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香椿自由”不谈,香椿应季售卖操作可谈!

香 椿 野味今成“贵族菜”

近日,【“香椿自由”取代“车厘子自由”】的话题悄悄爬上了微博热搜榜,“车厘子自由”还未实现的伙伴,又开始憧憬“香椿自由”了。有网友做了一个换算表:1斤香椿的价格=39只小龙虾=10只鲍鱼=2只大闸蟹……其实,现实中在很多地区确实都存在香椿高价的情况。

春季野菜刚开始上市,价格居高也是常态。不只是香椿,蒲公英、苦菜、野藜蒿等野菜价格也是不菲。香椿的生长周期比较久,产量不高,再加上很难实现像其他蔬菜那样的大面积种植,所以量少、采摘难、供应期短等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导致早春时期价格过高的现象。

按照往年的情况,随着季节的深入,3月中下旬至4月初,香椿将会达到上市高峰期,价格会随着供应量的增多出现相应分批次回落的现象。届时,吃香椿就不会让民众太过纠结了。

注意价格浮动

目前市场上云南香椿价格最高,山东香椿价格相对低一些。香椿上市初期价格较高,价格一日一样。在采购方面要谨慎,如每日价格浮动较大,可采购少量进行试卖,防止价格波动压缩利润空间。采购在挑选香椿时,要选择质地最嫩、最新鲜的香椿芽,因为香椿芽越嫩,亚硝酸盐越少。(高剂量的亚硝酸盐会产生很大毒性,误食了亚硝酸盐会导致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

小份量分装

香椿及部分野菜的单价较高,直接导致顾客购买形式、认知程度等有所限制。鉴于商品单价较高,所以大堆陈列不适合香椿目前的售卖定位及需求,建议分装售卖,或捆扎成小把。特别是这种价格及顾客印象突出的商品,需要给予符合商品角色及价值的包装及售卖形式。

同类集中售卖

香椿及各类春菜同属春季特色的蔬菜品项,但是可能因地区饮食及认知习惯会有一些差异,南方门店卖的多,北方门店操作较少。但是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美食纪录片的“味蕾攻击”,使得多类型的南北方饮食文化展现在了民众面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南北方的美食及食材产生了尝鲜的冲动,消费内容开始发生明显的转变,细小的品项也有了成长空间。所以香椿这种小众蔬菜也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在陈列上更适合主题陈列,可集中香椿、黄花菜、春笋、荠菜、蒲公英、芦笋、芝麻菜、冰花菜等。商品形态以包盒为主,集中陈列来突显量感和商品主题。同时配合醒目的主题以及各商品的重点介绍,如:“香椿芽越嫩,亚硝酸盐越少,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焯水”的类似提示,帮助顾客深入了解商品。

集中操作之后,除了蔬菜商品本身,还可以从食用角度关联陈列其他商品,如凉拌调味料、各类酱品、蛋品等。丰满整体销售内容,形成一个丰富的售卖场景,让顾客感受到食用和选购的便捷,一站式购齐。

生鲜操作专业指导视频请关注中鲜网微信公众号生鲜课堂

食谱推荐

宋苏轼赞其曰:“椿木实而叶香可啖。”不同于一般野菜的清简,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氨基酸。香椿炒鸡蛋、凉拌香椿、香椿豆腐、或焯熟后包裹上蛋糊炸制、拌制成饺子馅都可以,食用方法广泛,且味鲜、健康、养生。现在市面上的香椿芽多数还是大棚产,此类香椿的香味略寡淡,如果想突出香味,可以捣碎和豆腐做试吃,棚内生长欠缺的香味自然会散发出来。

相关销售人员可多了解一些关于商品功效和烹制方法,并介绍给顾客,辅助其更好的享用,条件允许,可在销售现场做凉拌野菜的试吃。这个类别的商品可能受众面不是特别广,所以需要加强推广操作,特别是氛围,最好要有专人售卖,它本身自带吸客属性,但是后续成交,可能会有价格、食用方式等困惑的影响,需要卖手的专业辅助和介绍,食谱是一个突破口、试吃是一个助推剂,全方位服务给顾客营造一个专业、健康、散发春天气息的商品氛围和售卖氛围。

本文以香椿为切入口,按此思路可将春菜、野菜都集中操作一番,售卖过程中注意此类商品易发生萎蔫变软、失绿、脆性下降并纤维化的情况,所以要注意销售过程中野菜的保鲜工作,控制陈列量,精小包装为主,希望在合适的季节能找到当下适宜的操作对象和操作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