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精神“贺富”,桂城再立潮头

伦翠琼获“五星文明标兵家庭”

黎妍给发叔送上荣誉证书。

工作人员给“五星文明标兵家庭”挂牌。

敲锣打鼓“贺文明”,村民个个喜笑颜开。伴随着“咚咚锵”的锣鼓声,醒狮神采飞扬,来到村民家里送牌匾。原来,在2019年12月31日下午,桂城22个农村社区同时举行“五星文明家庭”授牌仪式,南海区、桂城街道两级领导带领机关驻点团队和社区干部上门“贺文明”,为部分获得“五星文明标兵家庭”和“五星级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的家庭代表颁发了荣誉牌匾、荣誉证书、光荣册和奖励手册。据悉,共10372户星级文明家庭获得命名表彰。那么,这些家庭为何能获选成为文明家庭呢,背后又有何故事呢?

图/陈枫

敲锣打鼓“贺文明” 桂城村民喜上眉梢

伴随着锣鼓声还有精彩醒狮表演,热热闹闹的一行人,吸引了村民们围观。在石肯社区,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和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来到居民家中“贺文明”,为其中一户“五星文明标兵家庭”和一户“五星级文明家庭”挂上荣誉牌匾。

黎妍、麦绍强等一行人来到伦翠琼家里挂牌,她家被命名桂城“五星文明标兵家庭”。原来,伦翠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支部组织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比如利用周末时间,清理村里卫生的死角、河涌,帮助整理共享单车,防止乱摆乱放,让村容更整洁。“能够评上,自己也特别开心,要和两个孩子分享喜悦,他们都在外地读书和工作,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她说。

在挂牌结束后,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启动挂牌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兑现“五星级文明家庭”的扶持政策的奖励。他特别提到,“五星级文明家庭”命名,两年评一次,每年都会有复选。如果评比不达标,要取消资格。

“希望通过‘五星文明家庭标兵’、‘五星级文明家庭’,可以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动整个乡风文明。” 麦绍强表示,通过“五星级文明家庭”带动社会公益、带动遵纪守法、带动各个村风去遵守村规民约。此外,他表示,文明素质、公共道德的素养的培养,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努力和持续努力。

“文明家庭”可获多项奖励 享最高1000万元创业贷款

桂城街道“五星级文明家庭”命名活动,面向桂城22个农村社区户籍家庭开展的星级文明家庭命名活动。活动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三大板块,“家居整洁”“爱护环境”“家风淳厚”“正风守法”“治理有效”五个维度,引领广大村民创建新时代文明家庭,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不同于以往的文明家庭命名,当选的星级文明家庭除了收获荣誉称号的精神奖励以外,还将享受到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奖励。根据评选细则,获评三星级及以上的文明家庭至少可享受7大类、36项福利,涵盖就业创业、培训教育、文化活动、生活服务、旅游优惠、银行金融和网络宽带等优惠服务。

其中,获评“五星文明标兵家庭”的福利多达10大类64项。比如最高1000万元创业贷款、最高60万元无抵押消费贷款、家庭成员每人享受价值550元免费体检、获赠200元“书香文明”购书卡等。除街道奖励制度以外,社区还根据实际情况对星级文明家庭实施奖励。比如夏东社区制定了获得命名的家庭垃圾费减免、社区工作人员招聘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等奖励措施。

据悉,命名活动于2019年7月正式启动,历时半年,分为宣传启动、达标创建、组织评议、命名推广四个阶段,采取五星标准、三级评议、一票否决制度,并实行动态长效管理。命名活动开展以来,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各农村社区广大家庭掀起了积极创建星级文明家庭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敬老爱亲、教子有方、绿色节俭、廉洁齐家、和睦邻里、勤劳致富、热心乡梓、建言献策的优秀文明家庭。经过社区初评推荐、街道复评审核、社会公示监督,何汉镐等109户家庭被命名为“五星文明标兵家庭”,陈浩添等938户家庭被命名为“五星级文明家庭”,周乃杨等3746户家庭被命名为“四星级文明家庭”,霍嘉成等5579户家庭被命名为“三星级文明家庭”,桂城共10372户星级文明家庭获得命名表彰。

创新: “文明家庭”命名 助推桂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桂城街道2019年重点工作之一,而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对促进社会治理的“德治”有决定性作用。麦绍强认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灵魂,抓住乡风文明建设,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关键。

如何实现乡风文明?南海早有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南海正是以农村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为抓手,扭转“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局面。时隔三十年再次启动“文明家庭”命名,既是传承也是创新。

“通过‘五星级文明家庭’命名活动,再造往昔全民看齐文明家庭、争当文明家庭的良好风尚,这是传承;向文明家庭提供实实在在的福利,让文明家庭享有获得感,成为当今社会新时尚,这是创新。”麦绍强表示,“五星级文明家庭”命名作为一项柔性措施,动员广大群众自觉美化周边环境,主动参与乡村振兴起到促进作用。

事实上,“五星级文明家庭”命名活动只是桂城打好“以文化人”牌、加速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桂城还通过生态宜居、城市更新、组织建设三个维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四项工作齐头并进,桂城的乡村面貌正逐步发生变化。”麦绍强表示,比如困扰叠滘水乡的河涌淤泥问题,目前桂城正全力开展清淤工作,2020年端午节有望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涌水环境。麦绍强还表示,接下来,桂城还将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助力桂城高质量发展。

观察:物质富裕了,精神也要跟得上

敲锣打鼓,祝贺到户,何其熟悉的场面,40年后又在南海上演。

回顾南海改革开放发展路,曾发生一件对全国影响深远的大事。1980年,时任南海县委书记的梁广大带领班子成员“敲锣打鼓”来到小塘公社农民徐才家中,祝贺他们家成为光荣的“万元户”。此举,在全国首创,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南海人民发家致富的雄心,人们不再纠结“怕富”的固有思维,全民奋力奔小康,南海也因此成为20世纪80年代名震一时的“广东四小虎”。

40年后的今天,南海农村早已实现小康,南海的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生活无忧。在高度城市化的南海中心城区桂城,农村社区居民大多已充分融入城市生活,不少村组的集体经济更是十分雄厚。

2019年的最后一天,南海区与桂城街道的领导班子带着醒狮,敲锣打鼓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次,是祝贺大家成为光荣的“五星文明家庭”,一个小小牌匾挂到获得殊荣的家庭门口,背后却是一份厚重的荣光。

我们知道,人的富足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和精神。物质富裕了,精神也要跟得上。有钱不一定是真的富有,只有精神也同步富足,才能塑造出一个完美的个体。

个人创造城市,城市塑造个人,先富起来的桂城选择在此时此刻对精神富足的居民进行表彰,本身也是一个时代创举,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没有什么东西的含金量比得过这个光荣的“五星文明牌匾”。

40年沧海变化,40年砥砺前行,物质与精神共富,南海、桂城再立潮头。

声音:

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

“五星级文明家庭”命名活动,在整个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中, 一定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时,我们进行‘贺富’,那么,现在进入到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种“贺文明”的方式方法,也是值得由文明创建部门大力去推广的。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

南海在历史上,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敲锣打鼓“贺富”的创举,到20世纪90年代时,省里曾提出,农村学南海,城市学南华西。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当时就敲锣打鼓“贺文明”。后来,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乡风文明。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建设的程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桂城发展的实际以及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我们就启动了“五星级文明家庭”的命名,目前主要集中在农村22个社区,共评选出1万多户。希望通过“五星文明标兵家庭”、“五星级文明家庭”可以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动整个乡风文明。

五星文明标兵家庭

人物故事——

吴兆广: 年轻时潜心研发创新 发展后热心回馈家乡

桂城街道南约社区的吴兆广家庭,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五星文明标兵家庭”的典范。年轻时,他白手起家,勇于创新,在不断的科研创新下,获得50多项专利。而企业发展后,他们不忘初心回馈家乡,推动社区乡风文明事业的开展。

不少桂城老一辈的记忆里,以前所用的纸巾是一种玫红色方形的糙纸巾,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同一款,远没有如今各种抽纸、卷纸、袋装纸等款式多样。20多年前,桂城南约小伙吴兆广,白手起家在桂城开厂,一头扎进了机械制造行业,主营纸巾后加工制造机械。如今,不少纸巾生产厂商,都是使用吴兆广所研发制造的机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所以企业发展了,我们也不忘回报社会。” 吴兆广家庭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五星文明标兵家庭”的典范。除了居室整洁、家风淳厚、奉公守法,多年来,吴兆广一家一直心系家乡发展。每当社区工作需要开展活动,他们总会全力支持。据悉,多年来,吴兆广向南约社区男子篮球赛和长者重阳节敬老聚餐活动多次捐款,而这些热心之举,在夫妻俩眼里是“平凡至极”的小事,甚至连一双儿女都不清楚捐款的事。

尽管生意忙碌,但夫妻俩还是会经常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他们常常教育儿女:做人要脚踏实地,人品、德育比读书成绩更重要,没有了人品读书再好也没用。同时,他们以身作则地灌输儿女们做人要正风守法,热心助人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

“被命名‘五星文明标兵家庭’,我们也感到很荣幸。但其实,在我们眼里,我们所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很多家庭都能做到。”吴兆广的太太郭肖凡表示,希望他们平凡的故事,可以感染更多其他的桂城家庭,让社会更和谐。

梁炳权:对患病妻子不离弃 荣获夏东“最美家庭”称号

梁炳权来自夏东社区五房沙村。他是村民心中声望极高的“老书记”、是夏东好丈夫、夏东幸福院院长、夏东龙舟协会荣誉会长、夏东村史编撰者……梁炳权的每一个荣誉都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见证,也因他一直以来的实际作为,获桂城街道“五星文明标兵家庭”荣誉称号。

梁炳权今年75岁,家中有一位长期患病的妻子。这些年来,梁炳权对妻子悉心照料,关怀备至,并鼓励妻子战胜病魔,积极面对生活,是夫妻和睦、敬老爱亲的“和睦之星”典范。

20年前,梁炳权妻子肾脏出现问题,服用中药一年调理仍然不见好转,到医院确诊患上了肾衰竭,需要长期洗肾乃至换肾。当时还在单位工作的梁炳权一周两次陪伴妻子到医院洗肾,持续了半年以上。后来,梁炳权妻子选择了换肾,换肾后的治疗药物有的非常昂贵,给梁炳权一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联系药商、认识病友……梁炳权想尽一切办法买到更便宜的药给妻子长期服用。

这些年来,梁炳权妻子的病情时有反复,常常要住院。年老的梁炳权也是常伴妻子左右,照顾她的日常起居,没有半句怨言,他用无言的爱撑起了整个家,也成为村民眼中的夏东好丈夫,荣获夏东“最美家庭”称号。

何汉镐家庭:儿媳挑起十番传承重担 孙子从军濒获嘉奖

在叠南社区,有户家庭被村民们称为“文化传承一家人”。他们一家既有市级非遗茶基十番传承人的何汉镐,也有担任叠南古村导赏员、致力于传承茶基十番的儿媳庞活玲,更有在部队里的优秀义务兵孙子何绍燊。

何汉镐是叠南社区茶基十番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虽然今年已86岁高龄,但面对十番的传承,他深感责任重大,不仅仅对儿媳妇言传身教,在培养接班人和每次演出活动中亦不遗余力。“前些年就只有我们几个老人会演奏,现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可以学,局面挺好的。”何汉镐说,虽然现在年纪大了无法事事亲力亲为,但他仍然在“幕后”时刻关注着,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庞活玲2017年开始,从零开始跟随家公何汉镐专心投入十番的练习。在家公的传帮带下,庞活玲已经熟练掌握了十番的飞钹演奏。她还经常参加十番的传承推广交流活动,如参与佛山秋色巡游、央视非遗拍摄,到高校进行推广表演等。如今,她充当茶基十番的“经纪人”,日常组织训练,演出时“承包”台前幕后的工作。

作为母亲,庞活玲也十分注重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的“和睦之星”。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家乡文化推广传承的责任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儿子何绍燊。

何绍燊在庞活玲的带动下,2015年本科毕业后投身军旅,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还在执行十九大安保任务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安保工作中分别获得嘉奖。

“如今,儿子经过不断努力学习和考核后通过考评,被列入提干名单留用于部队中,正式成为一名中士。他从军目标明确,希望明年有一个崭新的面貌继续为部队服务,在新岗位有出息表现。”说话间,庞活玲对自己培养出这样一位“法纪之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郭伙佳: 为民服务的心永远不退休 带头落实乡村振兴

“此次获得命名,心中无比欢喜,这是对我的肯定亦是鞭策。”得知自己获得“五星文明标兵家庭”称号,郭伙佳笑逐颜开。

60岁前,他是一位朴实的农民,过着简单轻松的日子,60岁后,他反而“忙碌”起来,担任了5年的南海区人大代表,如今还担着经济社社长的重任。年近七旬,他退而不休,坚持为村民发声,发挥余热,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他就是中区社区新填地村经济社社长郭伙佳。

自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以来,郭伙佳积极响应街道办事处号召实施“三清 三拆 三整治”工作。去年7月,他主动联系新填地支部书记,带领支部30多名党员参与清理经济社的卫生死角。一连8日从早上8时清理到下午6时,顶着盛夏的烈日,顾不上“吃不消”的年迈身体,始终与大家并肩作战,不少群众也受其感染,自觉对自己房前屋后的杂物进行清理,最终村民干部齐心协力一共清理出200多吨垃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他是村里的“卫生纠察员”,看到卫生死角总忍不住出手整治;他也是村中的“和事佬”,上任以来化解邻里纠纷20多宗;他更是村民心中的“善治之星”,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让新填地“大变样”。“这次获得命名更坚定了我的信念,今后会坚持和睦家庭,团结邻里,以友爱小家带动和谐大家,与村民一起扮靓我们的村居。”郭伙佳说,即使一年半后他将卸任经济社社长,但为民服务的心永远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