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口不见了?业主来“投诉” 我觉得是好事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文化村社区党委书记 徐一峰

  “小区检查卡口和人员前一晚怎么突然撤掉了?我们回家进入小区,还要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么?”昨天一早到社区,就有辖区白鹭郡南多名业主打来电话“投诉”。我赶紧问其他同事,似乎没有谁接到过撤卡通知。这是怎么一回事?

  良渚文化村社区作为一个拥有17个小区、以新杭州人为主,人口超过2万的城市超大型社区,是良渚街道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重点。虽然昨天发布的杭州市乡镇(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一片“绿油油”(全部降为低风险),根据余杭区“两手硬、两战赢”的要求,社区实行精密智控防疫,但当前我们社区输入性风险特别是境外输入性风险依然存在,还属于中风险社区,需要实行封闭式小区管理。

  我和同事立马到郡南小区现场了解情况。原来,复工复产后,白鹭郡南小区的很多业主都要上班,志愿者减少,防疫人手不足。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商量后,决定将小区封闭管理时前置的检查卡口移到了东西区的两道门岗处,由物业保安和其他人员值守。没想到这个小迁移,引起了业主的“不适应”,以为进入小区不用查验健康码和测量体温了。

  情况清楚后,我立即与街道沟通。为了加强防疫管理的同时不影响居民正常出入,街道同意恢复白鹭郡南小区前置检查卡口,并与社区一起加派人手支援。

  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业主及时投诉反映,我觉得反而是好事,这促使我们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也说明业主和我们一起在守护大家的健康,守护自己的家园。

  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党委统筹、联合伙伴力量,动员居民自治参与,通过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据初步统计,参加文化村志愿者服务(17个小区卡口和门岗值守)的有328人,这还不包括余杭区级机关和良渚街道下派支援的党员干部64人4批次,期间不断有爱心人自发为物业和社区送温暖。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目前,良渚文化村除早期的3例输入性确诊病例(目前均已治愈出院)之外,没有新增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