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安庆农村变化,让我感觉“陌生”

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安庆人,回到安庆都感觉有的“认不出来了”、“是我的家吗?”。是的,安庆这几年,农村道路拓宽了,硬化了,亮化了,垃圾桶摆在乡村道路上,旱厕变水冲厕所了,很多人家楼上一个卫生间,楼下一个卫生间,通了天然气,安装网络电视,房子装修几次了,前些年,人们还羡慕邻居把房子装修的象“皇宫”一样,如今家家都装修的象“皇宫”一样漂亮。私车户均一辆,公交班线延伸到集镇。孩子们进示范学校,上“贵族”学校了。吃不再是填饱肚子,而要吃出健康,很多农村人不再吃油腻的食物了,穿着不再为了遮羞和保暖,而是为了打扮,妇女们隔三差五地去理发店做头发,男人们也开始讲究仪表了。每年可以洗个热水澡,农闲出去钓鱼、散步、跳广场舞、唱戏。公办学校操场放学后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年社区卫生院医生给老人、贫困人口、残疾人免费体检1——2次,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居民健康信息上了“皖事通”。日子富裕了,吵嘴打架的少了,偷鸡摸狗的事不见了,民事纠纷没有了,农村人素质大幅提高J。

安庆农村70%人口外出打工了,在外面租门店做面点小吃,当小老板,30岁以下的人在企业、加工制造业、服务贸易业、物流快递业工作,安庆农村是“馒头之乡”,“白色经济”让农村人家家有存款,户户房子“有棱有角”(安庆方言,房子象古建一样)。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非常高,我们当地1000亩耕地,只有8户人家16个人在承包经营,平均一对50岁老夫妻承包100余亩土地,实际出勤日年不到100天,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机械化、新技术助力农业稳产高产,规模化让农民增收致富。足不出户,日用百货就送上门来,年轻人迷上网购,老年人喜欢电话订购预约。小时候我总是穿大姐大哥穿过的旧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我衣服总是穿不旧、穿不破就扔了。以前在田野上挥汗如雨,现在在田埂上闲庭信步。锄头生锈了,耕牛三十年前当肉牛卖了,打谷场改成耕地了,铁锹卷曲,老人们感叹:“这哪象个庄户人家?哪象个农民?”,看不惯现代农民,也要主动适应农村文明发展进步!


四十年前,我与堂兄们去望江县高士镇雪山村清明祭扫,落脚表兄家,那时候的还是土坯房,表兄热情留我们吃饭再返回,盛情难却,决定留下吃午饭,在堂轩寒暄时,听到厨房有漏水声音,有位堂兄赶紧跑去看看,发现厨房门角下有只粪桶,方便解手,表嫂正在解手,敢忙起身提起裤子,正个厨房弥漫着尿骚气,粪桶已经装满了大小便,令人作呕,再也不想留下来吃饭了,我们兄弟几个到赛口老街上小餐馆匆匆点了几个菜吃了回家,自那以后,每年清明祭扫去望江,再也不留下吃饭了。这几年,去望江高土“做清明”,雪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房子比我们家还漂亮,人也外出打工了,也通了自来水,房前屋后都美化绿化了,土地都种上花卉苗木了池塘清淤疏浚了,水清澈见底,农妇在塘边洗衣服洗菜淘米。厕所也“革命”了,家家也有卫生间了。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雪山村人依旧淳朴、憨厚、热情、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