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那些正在從鄂州漸漸消失的東西...

隨著鄂州的發展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

老城在變化、新城飛速發展

鄂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

變得熟悉又陌生

鄂州快速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

也帶走了很多

曾經那些大街上習以為常的

傳統的手工技藝,耳熟能詳的的味道

如今何在??

消失的鄂州 · 手藝

“修鞋”對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已經成為陌生的動詞,這個行業也逐漸被髮展的潮流淘汰。

如今城裡幾乎見不到修鞋匠了,偶爾見到一兩個修鞋匠,也已是頭髮花白的老人了,他們攤位簡單雜亂,但修補該有的工具一樣都不缺。

在團團看來只有心細如髮、心靜如水的人才做得了修理鐘錶的手藝。因為鐘錶零件很多迷你螺絲,構造十分複雜,所以需要非常的細心和耐心。以前在鼓樓街或者十字街等地方可以看到很多街頭擺攤修鐘錶的,小小的工作臺足以成為展示他們技藝的舞臺,也見證了鄂州的變遷和時間的遊走…

小時候家裡的掃帚、菜籃子、簍子都是純手工製作,記憶中好像用好多年都不會壞,而如今很多手工製品完全被塑料品或鐵製品等所取代,而篾匠作為手藝人也出現了沒活可乾的尷尬境地,從而漸漸淡出鄂州街頭。

彈棉花最初都是一彎彈弓、一張磨盤、一個彈花棰和一條牽紗篾。

團團找遍了鄂城的大街小巷,雖然還能在小街巷裡看到彈棉花的鋪子,但是已經無關技藝了,如今都已經用機器代替了手工,而老式木質彈工恐怕要到博物館去看了吧。

金銀匠是一門傳統且細緻的手藝活,手藝師傅們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技藝和名聲,最忌諱的就是缺分短毫。以前想要打製金銀飾品的人,就要把金銀帶到金銀匠那裡,當面把金銀稱重量、定成色,金銀匠再用手工當面為顧客打製金銀飾品。

消失的鄂州 · 聲音

矮矮的房子、窄窄的街巷

傳出的街坊鄰居的拉家常聲

左鄰右舍都能打成一片

見面能聊家常,洗衣服都能八卦

什麼是真正的發小?

跳皮筋、在地上畫格子跳房子,丟沙包…

那樣的日子笑得多燦爛、多無憂

孩子的嬉鬧聲聲聲入耳

小時候吃到的爆米花都是純天然的

聲音特大就像爆炸聲

每次想吃的時候

都是站在一邊捂住耳朵

那時的童年值得懷念

過去有輛二八車,足可以耍帥

騎著二八車穿街走巷

遇到前面有人,緊著勁撥響車鈴

清脆悅耳,留下一個酷酷的背影

“磨刀磨剪子咯”“收舊冰箱舊彩電”

相信很多鄂州人都聽過這些吆喝聲

伴隨著這些兒時記憶裡的

隨著城市進程的推進

某些東西必將淹沒在時間的長河裡

我想,或許我們唯一能做的

就是別讓他們也淹沒在我們的記憶長河裡

請一定要記住它們

還有哪些已經消失了的呢?

歡迎在評論區補充哦!

●總投資超33億!鄂州體育中心、文化中心、會展中心詳情曝光

●推薦 | 見證與記錄新中國崢嶸歲月

●這份重要的問卷調查,你的答案不可或缺

●重要!軍運會臨時交通管制正式啟動!開幕式最新劇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