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险企“开门红” 寿险增速高

与2018年“开门红”经营惨淡形势不同,2019年险企迎来了“开门红”的丰收年。记者注意到,2019年保障型产品加入了“大战”,除了年金产品依然是主力军之外,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等辅助产品也热销起来。3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保险行业前两个月特别是寿险行业的业绩增长速度较快。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94%。其中,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426亿元,同比增长21.5%(此前1月增速也高达24.8%)。

健康险表现亮眼

从寿险的具体险种来看,健康险的业绩表现最亮眼。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寿险原保费收入8261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健康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4.3%。

江苏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险行业的“开门红”是指每年初,各保险公司推出“开门红”产品的阶段。这个时间段是全年保险产品最火爆的销售季,各保险公司需要利用“开门红”阶段积累流动资金,同时抢占市场,奠定全年业绩增长的基础。

对于今年险企前两个月的保费增速大幅好转,上海一家券商保险行业研究员指出,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险企 4.025%预定利率年金险销售情况较好,年金险新单同比降幅大幅收敛。此外,保障型产品需求旺盛。

险企财报超预期

“保险行业整体在走向上升之路,”上述研究员指出,“从财报上看,保险公司2018年财报整体超预期,并逐渐修复。”记者注意到,在已经全部出炉的A股上市险企2018年年报中,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实现了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两位数的增长。中国人寿2018年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总资产3.25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3%,首次迈上3万亿元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各家险企均强调,保险回归保障。中国人寿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保险回归保障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寿险公司加速回归寿险经营根本,更加重视价值增长。上述研究员指出,“这一点从财报里也可以发现,比如,中国平安2018年年报显示,寿险、健康险、财险业务加起来占比超过70%,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占比超过60%。”

此外,由于寿险行业要靠投资盈利来弥补承保亏损,寿险市场的表现与资本市场高度关联。2018 年年报显示,资本市场波动对险企产生较大的冲击,2019年一季度市场回暖将会带动险企投资收益率上升,整体利好寿险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