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和加息同步操作是什么意思?

金融通识课


降准和加息同步操作的描述并不准确,确切讲应该是错位时间数列的场景应用。

首先加息在前,目的是对冲美元加息及防止外汇流出的政策措施,因为道理很简单,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预期通胀的管理,所以美联储采取了加息的动作,全球经济体只有跟随加息,否则资金外流导致汇率贬值、经济时速,近期的俄罗斯、阿根廷、意大利等国就出现了美元出逃导致的股市、汇市、债市的崩溃。

基于此,中国采取适度加息的政策属于基本货币政策的应对,并无大碍,但是之前我们经济采取去杠杆、降负债的政策还在持续中,美国的加息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有了重叠附加效应,使得我们金融体系利率走高、债务问题显现,时有违约情形出现,尤其是目前的股市也受到市场资金紧张因素导致部分股票面临平仓风险,所以在此背景下适度的增加流动性防范系统性风险显得极为必要,所以降准及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央行主要的调节手段,而降准更是能短期快速补充流动性的措施。

所以,央行的灵活货币政策的组合起到稳定金融市场良好作用。


王红英金融投资教育


近期央行宣布讲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这相当于释放流动性;而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即将放开,这由相当于加息。这样“一松一紧”的货币政策,不是相互矛盾吗?这到底是为何?接下来,我说,你听。

降准的目的是什么?

所谓的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比如存款准备金率是17%,意味着央行吸纳存款100元,放贷只能放83元,另外17块钱要作为准备金留着,那么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就意味着现在银行的100元,可以放贷84元。这毫无疑问相当于增加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而本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这相当于向市场投放1.3万亿的流动性。但是根据央行的指示,所释放的流动性要优先偿还央行的MLF,所谓的MLF(麻辣粉)叫做中期借贷便利,可以理解成为中期抵押贷款,这是商业银行向央行的抵押贷款。而目前需要偿还的抵押贷款是9000亿,这样算下来,央行相当于向市场净投放4000亿。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就在于,是要降低资金的成本,因为目前MLF的利率是3.3%,这就相当于商业银行要付给央行3.3%的利率,而存款准备金利率目前是1.62%,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不仅不需要付给央行利息,反而央行要给商业银行利息。这样一来就大大的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那么经过传导,企业向商业银行的融资利率也会降低,降低了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激活实体经济。

加息的目的是什么?

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即将放开,因为我们都知道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是有上限的,那么现在放开了之后,那么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吸收存款,也会相应的提高存款利率,这就相当于加息,那么这次的“加息”其实本质上不是为了回笼资金紧缩流动性,而是为了让利率市场化,之前都是央行规定利率是多少多少,现在就是要让市场决定利率是多少多少。如果让市场决定,存款利率一提高的话就是相当于加息了,实际上又其到了紧缩的作用,所以降准的目的还是要对冲这种紧缩的作用。以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总基调。稳健中性这四个字很重要,当你很多关于货币的政策理解不通的时候,就一定要想到稳健中性。

理解了吗?如果还不理解,啪哥再给你举个例子

这个就相当于,你之前上学的时候都是花家里的钱,现在毕业了,要工作了,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利率市场化),但是你家里人怕你刚开始工作,也赚不到啥钱,所以每个月还是给你补贴点让你吃饱肚子(降准)。

好了,我是啪哥,致力于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金融,觉得啪哥说的有道理,给啪哥点赞,更多财经资讯解读关注啪哥实时动态即可。


趣聊财经


降准是指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意思就是银行中的备用金少了,可支配的资金多了,可向外贷款的资金多了,从而达到增加市场中的资金目的。

加息是指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的利率,意思就是以后存款贷款的利息都高了,存款的人多了,贷款的人少了,从而达到减少市场中的资金目的。

看似两个矛盾的操作如何能同步那?这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做到。比如其它的常规投资行业如,股市、基金、楼市等因为或这或那的原因,赚钱效应不大,社会上的很多闲钱投资渠道减少,这时加息就能吸引不少这部分资金。此时因为股市下跌,财富大面积缩水,企业日子也不好过,融资困难。这个时间点央行降准加息同步操作,增加了银行的可支配资金,引导资金定向的流向实体企业。

其实,现在我们国家就面临这样的问题,M2超发,但市场中流动的资金却不足,看下图:

M2的供应超发,资金都在楼市中,市场中流动资金却不足。但降息又会有不少的资金从银行流向股市,楼市,所以采用降准不降息的做法,或者还有可能加息的做法达到资金能流向实体企业的目的,因为只有实体企业盈利才能盘活市场,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这里普及一下,M0是市场中流通的货币,M1=M0+活期存款,M2=M1+其它存款,M1又叫狭义货币,M2又叫广义货币。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为了降低银行风险,各商业银行在央行都留有一定比例的资金,这个资金是不能动用的,以防范金融风险。如果央行降准,那么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比例下降,可动用的资金增多,可以用来向市场上放贷的资金增多。

这种现象是一种货币宽松政策,商业银行向社会可投放货币总量增加,资金成本下降。

加息是银行另外一项货币政策,加息直接反映就是资金成本上升,这样一来,部分资金就会回流到银行或者固定收益率类理财产品上,社会流动资金总量减少。

另外加息引起企业以及其他需求资金行业成本上升,增加了企业负担,但加息也有利于抑制社会热钱流动,对资产价格上涨起到一定降温作用。作者简介:财务专家、财经问题研究专家,本头条号解读大众关心的楼市、财经话题,用专业眼光帮你分析问题背后的真相。如果你对本内容感兴趣,请点击关注吧!


财经微世界


“降准+政策性利率调升”组合传达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的信号。过去,降准一般都是货币宽松的信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降准前,人行曾在4月16日提高逆回购利率5bp。实际上,“定向降准+政策利率加息”的货币政策组合,反映了人行仍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避免释放过松或过紧的信号。此外,人行在官网中指出,“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结合人行的表态,通过降准置换MLF,主要是为了稳定和协调流动性结构,维持资金面稳定,进而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同时,用降准替换MLF,亦反映了人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适当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目前,内地的货币框架政策正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转变。但由于存贷比限制、存款准备金率过高,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管道并不顺畅,政策利率难以有效传导至市场利率,更难以影响存贷款利率。因此,降低准备金率是消除货币政策传导阻碍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需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作为保障。降准能改善银行间流动性,便于存款利率上行对接货币市场利率,有助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经济好望角


这就是目前国内的形式,降准和加息同步,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有悖常理,但是细细想一下也就明白了。最近央行突然宣布降准1个点,可谓是超出市场预期,现在货币政策正在逐步收紧,为什么会降准呢?


释放银行资本流动性,缓解资本长期借贷成本压力,给企业更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促进市场资金流动性。如果注意可以发现,此次降准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般15%――17%,降低一个点,也就意味着向银行少缉拿一个点保证金,最后一个点资金就可以流入市场,对股市债市都是利好。

随着去杠杆化,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资金面非常紧张,信贷更是收紧,企业融资成本很高,制约迅速企业发展,货币政策的逐步收紧会让市场资金越来越紧张,但是流动性紧张的市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于是乎降准释放流动性,但是目前国内货币政策不变,以中性利率为目标,适当宽松一下,加息只是时间问题。



我是Rose,欢迎一起交流讨论,更多问题敬请关注,希望对您有帮助。


Roseview财经


先行说明一点,降准和加息很少同步操作,因为降准是宽松性的货币政策,而加息则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两者是相反的货币政策导向。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步调节宏观经济的走向,而非两种完全相反的货币政策同步调节宏观经济,比如全面加息和全面降准配合使用。当然了,在此前加息的基础上,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定向降准则不属于完全相悖的货币政策,而是对原有政策的调整和补充,从而达到一种中性货币政策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降准和加息,以及二者同步操作的含义。

1、降准

降准也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意思。

通常为了保障储户的利益以及维稳国内金融体系,央行会设定一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按照存款的金额乘以这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需要交由央行保管的存款准备金,当然了有的时候也会处于特殊原因备有超额存款准备金。一般商业银行可使用的资金是全部储户存款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之后剩余的部分。

所以说,降准是典型的宽松型货币政策,其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使用的资金多了,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就会增加,无论是对于股市还是楼市都是利好。

举个例子:

6月24日下午5点,央行宣布从2018年7月5日期,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样一来可以释放大约7000亿元的基础货币,按照现在大于5的货币乘数来看,流到市场上的M2也就会超过3.5万亿,商业银行能多放多少贷款这点无需多说了吧。

2、加息

对于加息,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所谓加息就是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我国央行最新一次的加息是在2015年10月24日。之后均是采用逆回购或是MLF进行变相加息,从而减轻对经济增长的损害。

存款基准利率就是和我们普通民众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利率。一旦央行进行加息,也就意味着存款利率提高,同样的100元,加息后的利息会大于加息前的利息。

虽然单就存款来说,加息是直接对民众利好的,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加息就意味着资金使用成本的提高,因为他们需要付给储户更多的利息才能得到和之前一样多的存款。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成本一旦提高,也就意味着贷款利率的提高,社会整体的资金使用成本都会上升,市场上流通资金就会减少,所以加息被认为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从上面关于降准和加息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其实都是对存款资金进行调整,一个是“准备金率”一个是“基准利率”,前者是间接的,后者是直接的作用于民众。一旦二者同时使用,也就意味着相互中和,是典型的中性货币政策的信号。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变相加息和定向降准配合使用,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经济的发展方向。

以上就是我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个人观点不代表君银投顾官方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民众投顾


4月25日起,央行将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预计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央行下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俗称降准。那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呢?央行降准又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的一项规定,即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向中央银行上缴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以防银行过度放贷、致使用户账户资金得不到兑现,可以拿出来救急,存款准备金占总额资产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显而易见,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变多了,就可以用来更多的进行放贷,增加市场的活跃度,加速经济发展。

除了降准,4月17日上午央行公开市场开展MLF操作3675亿元,等量对冲4月到期规模;MLF操作利率3.30%,较上次上调5BP,公开市场操作小幅加息。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也被普遍认为等同于加息。

加息就是中央银行提高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此举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收紧,部分资金又会回流到银行。

2018年4月央行定向降准、加息,并向市场释放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为实体经济实时“输血”以扶持其发展。今年来,直接增资作为增资的重要渠道被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方面被频频提及,如果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心脏,那么直接增资渠道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血脉。

降准和加息同步,指向性也很明显,属于一种中性的货币政策,既通过降准增加了三农和小微企业借贷的便利性,鼓励小微企业和三农的快速飞跃式发展,使得实体经济呈现一片利好的趋势,也通过加息来保证银行资金的充足。“一紧一缩”可以看出,“降准和加息同步”很可能是为更好地调节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华尔街见闻


降准和加息起到的作用不同,体现的金融宏观管理目的也不同。



降准是硬操作,是央行实实在在地释放流动性。

比如,4月25日央行对部分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约1.3万亿元。

这1.3万亿是实实在在释放的流动性,只不过商业银行需要偿还到期MLF约9000亿,所以说实际增加的流动性是4000亿元。而且,这4000亿还要用于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对冲,因此实际增加的流动性还要少。

此次降准操作,实际增加的流动性数量虽然不是太大,但是降准释放流动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然,降低存款准备金也相应提高了风险,但是16%和14%的准备金率还是挺高的,无需担心。

加息的目的是提高资金成本。



央行制定基准利率,用于指导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实际上,商业银行都是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执行的。

比如,一年定期基准利率是1.5%,商业银行一般执行2%左右。最近《中国经济网》刚有报道说,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已经把一年定期利率提高到4%左右的水平。





又比如,现在的房贷利率,五年及以上贷款基准利率4.9%,而最新的全国首套房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为5.53%。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基准利率的指导性作用在弱化,利率市场化的力量在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加息提高基准利率,实际起到的作用能有哪些呢?

如果央行加息提高基准利率,对国内存款人来讲影响可能不大,因为现在吸储大战已经把存款利率提高到相当水平了。

但是对贷款个人和企业来讲,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目前来看,存款利率上浮的比例远远大于贷款利率,这已经进一步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息差空间。商业银行为了本身的经营和业绩考虑,估计会借势提高贷款利率,提高借贷资金使用成本,加重个人和企业的利息负担。

加息问题,央行根本没有表态,只是大家的猜测,我们在这里也就这么简单分析一下而已。

总之一句话,降准是放水,加息是提价,能够并行不悖。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回答完毕,谢谢阅读。


颜开文


降准就是:银行有100,央行说你要交20到我这,现在降准意思就是说 央行说你交15到我这就行了,导致结果就是 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放贷了,但是国家不希望房产占用过多资金,希望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所以是定向降准。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融资贷款,所以降准了。

加息就是:你要贷款可以,但是要付的利息变高了。提高借贷门槛,变相的减少了货币供应,压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美国加息,导致美元升值,人民币如果还增发就贬值太多了。加息主要是应对美元汇率。

降准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加息是提高借贷成本。侧重点不同。同步操作就是 让中小企业能有钱发展,也要让人民币不贬值,中间的平衡点就是政府调控的事了。

插个题外话,香港正在进行 离岸人民币汇率保卫战。美日欧三方贸易部长发表声明 指责中国产能过剩,不正当竞争,破坏规矩,打算采取措施。10-3号 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经突破6.9的关口,能不能守住7不好说。

现在有点被群殴的意思,文景之治后 才有汉武大帝,感觉高调的有些早,再韬光养晦些时间才好。都是题外话,希望中国经济继续向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