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岗位“姐妹花”

农青益(右)和韦懿祥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工务段的两名计量检测员。记者 刘峥 摄

农青益(右)和韦懿祥在检测轨距尺。 记者 刘峥 摄

农青益(左)和韦懿祥对精密压力表进行计量检测。 记者 刘峥 摄

农青益和韦懿祥在恒温恒湿的工作室里检测计量器具。 记者 刘峥 摄

农青益和韦懿祥进行计量检测的工作“家当”。 记者 刘峥 摄

农青益(右)接过南宁工务段工人送来检测的轨距尺。记者 刘峥 摄

农青益在校对轨距尺误差。 记者 刘峥 摄

韦懿祥工作之前对工区环境进行消杀。 记者 刘峥 摄

韦懿祥在检测轨距尺计量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 记者 刘峥 摄

韦懿祥在检测轨距尺前进行清理工作。 记者 刘峥 摄

韦懿祥(左)在门卫岗亭为职工测量体温。记者 刘峥 摄

在铁路系统,有这样一群不为人知的“螺丝钉”,始终默默发挥着自己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计量检测员。

农青益和韦懿祥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工务段的两名计量检测员,负责全段840件用于线路维修的轨距尺、支距尺、轨温计、轨道检查仪等钢轨计量检测器具的管理、检定与维修工作,使其保持在标准的使用状态。她们的工作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极高,有一套流水线般的作业流程,从计量器具到检测标准,每一个程序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保证计量器具检测结果的误差都在毫米之内,因此,她们被称为线路维修工作的 “精准度”。

日复一日地在十平米见方的工作室里重复计量检测工作,虽然略显枯燥,但从事了14年计量检测工作的农青益不这么认为:“这项工作虽然不被很多的人知道,但却是维护列车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我们不能马虎,更不能因为熟能生巧就掉以轻心。”

抗击疫情期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工务段成立党员突击队,农青益和韦懿祥主动加入其中。在完成计量检测工作的同时,农青益和韦懿祥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工区环境进行消杀处理,协助门卫为职工测量体温,帮助职工理发等。“希望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为抗击疫情多做一些。”韦懿祥如是说。(记者 刘峥 通讯员 杨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