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國連環畫奠基人 泰山北斗 連壇第一人 被譽為“當代畫聖”


劉繼卣(1918年10月3日——1983年11月5日)天津市人,傑出的中國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泰山北斗、連壇第一人。被譽為“當代畫聖”,“東方的倫勃朗和米蓋朗基羅”。


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卓有成就的動物畫、人物畫一代宗師。是近現代中國畫家中少有的工筆白描、重彩、小寫意、大寫意俱能的畫家,題材也非常全面,除人物、動物能窮極妙理外,也兼擅花鳥、山水。尤其以他的工筆人物畫和寫意走獸畫的成就最為突出。

他秉承家學,一生勤懇,以勤奮務實的敬業精神,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不斷創新的創作理念,投入到其所鍾愛的繪畫藝術之中。他數以萬計的作品均以獨到的筆墨、精湛的技藝,哲學化的構圖立意,統措繪畫:道理、佛典、人物、動物、山水、樓閣、草蟲、花鳥為一籌。他的藝術風格充滿嶄新的時代精神。他生前自稱是一位人民美術工作者,他的高尚品德和藝術結晶深深值得學習研究,立為楷模。

對於劉繼卣先生執著於普及形式的連環畫創作,也有人以為是牛刀殺雞,是才情的浪費,這樣的說法也可以理解,以劉先生的國畫功底而論,他的發展道路是寬廣的,但劉先生對連環畫情有獨鍾,堅持不懈幾十年,以畫風精細。筆致流暢。色彩豐富、構圖別緻廣受讚譽。

長期以來,連環畫界有“南顧北劉”之說,這讚譽代表了“連壇”的一個時代高度和一段閃光的歷史。他的畫,影響了一大批後來者,至今為人稱道和懷念。劉繼卣先生是名至實歸的:他畫的《雞毛信》曾獲1955年中國保衛兒童委員會兒童作品一等獎,《武松打虎》1956年獲得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美術獎;1957年組畫《鬧天宮》入選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窮棒子扭乾坤》曾於1963年獲第一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一等獎。

獲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劉繼卣先生以自己以及更多連環畫藝術的同志的成就,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就把新的連環畫藝術推上了藝術的殿堂。王朝聞先生在《的一個形象》一文中就評讚了王秀鸞“這造型十分真實,十分生動,十分深刻”,它的成功,使一些輕視連環畫普及性工作的人在《王秀鸞》這種優秀的造型之前,至少應該部分地打消連環畫是低級藝術的成見。劉繼卣先生的繪畫藝術,在現代連環畫史上,顯然具有典型意義。

劉繼卣先生的為人低調倒是真的。他為人寬厚,與人無爭,待人以誠,不善心計,只以創作為生命的全部。據他的學生回憶,劉先生不以藝術為己物,在課堂上下記永遠是一個和藹無私,嚴格認真的好老師。

他雖然是舊時代畫壇上的過來者,但他沒有沾染任何舊畫師“保守”、“絕技”、“竅門兒”“秘不示人”的習氣。問及劉先生享有盛譽的動物畫製作中的用墨如何“黑極而絨”,虎的皮毛如何“薄中見厚,有珠光寶色”,等等,他總是和盤托出,與學生和同志共享。

他也很少為文,很少大談他的創作經驗,他似乎僅以身教為本分,因而,要想找到他寫的這類文章,很難,也沒有人在劉先生生前好好總結他的創作經驗,這時常讓我們慨嘆不已,前些時候,筆者為寫此文,在舊藏中意外發現四十多年前的一幅剪報,正是劉先生署名的創作談,不禁大喜,從文章看,應該不是劉先生專門為刊物所寫,很可能是別人記錄的劉先生自述。

劉繼卣是近代中國畫壇上一位繼往開來的藝術大師。他的卓越成就不僅表現在他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邃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表現在令人敬佩的創新精神上。他不僅繼承了劉奎齡的繪畫風格,還把這種風格做了全面的創新與發展。劉繼卣的繪畫功力相當深厚,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有這樣功力的畫家並不多。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