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胸有萬水千山,自然雲生水起


​孔仲起是著名的山水畫家,以畫“錢江潮”最為聞名。不知是否是巧合,他的家就住在錢塘江邊上。“也許和錢江潮水比較有緣分吧,住在江邊,感覺很好。”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曾在孔仲起的《京華春湧“錢江潮”》畫展中如此評價:孔先生灑灑脫脫站在畫意所在之處,心存敬氣,起而承受自然的浩然之氣,自然的大氣象又不斷陶養胸中正氣,這種意氣之化,正是中國山水畫世界讓“人心安好,心思坦蕩”,他的“錢江潮”便成為浙江時代精神的可見境界。



孔仲起:(1934—2015)名慶福.字仲起.原籍浙江慈溪。孔子七十三世孫。1934年出生於上海。1955年入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承潘天壽、陸儼少、顧坤伯,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河山畫會會員、浙江省當代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孔仲起作畫以大氣雄渾見長,尤其在中國畫的雲水表現領域有開拓性貢獻,是浙江山水畫壇與山水畫教育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



孔仲起愛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他都會和夫人鈕素芬到江邊看大潮。為了能每天觀察潮水變化,他甚至把家搬到錢塘江畔,並在畫室開了小窗,題曰“錢江一截”,其成名作《浙江潮》就是這麼畫出來的。



“我們每年都陪父親看潮。他最後一次去江邊看潮,是在去逝前一年中秋前後。”孔仲起女兒說。即使病重,老人仍念念不忘錢江潮。“最後病很嚴重的時候,哪怕做夢,手也在畫畫,無意識地在揮筆。”。



孔仲起是孔子第七十三代世孫。“父親雖然為人隨意,但創作時卻非常嚴謹,容不得有敗筆,哪怕一點點不滿意,都要反覆修改。”孔貽奮回憶說,父親嚴謹治學的精神,深深影響了家人。



“每讀孔仲起的山水畫,總感到有一種特殊的親和力。”中國美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回憶說。孔仲起深厚的傳統功底,由新近的歷史和當代生活的深刻體驗鑄造而成的意境,把觀者很自然地帶進了他的藝術世界,“概括地說,孔仲起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山水寫生’的問題。



具體地說,他的寫生法發明了新的雲水表現範式,為中國山水畫提供了新的形式語言。”山水畫反映的是中國傳統的“內儒外道”雲水性格,而孔仲起的創作過程正是胸中情感得以自由陶寫的過程。



在孔仲起80歲華誕那年,他在家人學生的陪同下,前往黃山寫生。孔仲起說:“這是我第8次登黃山寫生了,每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我90歲時我還要第9次登黃山。”



由於年事已高,孔仲起是坐著轎子被抬上去的。上山當天,他穿著一件大紅色的外套,銀白色的頭髮配著一頂圓弧帽,氣場非凡。“一路上,我有種做明星的感覺,我的回頭率特別的高。”孔仲起說,“天公作美,當我登上山頂後,黃山美景一覽無餘,面對著重巒疊嶂的山峰,我一下子興奮了,靜靜地坐在山頂作畫,特別能找到感覺。”



孔仲起在山頂作畫的情景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天在山頂遊覽的客人已經無暇欣賞美景了,早已被他現場作畫的場景深深吸引。一些遊客在打聽到作畫人名字叫孔仲起後,輸入手機百度搜索後,得知是當代畫壇一位大畫家,紛紛要求合影留念,甚至還有要簽名的。孔仲起說,此次黃山寫生,也是對自己80歲人生經歷和60載藝術生涯的一次獻禮。



“自然界的山水,博大磅礴,氣象萬千,變化無窮。善畫山水者,胸襟、眼界亦須博大磅礴,能容納自然界之山山水水。而胸襟、眼界的大小高下,取決於畫家的性格、學養與氣度。孔仲起以善畫雲和水著稱,蓋因其胸有儒佛大道、胸有五嶽、胸有萬水千山故也,尺幅千里,自然雲生水起。”斯舜威說。



孔仲起的山水畫兼有廣闊與精緻的兩種品格。在寫景造境中有細緻入微的描寫,又有宏觀的把握。看來,他是一位既有激情又有理性思考的藝術家,且兼有南北兩種畫風的特點。



豁達、開闊的心胸,廣博的視野,使他能博採眾長培育自己的藝術;堅定的信念,深厚的修養,又能使他在藝術上固守自己的主張,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



他的山水畫風格博大、雄渾而又平和、雋永,自成一格。但他不故作深奧,更不故弄玄虛,他有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尊重大眾的審美趣味,他努力把自己的藝術追求溶化在為大眾能理解的藝術語言之中。他的藝術創造是雅俗共賞的,雅俗共賞其實也是他追求和珍惜的一種藝術品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