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宋教仁是谁刺杀的?

一生三三生万物67893


1912年8月,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促进会正式合并为国民党,孙中山担任国民党的理事长,宋教仁和黄兴等人担任理事。

在国民党中,宋教仁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担任国民党理事时才三十一岁。宋教仁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国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讲天赋,组织政党内阁。在国民党内部,宋教仁对孙中山几乎形成了功高震主之势。正是在宋教仁的一手努力下,国民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中才占据近一半的席位,形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

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国会第一大党应当组阁,身为国民党的党魁,宋教仁理应出任内阁总理。

眼看着宋教仁的声望一天比一天高,很多人心里不满。当时,宋教仁正在南方各省演说,号召民众觉醒。袁世凯也很担心,他怕宋教仁想跟他抢总统宝座。

宋教仁这个人道德是非常高尚的,在他遇刺之前,有人提醒他要小心。他却说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光明正大地参加竞选,有什么好怕的。

袁世凯几次催促宋教仁进京会谈,宋教仁也答应了他。宋教仁打算在上海坐火车去北京,好友于右任建议他坐船,说坐车的话很容易引人注目,有可能招致暗杀。宋教仁不以为然,果然在火车站被人开了三枪。

宋教仁临死前发了一封电报给袁世凯,从电报中看出宋教仁丝毫不认为袁世凯派人暗杀自己。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是袁世凯授意赵秉钧干的,持有这种观点的认为袁世凯把宋教仁看成是个威胁,担心他一旦成为总理会限制自己的权力。

宋教仁被杀后,全国都沸腾了,大家怒不可遏,要袁世凯查出凶手。袁世凯也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出凶手。

不久,有两个学生向警方提供线索,他们住的隔壁有一个叫武士英的人,这个人昨天还向他们借钱,今天回来忽然变成大款,全身西装革履。两个学生还说,宋教仁被刺的当天,武士英一夜未归。上海是陈其美的地盘,所以这个案子也就由陈其美来审。不过说句公道话,陈其美就是嫌疑人之一,让他负责这个案子,想要得到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

警方在武士英住的地方发现了应桂馨的名片,应桂馨是一个黑帮老大,后来加入同盟会,曾经担任沪军都督府谍报科的科长。应桂馨跟孙中山和陈其美的关系都比较密切,查到他头上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容易戳破我们对革命的幻想。

应桂馨供出幕后主谋是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洪述祖曾当过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幕僚,采购时收了两千两银子的回扣,事发后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但洪述祖是个厉害的人,在狱中居然买通了狱卒,逃出狱后,洪述祖回内地发展,投奔赵秉钧,当上了赵秉钧的秘书。

案子到这里,矛头直指赵秉钧,而众所周知赵秉钧是袁世凯的心腹,所以袁世凯很难洗脱嫌疑。宋教仁遇刺时,孙中山正在日本,为修建铁路的事筹款。听说宋教仁被杀,孙中山立即抓住机会,向袁世凯发难。

二次革命一触即发。

宋教仁之死至今还是一个谜案,很多人都有嫌疑,但主要观点还是认为不是袁世凯集团干的,就是国民党内部阴谋。孙中山等人认为袁世凯是凶手,袁世凯集团认为孙中山和陈其美等人是凶手。

上海是国民党的地盘,宋教仁北上赴京身边没有一个卫士保护,案发后也没有任何警察来保护,凶手轻松逃离现场。这些事都很难解释,国民党人在国民党的地盘里竟然连自己的领导人都保护不了,这是什么道理。

凶手武士英被捕后,没多久就在狱中暴毙。应桂馨在监狱里呆几个月后,居然成功越狱。案子调查到洪述祖那里时,洪述祖表示认罪,说自己就是看宋教仁不惯,就是要杀了他。

杀宋教仁的嫌疑人主要有这么几个:

No.1:袁世凯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袁世凯极力想笼络宋教仁,曾送给宋教仁五十万大洋,但是没有收买成功,所以袁世凯想杀掉宋教仁,以免将来宋教仁对自己构成威胁。

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袁世凯不可能刺杀宋教仁,因为宋教仁是国民党内的亲袁派,而且宋教仁与袁世凯的私交甚好,袁世凯视宋教仁为自己的子侄。如果宋教仁死后,国民党仍然会要求一个人来出任总理,换了一个人可能更难处理。

袁世凯自己也说,如果他要杀了宋教仁,完全不必等他北上之前刺杀,这明显是授人以柄,即使要杀,也要等他到北京,然后给他定罪。

No.2:赵秉钧

赵秉钧是袁世凯的代理总理,如果宋教仁当上了总理,赵秉钧就要失势,所以有人认为是赵秉钧杀害了宋教仁。

No.3:国民党内部

这个就不好评论,只能读者自己去猜测。


新锐历史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宋教仁被刺案我们都不陌生。

中学历史教材也是跳不过这一有历史节点意义的一节。

中学历史教材对宋教仁被刺杀一案的处理比较隐晦,一般不会明确说袁世凯是凶手,大学历史教材版本众多,有的教材会直言袁世凯指示他人暗杀了宋教仁。

宋教仁一案自发生之日起,就是一桩悬案,背后牵涉到诸多派系利益,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袁世凯,不过这是典型的有罪推论。从法律的证据上而言,袁世凯指使他人刺杀宋教仁存在诸多的证据不足的问题。

而且这个有罪推论也有问题,传统认为,宋教仁之死,对袁世凯是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并非如此,聪明一世的袁世凯当时正打算竞选,竞选者极度重视舆论,这个节骨眼上怎么会去给自己找麻烦呢?详情可以参见北大历史系尚小明教授的《宋案重审》。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宋教仁是中国的宪政民主之父,在国民党享有崇高威望,当时国民党在议会取得多数席位,宋教仁很可能成为内阁总理,他的死让中国的民主进程停步不前,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现在我从当时的民主环境分析他的死因。

当时中国的民主是把西方的模式根植在这片刚刚推翻帝制的土地上,老百姓根本不知民主为何物,更别谈参入了。中国刚刚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熏陶,深受儒家思想束缚,满脑子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报国的那一套。民主对他们来说,恐怕是怪物来袭,是不欢迎,不接受,不相干的东西。因此此时的民主没有群众基础。完全是精英民主。

当时是列强侵蚀,看到羸弱的民族,一些有志之士奔走呼号,要求抛弃中国那些旧思想、旧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甚至连汉字都要求废掉,可见对当时的旧思想是深恶痛绝的。

新旧思想的交锋,从袁世凯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从清朝的大臣变身民国总统,又由总统变身皇帝,最后黯然下台,就是新旧思想在作怪。但他骨子里是喜欢旧的那一套,在当时代表很大的一批人。他们对民主是刻骨铭心的仇恨。宋教仁所主张的议会政治与袁的集权倾向背道而驰,当时南方的革命军已经裁撤了很多,力量对比加大,刺杀宋教仁是破坏南北和谈的动因。

国民党内部虽存在宪政之争,权力之争。但在南北和谈八字还没一撇之机,此时下手时机未到,因此国民党内讧的可能性小。


布衣统语


宋教仁究竟是被谁指使暗杀的,至今成迷。最流行的说法有二。都有争议,尚无定论。

1.袁世凯主使说

这是案发后一度最流行的看法,并曾让袁世凯百口莫辩。且北洋垮台之后,官方史书至今犹力持此说。不过今日许多研究者都已不再主张此说。下面具体分析。

袁世凯被指为“真凶”,自是因为他确有嫌疑。

宋教仁死后,黄兴撰写挽联,痛斥袁世凯:“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确是袁世凯。”

湘籍名士易实甫的挽联,亦暗指袁世凯:“既生瑜,何生亮;卿不死,孤不安。”

的确,正如谭人凤所指出的:“国民党中人物,袁之最忌者惟宋教仁。”

在与杨度的一次谈话中,袁世凯说无论孙中山,还是黄兴都好对付,“顶难驾驭的,只有一个宋教仁……以暴动手段,来抢夺政权,我倒不怕;以合法的手段,来争取政权,却厉害多了”。

据说老袁为示好、“收买”宋教仁,曾赠送他价值3000元的貂皮外套一件,后又托人赠以高达50万元可随意支取的存折一份。而宋教仁不买账,全部退回不受。

然而,要说老袁因此就想除掉宋教仁,却未必尽然。

据国民党元老张继回忆说:宋案发生不久,他和人去拜访赵秉钧,恰好北京警察总监王治馨也在。王说洪述祖南行前面见袁世凯,问:“国事艰难,不过是二三反对人所致,如能设法剪除,岂不甚好?”袁说:“一面捣乱尚不了,况两面捣乱乎?”宋被刺后,洪又见袁世凯一次。袁问究竟是谁杀宋,洪回答:“这还不是我们的人替总统出力。”袁面露不悦,洪出总统府即告假赴天津养病。

另有资料显示,袁世凯在初闻宋案发生后一度非常恐慌,对人说:“这是怎么好!国民党失去了宋遯初(按:原文如此,宋教仁,号渔父,字钝初,或写作遁初、遯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

又据老袁二儿子袁克文后来回忆,袁世凯曾说:我代人受过多的很,从未辩过。我虽不杀遁初,遁初亦因为我而见杀,怎么辩呢!明事理的人一定察觉出,如果我想杀他,不必一定招其来而杀之。我完全可以等他来了后,陷他以罪杀他,何必要数次邀请他,乘他将行而杀之?这明明是授人以柄,愚夫也不会做这等傻事。

此番话虽然有洗地的嫌疑,但也不无道理。

另据曾任袁世凯机要秘书的张一麐二十多年后回忆:“宋案之始,洪述祖自告奋勇谓能毁之。袁以为毁其名而已,洪即嗾武刺宋以索巨金,遂酿巨祸。”

2.陈其美主使说

首倡此说者为倭人北一辉。北一辉调查之后得出结论,宋教仁是因为拟推黎元洪为总统而得罪袁世凯与孙中山,宋之死是袁、孙合谋,而其中主谋又是陈其美,袁、孙还只是从犯。

据袁世凯二儿子袁克文《辛丙秘苑》所载,宋遇害时,他正巧在上海。宋北上前,陈其美、应夔丞等人为他设宴饯行。席间陈向宋问组阁之策,宋答以“大公无党”。陈默然,应却骂道:“你这样做就是叛党,我一定要给你一点颜色看看。”说着就要掏手枪,被在场的其他人劝阻。宋说:“死无惧,志不可夺。”于是不欢而散。

据其时党人沈翔云所说:“国民党内的许多人都痛恨宋教仁,陈其美、应夔丞(应桂馨)尤其痛恨他。这几天他们两个人整天都在商议这件事情,即使像我这样的亲近之人,也不能够参与机密。偶然听到他们之间的几句议论,也是关于宋教仁的,而且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都很不好看。”

而上海其时正是陈其美的势力范围,陈其美本人又惯用暗杀手段,因此,在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刺宋为陈其美主使。

1913年3月27日,梁启超在给女儿梁思顺(令娴)的家信中就如此写道:“宋氏之亡,促吾加慎,……刺宋之人(真主使者陈其美也),胪列多人,我即其第二候补者,今将彼宣告文剪寄,应某谋北来刺我,二十日前蜕丈已电告矣。”

而宋案前后的若干线索,也似乎显示陈其美难脱嫌疑。

比如,凶手武士英在监狱的离奇暴毙,而当时看守武士英的为沪军六十一团,是陈其美把兄弟黄郛的部队,属于陈其美的嫡系。

又比如,应夔丞原本就是陈其美的得力臂助。宋案发生后应夔丞被捕入狱。“二次革命”期间,陈其美率军攻打江南制造局失败退至闸北。当值军官曾向他请示,要犯应夔丞关押在监狱里,是将他带到军中还是就地枪毙。陈思索良久说:“不必!此案既归司法办理,还应由司法处理。我辈向来责备袁世凯违法,现在不能自蹈其咎。”因为眼睛患病睁不开,他用一只手指着另一只手的手心说:“放心!放心!总在我们的这里。”结果,乘着兵荒马乱,应夔丞竟得以纠集牢中囚犯成功越狱。

然而,虽有种种嫌疑,且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直指陈其美为真凶,但毕竟无直接证据。

另外,陈其美其人人品虽或可议,但与宋教仁关系则一直尚可,合作也一向颇为愉快,可说并无私怨,坊间流传陈宋恩怨也都不过是捕风捉影之谈。因此,陈其美与暗杀宋教仁一事,究竟有无关系或关系为何,今日尚难断言。


史聃


宋教仁案是改变中国历史历程的事件,此前是中国距离宪政民主最近的时刻,此后历史大转向,继续走向专制独裁!

袁世凯和赵秉钧不可能是刺杀宋教仁的主谋,在此有以下分析:

第一,袁世凯此人没有暗杀记录,相反孙中山在这方面却是劣迹斑斑!袁世凯本人并不是专横霸道之人,相反却是比较开明,比较礼贤下士!这样的人很难下决心用暗杀的方式除掉宋教仁这种大名鼎鼎的人物。

其次,袁世凯没有动机。当时国民党虽然是国会第一大党,却未过半数。当时梁启超正在操作国会其他三党组成进步党支持袁世凯。而且宋教仁此人和国民党内部分党员也赞同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就任没有太多压力,有什么必要非要杀掉宋教仁呢?

第三,就算国民党势力大,对袁世凯权力有制约,杀掉宋教仁能解决问题吗?当时国民党内领袖级人物并不是只有宋教仁一人啊,杀了他,就能搞垮国民党?国民党换个人出任总理就是了,难道袁世凯要全杀了?

第四,就算要暗杀,为什么要在上海杀?上海是革命党陈其美的地盘,袁世凯在那里暗杀宋教仁,成功率多高?成功后擦屁股成本多高?这些袁世凯不考虑吗?如果让宋教仁去了北方,到了袁世凯地盘,收拾他不是更容易吗?

第五,杀手武士英在上海监狱被杀,这可是袁世凯万万做不到的事,上海是青帮大佬兼上海都督陈其美的地盘,你要是相信袁世凯有那么大能力,你就相信去吧!

第六,武士英是受应桂馨指示杀人,应桂馨是受江苏都督程德全庇护的,而程德全在二次革命是反袁的,这太乱了!我是想不明白!

第七,宋案发生后,袁世凯是力主通过司法解决问题,迫不及待的是孙中山!又是为什么呢?孙中山那么占理,为啥在司法程度已经启动的情况,仓促发动二次革命呢?他害怕什么?

第八,在案件初步证据指向当时国务总理赵秉钧的时候,为什么赵秉钧和应桂馨都莫名其妙死掉?这时明显对袁世凯不利啊,如果是袁世凯杀人灭口,这不就是不打自招吗?是谁杀了应桂馨和赵秉钧,杀了他们对谁最有利?不难判断吧?

最后,从宋案以后的历史事件来看,是谁在一次又一次利用舆论发动革命,一次又一次打断中国治国进程,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祸乱国家,不难判断吧!


快乐罗杰


这些说孙中山的真是可笑,首先宋教仁严重威胁了袁世凯的地位了,宋教仁太年轻了,国民党囊括的势力太多了,短时间形成不了气候,但时间一长呢,北洋军总要军饷吧,潜移默化才是最可怕的,这也是宋教仁开始的打算,其次短时间来说袁世凯也容不下他,从他半个月挤走一位总理来看就能说明了,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换来的天下,一群人没兵没钱就想窃取他的成果,搁谁也不会答应,最后说实力,那些说孙中山的人是看不起袁世凯还是看不起北洋军,袁世凯希望宋死,不会保护他,但可以利用他啊,要真是孙中山主使的哪怕是第三方,袁世凯但凡有一点蛛丝马迹也会咬住不放,哪怕最后没有确切证据也会对孙中山发动攻势,尤其是笔杆子,因为孙中山之所以能够不断的东山再起就是靠的名声,无论华侨,日本人还是本国人,太多的人因为各种目的愿意追随他,帮助他,所以他没有了名声就失去了本钱,这些袁世凯这样的大枭雄能不知道,一些人完全是黑暗的凭空猜测,历史虚无主义,要孙中山能在北洋老巢的眼皮底下杀了宋教仁并且嫁祸袁世凯的话,他费点劲杀袁世凯,或者杀几个北洋重臣不是更好吗?


沂水2222222


我们来假设一个问题,宋教仁如果不被暗杀,北上组阁就能和袁世凯分享权力吗?使当时的中国走上宪政之路吗?就能扼制袁世凯的独裁吗?那也太天真了,太小瞧袁项城了。太不了解袁的手段了, 孙中山与袁世凯是打过几次交道的,他是非常了解袁世凯这个人的,之所以后来孙中山不顾国民党内黄兴等人的反对坚持发动二次革命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觉得用其他的方法都没用,暴力是他唯一听得懂的语言,也确实是这样,当时的袁世凯可谓如日中天,有兵有枪有炮有人有权有钱有势,任何人想要与法的形式制约他都是空话。孙中山明知不可为却还是发起讨袁运动,其结果就是孙、黄等人最后都成了中华民国的逃犯,流亡海外,正中袁世凯下怀。

其后袁就开启了独裁专制模式,直到再也没人敢挑战他的权威,再到称帝。要说宋教仁遇刺对谁有好处,当然是对袁世凯好处最大了,其实袁也不在乎宋死不死的,无所谓的事,他是犯不着去暗杀宋教仁的,但既然死了倒也省了以后的麻烦了。宋的死对孙中山来说并没有多大好处,孙是明白人,他当时已经退出政坛了(袁世凯最忌惮的人是孙不是宋)把党内的位置让给了宋教仁,他心里其实也清楚宋是制约不了袁大总统的,宋的那一套太过天真了,与虎谋皮到最后还是成为别人手里的工具。所以孙宋两人在党内一直有分歧,而且争执还不小,后人常常与此来认定孙有杀人嫌疑。

其实到最后是谁杀的并不重要了,两方本来就互不信任,注定尿不在一壶里,打起来是必然的结果,就算不是现在以后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比后来的国共矛盾还要尖锐,那就必须有一方要清除掉,而国民党失败也是必然的,双方实力太过悬殊。

历史学家尚小明对此案的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本人也偏向于是袁这一派的人杀宋的嫌疑更大,虽然袁、赵可能没有直接下令刺宋,但手下人分寸把握不准,对领导的意思领会不到是可以理解的。至于陈其美,指责他的言论都是当时赵秉钧为首的国务院的说词,当然不可全信,但陈其美确有杀死武士英的嫌疑,哪怕是陈其美杀了武士英,也是为了讨袁作铺垫,并不能就认定为杀人灭口,更不能认定为就是他指使人杀死宋教仁的。

因为陈其美与当时的应桂馨已经闹翻,应并不完全听陈其美的,而且应桂馨当时已投靠洪述祖,赵秉钧这一派,听命于赵秉钧,其任务就是毁宋,(毁宋教仁的名声)此人软硬不吃。再假设一点,宋死后,当时的国民党大佬黄兴,于右任等人都在上海,还有宋教仁的家人,律师,记者,媒体人,社会闲杂人士⋯全部都聚焦在上海,于陈其美一个离职的前上海护军都督,他是不可能在上海这么多人眼皮底下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的。


无名69529659


宋教仁被刺身亡后,枪手随后便被逮捕,但庭审尚未正式开始,凶手便暴毙身亡,相关人员也拒绝出庭,致使这一民国要案最终不了了之,成了一桩历史悬案。不过,史学界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断,其实幕后主使就是北洋军阀的大头子袁大头。

1913年初,全国开战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会选举运动。当时,国民党内以宋教仁为首的一批人积极投身于选举活动,并获取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最终,国民党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依照法定程序,身为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将组织内阁,出任国务总理。

当年的3月20日,宋教仁、黄兴和于右任等人准备从上海火车站北上,即将大展宏图,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此前,袁大头等人感觉自己将在国会选举中失利,于是开出了一张五十万元的支票,对宋教仁进行贿赂。不过,一心向往民主和革命的宋教仁,毅然拒绝。

就在宋教仁动身北上的这一天,意外发生了。当天晚上,有枪手在公共场合对宋教仁进行刺杀,连开数枪,击中了宋教仁。由于子弹涂有毒药,而且命中要害,医院虽抢救多时,也未能成功挽回他的性命。至3月22日凌晨,年仅32岁的革命志士离世,震惊国人!

刺杀事件爆发后,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随即展开调查,并很快掌握了线索。于3月23日抓捕了要犯应夔丞与枪手武士英。经审讯,发现宋教仁的被刺,与当时的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国务总理赵秉钧关系密切!

在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后,赵秉钧便辗转联系到了上海流氓头子应夔丞,对其进行收买,让其将宋教仁解决掉。接到这笔买卖后,应夔丞命手下武士英前去刺杀宋教仁。武士英担心宋教仁不死,还特意在子弹上涂了毒药,并在上海火车站公然行凶。

应夔丞、武士英被捕后,将事件经过进行了彻底交代,并被移交至上海地方检察厅。然而,枪手武士英很快暴死于狱中,而幕后主使之一内务部秘书洪述祖藏身青岛租界,拒不出面,国务总理赵秉钧则是称病,同样拒绝出庭受审。

在此期间,革命党和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不过,宋教仁案尽管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却始终未能完成审讯。据外界猜测,其实在赵秉钧背后,还有更大的主使,那就是北洋军阀的大头子袁大头。不过,却苦于没有证据。

不久,讨袁势力组织了二次革命,国内局势进一步紧张。宋教仁案也就此搁置,未能查得水落石出。宋教仁的遇刺,是当时民主势力的一大损失,也反映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和阴暗。好在臭名昭著的袁大头没有什么好下场,也算是其罪有应得吧。


史海烂柯人


宋教仁案为民国十大迷案之一。

先看下案件回放:



1913年3月20日晚,31岁的湖南籍男子宋教仁,在于右任、廖仲恺、黄兴和陈其美等人陪同下,在上海火车站侯车,伍土英突然从背后连开三枪,宋某随即被黄兴等人扶上汽车,送往附近的沪宁铁路医院。医生马上动手术,但两天后,宋某不治身亡,法医鉴定弹头有毒。

3月21日,有学生到法租界巡捕房,举报曾同住旅馆的武士英,说他曾借钱,并夸口杀人还钱。20日当晚,武士英回来就还钱了,21日便离开旅社,因此报案。

3月23日,古董商王阿发到英租界捕房报称:一周前,巡查长应桂馨在家里拿出宋教仁的相片,要他找人谋杀照片上的人,愿出酬金1000大洋。当宋教仁遇刺后,照片见于各报,竟与应给的是同一人,于是报案。

法租界巡捕房先将应桂馨抓获,武士英随后也被捉拿到案。巡捕在应家中搜出凶器手枪子弹,以及密电码三本,封固函电证据两包,皮箱一个。密码本上写有“国务院”、“应密”、“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等字样。

经核对,电文是发给北京的,收件人是国务院秘书洪述祖。

北京找洪述祖的时候,他已经请病假,并跑到了青岛德租界

3月21日,刺宋消息传到北平,内政部,司法部立刻决定要求法国方面将案件移交江苏警方

3月23日,孙文结束日本考察,认定袁世凯为主谋,并返回上海开会主张武装革命,黄兴与陈其美坚决反对,要求先走法律程序,此会不欢而散。

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在原北平财政学堂召开,选举国民党参议员杨琼为临时主席。

4月17日,法租界认定侦办结束,将涉案嫌疑人武士英与应桂馨同物证一起引渡给江苏警方,先关押到上海模范监狱,后转至海军局六一团营部。

4月24日凌晨4点,武士英突暴病而亡,原定25日的法院与检察厅预审只好取消,法医鉴定有伤,但排除毒杀可能。

4月25日,江苏都督程德全,连夜通电全国,火速公布了相关涉案电文。

4月26日,袁世凯政府经长期谈判,和五国银行举行了签订仪式。当日签署善后借款合同21款与附件6,共计2500万英镑,年息五厘,分47年付清 ,中方三个代表之一便是赵秉钧。

4月27日,由于行凶者死亡,司法程序受滞。但宋案涉及政冶,波及面大,不能简单按一般谋杀案审理,因此上海地方检察厅成立特别法庭。

关絅之时任主审法官,他传讯图务总理的赵秉钧到案,但赵以图务繁忙,推脱不至。

4月28日,洪述祖青岛通电全国,承认与应电文联络,但仅欲购买,应桂馨声称从日本警察手里弄到关于孙文与宋教仁在日本的犯罪证据,仅想达到破坏宋名声之目的,本人并未参与刺宋计划。

4月30日,袁世凯总统府下令免去赵秉钧图务总理与内务总长职务

5月1日,李烈钧,胡汉民等三都督通电反对袁世凯善后贷款。

6月7日,袁世凯政府宣布免李某等三人都督职务。

7月12日,李烈钧在孙文指示下,率先宣布江西独立,通电讨袁,江苏,安微,上海,湖南,福建,四川,广东一周内均宣布独立 而 浙江朱瑞,云南蔡锷宣布中立。

7月14日,程德全弃官,连夜逃往上海租界避祸,黄兴被推为继任讨袁总指挥。

7月23日,袁世凯政府以一寸铁路未修问责孙文,并正式撤销其全国铁路督办一职,剥夺黄兴陆军上将衔。

7月25日,应桂謦,逃狱成功往青岛德租界

7月28日,上海租界当局勒令解散讨袁指挥部,黄兴离开南京前往日本

9月1日,袁世凯收复南京,各地陆续全部宣布取消独立。

10月6日,国会召开选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

11月4日,袁世凯定国民党为叛乱罪,并驱逐相关议员,国会人数不足,被迫解散。

至此,涉案人一死一逃,宋案的司法程序只能中止,无法宣判。



上述时间排序,如果仔细分析,可以看出:

1、五国大借款是当时的一个重大事件

2、宋教仁作为国民党实际领导,议会多数党的议长,很可能支持袁世凯政府的借款行为。

3、国民党内有人不同意袁世凯借款,但找不到合法借口反对

首先,善后借款是件国家大事,清廷逊位,内战结束,而各省地方不交税,袁世凯没钱,民国初创,百废待兴,对外借款是无奈和必须之举;也是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长期谈判的结果。那么虽然口供和证据并没有直接指向袁世凯和赵秉钧,但因洪述祖与袁世凯家族往来紧密,洪的妹妹是袁世凯第六妾,本人也曾经是袁世凯儿子的老师,且当时正在袁政府任职,所以有人怀疑袁世凯或赵秉钧有指使或者暗中授意洪述祖的嫌疑;

但直到袁世凯去世,洪述祖也没有得到北洋政府任何人的重新启用,他一直躲在德租界,1916年自以为“宋案”已被世人遗忘,化名张皎安跑到上海公共租界经商,1917年4月被宋教仁15岁儿子宋振侣和秘书访知,旋被租界当局逮捕。1918年3月被引渡京师司法部门审理,1919年3月由大理院刑事第一庭判处死刑,洪被捕前后都没有指证袁世凯或赵秉钧,一直坚持与应桂馨通电仅欲购买不利于宋教仁等在日本生活的情报,动机则是“满怀报国之情”但因为应桂馨已经身死,赵秉钧和袁世凯也都去世,所以大理寺任然认定他就是主谋,4月初在北京被绞毙;

这是正史,说他和赵秉钧都是被袁世凯暗杀的都是谣言,赵秉钧是1914年死于天津直隶总督府官邸中,其后人于民国期间都多次登报辟谣,确定死因是中风。

再看赵秉均,他就更冤枉了,虽然是他指派洪述祖去上海收抚“共进会”及解散“欢迎国会团”两事,但与洪述与应夔丞的私下往来却毫无关系,整个宋案大棋局之中,他最多只是边缘人物,而后因洪的通电“燬宋酬勋位”及“债票特别准”,又意外卷入买日本情报构陷“孙黄宋”的阴谋论,难免见疑于袁世凯,加上收到上海法庭传票,真是奇耻大辱,于是干脆辞去总理和总长职务退出北洋中枢,他对这场阴谋前后可谓是全然不知。

通过洪述祖完全可以排除了这两个重要人物的嫌疑,那么会不会网上传闻的孙文和黄兴?
毕竟他们两都是革命党,干暗杀起家的,做这行专业。



孙文在辛亥革命爆发过程中,仅为精神领袖,论打战不如黄兴,整合同盟会和其他革命组织为国民党是宋教仁之功,他在党内提出的总统制也被宋教仁的内阁制否决,他支持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最终被宋教仁的《临时约法》所取代。。。。。

但这仅为政见差异,绝非杀人动机。看历史最愚蠢的就是把.应该会.意淫为 .真的是.


长亭晚茶叶


宋教仁(1882~1913),字钝初,号渔夫。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于黄兴,孙中山并称为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是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那么这样一位民国政治家,革命先行者为何会被暗杀?又是谁杀了他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宋教仁被杀的经过。

1913年3月20日晚,中华民国国会大选,国民党大获全胜。刚刚在大选中获胜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正准备乘火车由上海启程去北京,会见袁世凯,并准备参加4月8日开幕的新国会。当时宋教仁在车站,正在与送行的国民党大员于右任,廖忠海,黄兴和陈其美等人话别时,突然杀出一名刺客。对准宋教云的后背,连续射击。宋教仁不幸中弹,子弹从后背直接射入体内,射中其右肋,伤到腹部。宋教仁疼痛难隐。附下身去,对身边送行的于右任喘息的说:吾痛甚,殆将不起……;说完,宋教仁便倒在了血泊之中。于右任,黄兴等人立即将宋教仁扶上汽车送往附近的沪宁铁路医院。医务人员立即进行全力抢救。经过手术后,弹头虽然被取出来了,但宋教仁的情况极其危险。后来经过再次手术治疗,依然没有好转。


两天后,在22日凌晨4时48分,宋教仁终因伤势过重未能抢救过来,不幸身亡,年仅31岁。

宋教仁被暗杀后,国民党政府立即开始缉拿凶手。袁世凯下令江苏都督程德限期破案,并悬赏万元缉拿凶手。三天时间凶手很快落网,据警方公布,凶手是一个22岁的失业军人流氓兵痞,名叫武士英。

据凶手武士英交代,经警方调查取证后,涉嫌暗杀的还有中华国民共进会会长,青帮大佬应桂馨,内务府秘书洪述祖,内阁总理赵秉钧等人。刚开始的时候,凶手武士英,承认子弹是从他的枪膛中射出来,是受应桂馨的指使。后来突然在法庭上翻供,说是自己一人所为,与别人无关。不久监狱又传来武士英暴毙而死的消息。

后来涉案的三人之中,应桂馨在逃往天津的火车上,被人暗杀。赵秉钧也被迫辞职,不久在家中突然死亡,洪述祖被抓后被判处绞刑。至此,宋教仁被杀案更加显得扑朔迷离,幕后的元凶也成了一个谜。

对于宋教仁的死,有人怀疑是袁世凯为了和宋教仁争夺权利,收买其不成,便派人暗中下了毒手,暗算了宋教仁。

也曾有人怀疑陈其美有杀宋嫌疑,原因是陈其美是孙中山的铁杆粉丝。对宋及其不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宋教仁与孙中山处处相反,孙主张北伐,宋则主张南北议和。时常为了政事二人争的是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当时作为国民党的激进派,陈其美则利用孙中山出国之机,在孙中山不知道的情况下。找机会对宋下手。并安排了应桂馨等人实施杀宋计划。



以上推理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因当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所以宋案发生至今百余年以来。谁才是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至今依然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