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这可能是你见过最高调的沃尔沃

终于,Tesla 毛豆 3的竞争对手来了,而且下战书的一方是VOLVO,尽管落款用了它另外一个名称。

试试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机会从头开始建立一家汽车公司,这家公司会是什么模样呢?在一个总会有人指导你汽车该当这样造、那样卖的行业中解缆出航,你有勇气特立独行,还是规规矩矩随波逐流呢?三年多前在我此刻身处的房间,一个四周可见白色光滑水泥柱和玻璃的特大回音室中,沃尔沃就这个难题作出了抉择。

“人生有时就是有趣,许多事彷佛冥冥中注定同时发生,电气化也不例外。”这番话出自Polestar新任CEO Thomas Ingenlath。要知道,他还是沃尔沃设计事务高级副总裁,可谓大忙人一个。“创立一个汽车新品牌,我的意思是,哦,天呐,这个念头实在太疯狂了。你不难做到小批量生产,逐步扩大规模。可是你看看Tesla,一下要生产数以十万部车,可想而知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有多难。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已经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以及配套的工业平台,所以我们推出自己的纯电动品牌。”

要交代一下来龙去脉吗?Polestar的根基立于房车赛,参赛历史可上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末。但从2009年开始涉足改装业务,开始推出轻度改装的沃尔沃街车,2015年被沃尔沃全面收购后更以电动高性能的独立品牌姿态重出江湖,TG此行所见就是他们的成果。

问题是,为什么要用另一家公司的名义贩卖电动车呢?君不见宝马i系照样以宝马名义发售,奥迪e-tron身上仍然有四环为记乎。“我经常被问及沃尔沃为何觉得有需要为电气化另立一个新品牌。大家搞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沃尔沃今后还是会在沃尔沃本身的框架内推行电气化〔由今年稍后时间推出的纯电动XC40打响第一炮〕,Polestar则另有一番主张。其意义在于摆脱传统OEM的头痛问题,发挥初创公司的自由度和创新热诚。”

Polestar第一件工作是行使这份自由,向顾客打听他们在买车和养车方面有何好恶,然后存其所好,去其所恶。于是强硬推销的经销商被筛走,取而代之是一个在线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你可以预约试车、选择规格、付款和安排时间交收你订购的Polestar,过程中完全无须与他人对话。车系型号繁多配搭零乱的情况同样摒弃,取而代之是把得体装备列入标准规格,另外提供小量附加配件供选购。为了尽量减省麻烦,他们还有一个类似租购计划(XC40率先实行),车价和维修保养费全部会用固定月费的形式支付。

虽然Polestar日后推出的新车将一律奉行纯电动路线,并通过上述新渠道发售,但Ingenlath很清楚需要一些东西作为桥梁跨越传统和未知新事物之间的鸿沟,需要一件既有经典造型,混动系统本身又重电轻油的产品进行新旧衔接。

挺身而出的就是Polestar 1,一款冲着宝马8系和Aston Martin DB11而来的超级GT。有别于电池只能撑上50公里的大部分插电式混动车,Polestar 1不必惊动机械加涡轮增压四汽缸引擎就可以续航160公里。发动引擎的话,几乎有600匹马力供你使唤,当中一半来自驱动前轮的内燃机,另一半则由两个后轴电动马达和一个曲轴马达负责。0-100km/h冲刺少于4.0秒,身轻如燕是肯定的了,它的车架经过碳纤维强化,车身也是碳纤维制品。如果用沃尔沃S90的同一物料制作这些部分,重量大约会增加200kg(两者共享车身和平台结构),尽管Polestar 1的轮轴距确实削短了320mm,另外后悬长又缩短了200mm。

喜欢吗?不便宜就对了,155,000欧元(约120万人民币,年产500部,限量1,500部左右)。不过作为新品牌扬名立万的吸睛大法,限量倒是相当高明的一着,尽管Polestar 1说白了其实不外乎虚晃一招。按照公司的规划总纲,Polestar 2才是重头戏。这一点姑且容后再谈,事关Ingenlath眼中闪起Polestar 2的星光前,这家公司几乎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我们为Polestar整理出一个试验阵容,后来却不得不推倒重来。因为这个阵容以Polestar1作为基点,然后向上发展打算推出20万和25万欧元的GT”,Ingenlath解释,“之后却出现了Tesla Model 3。即便电气化这个题材非常合时宜,但没想到已经被炒得如此炽热了。”

“所以,与其成为Aston Martin的电气版,选择成为Tesla的对手更为实际。于是决定把Polestar 1当作塔尖产品,把基础角色交给Polestar 2,然后在适当时机用其他型号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地带。”我们现已知道Polestar 3是全电动SUV,之后车型阵容如何变化虽说只有天晓得,但大家至少不用为他们推出匹敌法拉利的型号而操心了。正如Ingenlath所说:“赛道型街车并非我们的目标。”

大家不难察觉他们并不讳言Polestar 2是Tesla克星(前面已经提及Model 3),再说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瞄准Tesla呢?Tesla首批真真正正称得上主流的电动车型号,年产量现已逼近50万部,因为它们的续航力超过480公里,速度又快,深得科技爱好者欢心,而且相对上负担得起,Polestar当然不会看漏这些要点。

Polestar 2是纯电动四驱五门掀背,78kWh电池续航力达500公里,最大马力402匹,0-100km/h少于五秒。相比之下另一边的long-range AWD Model 3(不是抗衡M3的高性能版)的74kWh电池按WLTP标准能够续航544公里,最大马力341匹,0-96km/h需时4.5秒。这差别几乎就是个位数上的区别。

然后就是售价。Polestar 2纪念版,59,900欧元(只限投产首年供应,预定2020年初有售),long-range AWD Model 3的售价则由58,800欧元起。不过Tesla最近宣布传说中的35,000美元入门Model 3已于美国接受预订(欧洲要再等六个月),Polestar 2紧随其后,将于2021年提供40,000欧元的廉价版。

相对于出道十年难免变得有点波澜不惊的Model 3,Polestar 2从车身折线至到类似宜家家居的极简设计风格都较为抢眼。沃尔沃粉丝不难看出这身造型其实是2016年Volvo 40.2概念车的翻版(正如Polestar 1起用2013年Volvo Concept Coupe的概念一样),外在区别主要是Polestar车侧使用了尺寸比较细小的低风阻无框后视镜(Polestar专利设计),以及尾灯下边灯条变成横跨整个车尾。车头栅格不可否认与标致508的设计很像。而且大家都会注意到Polestar 2的体型相当高大,乍看之下或许会让人有点抗拒,事实上高大有高大的道理。当你一方面要维持充裕车底离地间隙,并保持足够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又要在车底埋藏一大块电池,这种体型就自然而然了。所以Polestar 2可以说是天生伟岸,并不是为了赶SUV潮流,而是逻辑上的必然结果。

Polestar肯定不能忘了自家的看家本领,根源于赛车,于是特意准备了一套高性能补品,内容包括可以手动调校的Öhlins吸震筒、Brembo前轮刹车和20吋锻造轮圈。此外还有金色轮胎阀帽和金色安全带,以便朋友看出你订购的是加料版本。

Polestar2的内饰明显偏离了现役沃尔沃的套路,那个11吋直立画框型屏幕尤其突出。与之有关的一大新闻是Polestar将会成为第一款运行Google集成的Android操作系统的汽车,换言之,车主不但可以使用Google Maps和Google语音控制功能,车辆本身还可以像Tesla那样经常接通网络更新软件。这个触控屏的画面设计非常简单(等分成四格),就算阁下在白雪皑皑的瑞典小路上一边躲避乱过马路的麋鹿,一边也可以轻易点选你想用功能。

其他巧妙心思俯拾皆是,譬如中控台有背光浮边照明效果,全景天窗有Polestar的星形商标投影,而且车内装饰材料标配完全不会用到动物制成品,但消费者仍然可以另行选配真皮装饰。其他有趣特色功能包括手机当车钥匙,如此一来便可以把车匙分给信得过的人,你也不必再为了寻找车匙花上几十分钟把家里翻个底朝天,总之手机在身就可以随时开车上路。

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大家不用急于吞下这些甜头,因为我们尚未正式测试过Polestar 1和2,何况它们不得不面对所有电动车都要面对的基建掣肘。Ingenlath为Polestar 2定下的销售目标是“一年数以十万”。考虑到Model 3的生产规模,这个目标其实相当克制,何况在电气一统天下的Tesla野心之下,表面上居于下风反而是明智之举,毕竟谦虚是瑞典人的一贯作风嘛。

任何建议与合作请联系:

zhangtan@topgea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