璋下备陆口。权称尊号,拜右将军。他的官职也只比关羽低了两级。



由此来说这两个人都很有胆略和智谋,并非无名鼠辈。如果关羽连无名鼠辈都斗不过,那关羽又算什么?

接下来,为什么关羽轻易能斩杀颜良文丑呢?

当时刘备和张飞在袁绍帐下,颜良认为关羽是前来投奔,没想到关羽是要与他绝战,更没想到关羽赤兔马那么快,仓促应战,被关羽斩杀。至于文丑,他虽然意识到关羽是敌将,但也没想到赤兔马速度太快,也属于仓促应战。

再看关羽为何轻易被刘漳朱然擒获。首先,当时麦城四面结敌,关羽是仓皇逃跑,人逃跑时,脑子里估计早已经一脑子浆糊,关羽当然也不例外,当时几万人,跟随他逃跑的仅剩百余人,他能不紧张?

然后,关羽当时年纪已经60岁,他胯下赤兔马也有30岁了(按人类年龄计算,赤兔马年纪已经90岁了),而且他之前所受的毒箭伤虽然刮骨疗毒过,但仍然使不上劲,武力上估计早没有之前七成。

最后,关羽真正败在的是智谋上,而不是武力上。如果武力能解决一切。那么吕布早已经统一天下,早就没有曹操孙权刘备什么事了。

结束,再次说明,颜良文丑只是一勇之夫,打仗最主要还是得靠脑子。如果从功绩比,颜良文丑与朱然潘漳比,差的远。他俩能够名垂古今,得感谢关羽,因为他俩靠死在关羽刀下才如此出名。某种意义上与朱然潘漳比,他俩才算无名鼠辈。

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说一下,这是我个人意见


纳兰143084126


关羽可以斩颜良文丑,却杀不了潘璋朱然,是因为当时战场形势不同,而且潘璋朱然脑子比较好使。

首先要强调下,题主既然问了关羽诛文丑,肯定是在说演义,那些“其实关羽历史上根本没杀文丑”的就别来浪费时间了……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斩将除了看武力高低,也要看战场形势。我方武力高并非就一定能斩敌将,有可能是胜而不斩,甚至无法取胜(赵云在长坂坡见到张郃跑了)

关羽斩颜良,很明显是属于突袭: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在嘉靖本中说得更明白,颜良认出关羽,心想刘备都在我主公手下,关羽一定是来投奔的,于是不及防备,被砍了……这个根本就不是正常单挑。正常单挑,颜良对关羽打上几百回合没压力。

再看文丑。文丑武力不如颜良和关羽,但是正常打的话,估计坚持个百八十回合还是没问题的,毕竟之前平了赵云六十回合。他被杀是这种情况:

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 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 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之前文丑中了曹操埋伏,军马大乱。文丑拼命反击,力图用个人武力扭转败局,射倒张辽,杀退徐晃。正在得意时,来了个更猛的关羽。三回合一打,文丑发现自己武力不如对方,战场局势又不利,就想跑了,结果关羽马快,一刀砍死。

那么,关羽对朱然和潘璋是什么情况呢?

关公自与关平、赵累引残卒二百余人,突出北门。……山凹处,金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到,为首大将朱然……公大怒,拍马轮刀来战。朱然便走,公乘势追杀。一棒鼓响,四下伏兵皆起。公不敢战,望临沮小路而走,朱然率兵掩杀。关公所随之兵,渐渐稀少。走不得四 五里,前面喊声又震,火光大起,潘璋骤马舞刀杀来。公大怒,轮刀相迎,只三合,潘璋败 走。公不敢恋战,急望山路而走……

关公被吕蒙偷袭荆州,所部兵马全部溃散,只剩两百人随身带着从麦城突围。这种战场格局是非常不利,比文丑要惨百倍(文丑好歹十万人还在身边),然后半途中了埋伏。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况下东吴将领还是很谨慎。关羽冲上去拼命,朱然根本不打,而是回身便走,等关羽追来时伏兵四起。而潘璋杀出来已经是第二波伏兵,背后还有朱然追赶。关羽三回合杀败潘璋后,是“不敢恋战”,其实就是恋战也没法斩潘璋,毕竟当时战场格局吴军是绝对优势,胜了也难以斩将。

所以,并不是颜良文丑比潘璋朱然厉害,只是战场格局完全不同,而且吴军将领武艺虽差,脑子比颜良文丑好,所以逃过了被斩的危险。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三国话题共赏)


巴山夜雨涮锅


我说老铁…你真把关二爷当神仙啦…既然说到了斩颜良诛文丑,那么要讨论的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桥段,我们来分析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说中二爷的属性值,关羽身高两米多一点,体重怎么也快200斤了吧,胯下赤兔良驹,手里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折合到现代的重量也有快四十斤)。而关羽每逢单挑基本都是秒杀对手,靠的就是马快刀重臂力强,相反的,一般关羽短时间内拿不下对手那么这场battle基本也是以平局收场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关羽单挑颜良时,颜良还没反应过来,关公的大刀就已经伸到了他的脖子上,颜良就这么死了。但是结合当时的情况,刘备在袁绍方,关羽在曹操方,颜良临行时刘备说他有个弟弟在曹操那,颜将军出战的时候帮本皇叔留意一下,于是当颜良认出关羽时,很可能以为他是来投奔,就对其不设防,结果悲剧了。

之后文丑来替颜良报仇,先和张辽、徐晃打了几十回合,紧接着在追击徐晃的途中碰到了关羽,打了不到三回合恐有埋伏就转身逃跑,可惜文丑的小马驹哪敌得过关公赤兔的速度,果然被关羽赶上一刀斩于马下。从这一段我们发现关羽击杀文丑也没有电视剧中那样的酣畅淋漓,完全是三个山西老乡协同作战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关羽和赤兔都正值壮年,就算不偷袭不追杀以关羽的实力也完全可以击败颜良文丑。

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就是时间了,纵使勇猛如关羽在难逃岁月的折磨。关羽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容易骄傲自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义才让东吴重新夺取了荆州,关羽一行人无奈只得往麦城逃去,此时的关羽已经是个将近60岁的老大爷,而赤兔(假设关羽骑得一直是同一批赤兔)也是三十多岁的老马了(折合人的寿命赤兔都90多岁了),你可以看到一个60岁的老人骑着一匹90多岁的马还拿着一把八十多斤的大刀,你觉得此时的他战斗力和巅峰时期比还剩几成呢?

关羽的对手潘璋、马忠、朱然、蒋钦等人皆是晚辈,也就是说年龄更占优势,更何况几人的战术也运用的不错,当潘璋的锁链马忠的暗箭都来问候关羽时,关羽也就知道这桃园之情只能来世再报了…

不能倒退的,那叫时间


逻辑文史游


其实历史上,关羽虽有建树,但谈不上功绩斐然,三国演义中,在历史背景下,需要塑造一个忠良义士,那么关羽无疑是第一人选。

三国演义本身就是小说,那么小说本就是故事,那么故事就需要塑造。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之所以能超越其他物种站在地球统治的最高峰,就是因为人类会讲故事。回顾历史我们看,任何当朝者都是用故事来凝聚力量,信得人多了本就是成功了,改朝换代也是因为另一个故事的出现,导致了相信的人超过了现在编造故事的人。那么我们在来说关羽,关羽是一个人吗?不是,如果不是三国流传下来的故事,人们根本不会知道关羽,而且被封为武圣。这都是故事带来的力量。再来解释的直白点,举一个当代的例子,阿里巴巴是什么?人们都知道是一家马云创办的集团化大公司,那么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呢?是淘宝和天猫吗?不是,淘宝和天猫随时都可能被其他更有实力的财团收购,是马云这个人吗?不是,马云的控股随时可能会缩减,是一家企业,大公司吗?不是,企业或大公司随时都有可能会倒塌。那是什么呢?而是所有人都相信是马云创办了一家叫阿里巴巴的公司所运营的天猫和淘宝张两个网站能让人们在上面享受网络购物的快感的那家公司就叫阿里巴巴。那么根本说来,阿里巴巴也只是一个故事罢了。说到故事,人类最牛逼的故事就是——钱,所有人都相信通过这个东西可以等价交换来我自身所需要的一切。那么钱就真的是万能吗?明国时期的金银元券也是钱啊,还能花的出去吗?

那么,就此看来,关羽为什么杀得了颜良文丑,缺被晚辈活捉弄死,只是在当时的故事背景下,需要有那么一个故事来让这个历史人物显得更加的悲壮,同时也牵扯蜀国的衰败,所以不得不有这么一个人来打破这个故事的结局。


触手laodog


那要看谁是鼠辈,鼠辈就是蜀汉刘备。

关羽看陆逊好欺负就去东吴湘关抢粮食,抢完粮食看到吕蒙大军来了,吓得直接去樊城投靠曹仁,结果人家曹魏不信,徐晃上来就是一顿打,关羽被打的抱头鼠窜,想跑回家躲几天。结果吕蒙一来蜀辈们纷纷投降,关羽还没回江陵南郡已经全部投降了。

关羽六七万大军看到吕蒙,顿时吓到四散逃串,最后只有几千人跟着关羽一路逃跑,逃到了麦城。马超在二十几公里外的临沮,吓得不敢出门,更何况刘封孟达也是吓得要投魏,曹魏不收刘封,只收了孟达。

最后朱然潘璋不屑与关羽动手,叫手下马忠把关羽抓回来,马忠一上去就把关羽父子按在地上摩擦,摩的关羽脸都红了


不应该32


我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电视剧,感觉关羽超级厉害,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分分钟灭杀颜良,文丑。

然而,历史上关羽打败颜良,有很大的水分,并不是一刀一枪真真正正的打出来的。然而文丑的死亡跟关羽一点关系都没有,文丑是曹将徐晃所杀。


如果站在《三国演义》的角度,它毕竟是小说,需要一定的艺术修改让人物的形象,性格更加生动。关羽能打过谁,当然要看罗老爷子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