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自主研发十八年,国产龙芯处理器到底如何了?

明天坏女人


正好最近专门用过几个国产CPU(吾是绝对顶级砖家)。说几个经得起检验的结论:

用的是老龙芯,不是刚刚发布的。刚刚发布的肯定更快。

MIPS指令真精简。编译出来的东西体积小多了,至少10%以上。

跟老飞腾差不多,比兆芯快。兆芯是几个中最慢的,不知道是不是太老的原因。

比新飞腾,鲲鹏慢一些。因为这两个内核新。


柳净意


    龙芯处理器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存在主频太低、同主频性能较弱、应用“生态”不完善等问题。龙芯处理器主要用于国防、政府、航天等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下文具体说一说。

    1、性能差异

    目前,龙芯性能比较好的处理器是龙芯3A3000,四核64位,制程为28nm,主频为1.5Ghz。根据龙芯爱好者的实际性能测试,龙兴3A3000的综合性能相当于intel的赛扬J1900处理器,单核性能相当于intel i5-7200U的30%~40%,与intel最新的处理器性能差距更大。

    龙芯3处理器的主频过低,主流的CPU主频都在3.0GHz以上,虽然主频不能代表性能,但是主频过低是万万不行的,龙芯3的最高主频只有1.5Ghz。龙芯主频较低与工艺制程有很大的关系,龙芯3A3000仍然采用了28nm的制程,而intel、amd、国内的飞腾、兆芯已经使用了14nm工艺。对比intel即将发布的i9-9900ks,将采用10nm制程,16线程,5.0GHz的主频,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今年,龙芯处理器将会发布龙芯3A4000,采用14nm的制程工艺,主频为2.0GHz,差距还是有点儿大。


    2、应用“生态”

    众所周知,龙芯采用了MIPS架构,并非主流的x86和ARM架构,而MIPS架构缺少软件生态,很多应用软件缺少针对MIPS架构的优化。在操作系统层面,系统优化不够,龙芯缺少优化的linux内核,龙芯处理器的性能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随着龙芯架构的优化、主频的提升,影响龙芯发展的瓶颈可能不是处理器的性能,而是软件生态的建设,也就是系统软件优化和应用软件的优化。

    3、龙芯处理器的应用

    龙芯处理器在军队、政府、航天、电信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天融信防火墙采用了龙芯3A系列的处理器,并且广泛用于智能电视、电视机顶盒、交通开灯控制等嵌入式产品和设备中。


    在人造卫星领域,卫星的芯片不需要民用芯片的高性能和低纳米的精密制程,但是非常注重稳定性和抗宇宙射温差、辐射等,2017年以后的很多卫星采用了龙芯处理器。

    总之,在民用级别,龙芯芯片还不能与intel、amd的高性能处理器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龙芯芯片主要用于安全要求较高,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Geek视界


说出来可能很多用户绝会觉得非常失望,因为研制了十几年的自主处理器,目前在性能方面与英特尔AMD等等一系列国际知名企业,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也就是说,这款龙芯甚至是比不上,曾经奔腾时代最优秀的处理器。



所以从性能上来说,他可能是失败的,而且从市场的用户角度来看的话,他仍然是失败的,因为他根本不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我们说用户对于芯片的要求是高性能同时低功耗还要满足于大型游戏甚至视频的一些使用,但龙芯都不满足。

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龙芯3号,能面对英特尔十几年前的产品都会比较吃力。但问题在于龙心是完全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可控的。



单单就这一个原因就足以让龙芯在其他层面大放异彩,比如说在航天领域的某些元器件层面以及我们在关键性领域的核心元器件都采用的是龙芯,虽然龙芯的性能不够强大,它可能玩不了大型的游戏,但其实满足所谓的一些日常操作,他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对于那些关键型的元器件或者是一些机器,关键性的领域来说,这样的性能已经完全足够了,我们说大家都对龙心有非常好的期待,但问题在于处理器真的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够有所巨大的突破。



不过在移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其实安全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课题,所以说龙芯的首要使命其实是保证所有元器件的安全,其次才是性能。加上龙芯本身的使用领域,对高性能其实没有特别大的要求,所以说龙芯目前还是广泛应用于所谓的科研以及探索领域。

但我们仍旧期待龙心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或者说更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在国际市场或者说是消费者领域里有所突破,这才是龙芯走向健康成长的最关键一环。


互联网的放大镜


自主研发十八年,国产龙芯处理器到底如何了?以龙芯所处的情形来看,可以说还是一个孤单前行的勇者,虽然与强者相比还显得相当弱小,但这颗生命却还是以自己的方式在闪耀着光芒。经过18年的奋斗,国产龙芯从无到有、一点点变强,也已经拥有了自己一片小天地。

龙芯是拥有真正完全独立自主的国产CPU,采用兼容的MIPS指令集,并且在此基础上已经开发了自己的一套指令集LoongISA,以及自主的微架构GS464E。目前已经具有龙芯1号、2号、3号系列的芯片,在专用行业里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比如金融、交通、党政军、能源、国家信息安全行业等。但与Intel、AMD相比,可以说还落后太多。

比如龙芯3A1000,集成了HT1.0*2、PCI控制器、LPC、SPI、UART、GPIO,72位DDR2/3控制器。集成4个GS464核、64KB一级数据Cache、64KB一级指令Cache、4MB共享二级Cache、最高主频1GHz、功能15W、晶体管数目4.25亿等。这样的数据,可以说是Intel早十几年前的参数,差不多相当于Intel J1900这样的入门级CPU,现在早已经停产了。



除了龙芯芯片本身与Intel、AMD相比落后之外,其最艰难的莫过于生态环境的建设。由于龙芯芯片采用的MIPS指令集,而不兼容X86架构,目前围绕Intel及AMD等建立的X86架构芯片的生态圈,龙芯是完全使用不上的,不得不自己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生态圈,自己一步一步打造自己的主板、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软件、引导软硬件厂商来适配自己等等,所以到目前在普通电脑方面,很难见到龙芯芯片的电脑,再加上量少,市场也有但价格相当贵。

这样的路子走起来相当艰难,进入不了普通大众的视野很难做大做强,生态圈子建立很难完善。吸引不了众多的软硬件厂商围绕自己建设生态,能兼容的软件、硬件又很少,没有人愿意使用。龙芯以一己之力独自支撑着发展,每一步都走得很是艰辛,不过至少已经在专有行业取得了发展,希望还在前行不止,龙芯有一天终会长大的。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方高扬】。


东风高扬


所性最近在头条看到龙芯三号的笔记本,装的是中科麒麟系统,系统速度不错,但是打开一个优酷的高清视频,打开三次,浏览器崩溃了,所以现在软件支撑不是很好,国产的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笔葬流年


我们芯片的根源问题根本就不是研发, 而是 原料,设备 与 生产. 国内脱离了这三样的任何桌面级处理器的研发都是骗钱的.


莫白-


只能说搞研发的这帮人早9点,晚6点的进度估计在给10年也没法做到一流水平,不如放给像华为这种民营企业开发,估计不到3年就有质的飞跃


用户9675240576050


CPU和基础软件的研发,同航空工业的J20等飞机及发动机的研发很类似,即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要下苦功夫,要打持久战。航空工业没有风洞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材料工业一点一滴的进步,没有数十年持续的投入和积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集成电路和基础软件产业也是类似。


xmmount


已经让美帝吓尿了!


用户5755261554


龙芯可能就名字比较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