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藏在巷子裡的這些美食,據說只有老淄博人才知道

這世界上有多少東西

能讓人幾十年,

念念不忘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也只有美食了吧!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幾道特殊的美食。

非遺美食

說到非遺,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俗精華,

看似看不見,但卻摸得著,

它們散落在社會的角角落落,

大到京劇藝術,小到街頭小吃都屬非遺。

今天,

我們一起看看淄博的3道非遺美食,

田橫家宴、空心面、吊爐燒餅,

這些你都吃過嗎?

高青 • 非遺美食

01

田 橫 家 宴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高青作為齊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流傳著一種歷史悠久、製作考究的宴席,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田橫家宴。

田橫家宴主要分佈於高青縣境內,以縣城所在地田鎮四街最具有代表性。田橫家宴有上千年的流傳歷史,主要以田橫家宴菜品為主,講究四碟八碗十六個盤,主要代表菜為田橫獅子頭、田府田園雞、清蒸黃河鯉魚、田府辣醬和田橫千張肉。

田橫獅子頭

家常燒黃河梭魚

天府辣醬

田橫千張肉

每一個菜背後都有與田府或田橫有關的故事傳說。菜品原料、製作、傳遞和宴席規程都十分講究,充分體現了齊文化在高青的流傳和高青地方文化的特色。

非遺美食地址:高青縣迎賓館

諮詢電話:6973929

02

五代傳承的空心掛麵--青城空心面

麵條起源於中國,

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高青縣

有一項傳統手工藝,

至今仍傳承得很完整,

這項手藝就是

瀕臨失傳的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

空心面製作的傳承人(抱小孩者為第五代傳承人於貞子)

切莫小瞧這掛麵,這手工空心掛麵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每一根手工空心掛麵都要經過和麵、醒面、搓條、盤條等十幾道工序,繁多而嚴謹且所有步驟均為手工製作。

和麵

醒面(3-4小時)

開條

搓大條

搓小條

上柱子

醒條

上撲面

一次抻面

醒條

掛麵

晾曬

收面

分切

包裝

經過20多個小時的發酵麵條出現細小微空。

每一根麵條入口綿柔,光滑柔韌,比普通掛麵更富有嚼勁與張力,即便是回味,也是口有餘香。

無論是清湯麵、蔥油麵還是蓋澆面,得益於空心掛麵獨特的製作工藝。

非遺美食諮詢電話:13583347688

03

吊爐燒餅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閣西不遠處的老街上有一家吊爐燒餅可謂是麵食中的極品,對於習慣於都市生活的人們來說,是總會讓人懷念的家鄉味道。

吊爐燒餅經古老的青城集貿流傳至高青縣並形成市場,在高青縣的主要傳承地為青城鎮。

烤熟的燒餅外皮酥脆,顏色乳黃;內瓤鬆軟,味道鹹香。

好吃的秘訣在這裡:

1、用料傳統:以麵粉為主,將八角、花椒、丁香、桂皮等研磨成粉與食鹽調配使用,蘸上麻汁,撒上芝麻拉成長條狀;

2、烤制工具為頗具特色的“吊爐”;

3、所燒木柴多選取燃燒溫度高灰燼少的槐木、棗木。

精製麵粉用老酵母充分發酵後,反覆揉合至麵糰柔韌有拉力,作大小均勻小麵糰,反覆揉合,拉成長條,加入麻汁,適量精鹽味精,再把面塊摺疊成巴掌大小四方形,用兩手抓住有摺疊口的兩個邊緣柔力拉長,這樣就成了兩頭疊層外翻,中間薄細,抓髻子樣長形燒餅,均勻粘一層生白芝麻,入爐烤制。

青城掛爐燒餅的爐灶更是獨特,最底層灶膛裡是燃最上層爐灶裡的殘微火烘,中間鐵鐺,燒餅均勻放置上,上面是撬槓拉上拉下的鐵掛爐,燃圓滾木料,火要比底層旺,燒餅下烤,上炙,內烘,不到十分鐘燒餅熟透,著色金黃,外焦脆,裡軟嫩,芳香四溢。

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手工和別具一格的爐灶成就了一份獨特的美味。

非遺美食地址:蒲臺路北首

聯繫電話:13589528283

這些美食不僅好吃,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地的文化,這些充滿歷史傳承的美食,

才能最直觀地讓你觸摸到這個城市的煙火氣。

轉發文章,讓大家知道吧!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