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套春节“系统”

我的脑海里,有三套春节“系统”,一是老家春节,二是城里春节,三是美国春节。这三套“系统”,对应着三种过年方式。每一种方式,又有不同的春节符号。

老家春节,主要是三天(除夕、年初一、年初二)祭拜活动(烧香纸)。小时候,家里会提前准备年货。最先准备的一般是粽子,一般自己做。有时候也会炸米花。采购的年货,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一是肉,二是糖果。

那时候,每户基本都养猪、养鸡鸭。乡里人嘴刁,只吃家养走地鸡。过年一般只需买猪肉,本地猪是首选。家里过年杀猪的,一般会留部分做成扣肉,也有些做腊肉,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我们那里以出产扣肉出名。鸡肉和扣肉也成了走亲戚必备的“硬通货”。

现在我们那里不给养猪了,因为靠近水源保护区。不过家家户户基本还会养鸡鸭。也许,过年吃到家养走地鸡,才算吃到家乡味道吧。

糖果一般有苹果、柚子、橘子、橙子、红瓜子、葵瓜子、花生、米饼、油炸糕、兰花根、芝麻糖、花生糖、酥糖、奶糖等。有了电商,现在水果品种更丰富了。而零食类,特别是油炸类,往往被贴上热气易上火、不健康的标签,不太受待见了。

老家的过年形式或活动,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祭拜活动。(1)除夕:除旧迎新。早饭后准备禽畜祭品(三牲,即鸡鸭猪,配3碗米饭1碗粉丝),下午(具体时间不定)到观音庙、土地庙、宗祠祭拜,回来后准备团圆饭。

(2)年初一:祈祷丰年。零点跨年前,自家门口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后携糖果茶到宗祠、土地庙,祭拜。回来后,早晨(时间不定)携带6大碗(小块[砍/切]肉,即鸡块、鸭块、鱼块、扣肉、肉丸/饼、黑木耳等,带筷子)到宗祠,祭拜。当天,家里人互相拜年,长辈给小孩发红包。大人一般会提前,比如除夕,给长者红包。白天,不少人会去逛街。

(3)年初二:开年纸。清晨(时间不定)携带大鸡(配3碗饭1碗粉丝)到宗祠、观音庙、土地庙,祭拜。走亲戚(出嫁女儿回娘家)。

(4)年初三:大扫除。穷鬼日,不窜门。下一次祭拜活动,就是元宵节。

一句话总结,老家春节的形式,主要是春节祭拜、贴春联(除夕)、拜年(年初一)、走亲戚(年初二)、大扫除(年初三)。




老家这种春节祭拜活动,根深蒂固。不管三更半夜、刮风下雨,甚至此次肺炎疫情期间也要进行。回老家过年一次,身心俱疲。有一句说不出口的话:过年,不想回老家。甚至愿意,留在城里加班。

特别是,零点跨年燃放的烟花爆竹,让人如临大敌。顷刻间,全大队、全村、全镇、全县,浓烟密布、臭不可闻。浓烟未散,就要带着祭品到宗祠、土地庙祭拜,又是两轮鞭炮齐鸣、狂轰乱炸、浓烟密布、臭不可闻。既污染空气,也污染水源地。


留乡的老人身体受不了,城里回来的小孩也受不了。年轻一代早有不同声音。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媒体上每年这样传播,真的好吗?除了交通压力(春运),环境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一连三天、半夜三更、风雨无阻、被动参与的年俗祭拜活动(多场次),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年味吗?值得传承下去吗?

碰上肺炎疫情,也还要继续这样的风俗习惯吗?还要提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吗?难道城市的家不是家吗?

但愿,高速公路的即将通行,带来新的契机。


城里春节,对我而言,主要内容就是补看春晚、逛庙会。因为我往往选择年初五之后再回城。回城后,除了一些聚会,就是补看春晚、逛庙会。现在可能还多了个节目——灯光秀,包括城市摩天大楼灯光秀,以及无人机灯光秀。发明烟花爆竹的国度,自我颠覆了烟花爆竹。

一直以来,老家没有看央视春晚过年的习惯。我第一次完整看完春晚,是在美国。回国后,春节期间,才有了补看春晚的习惯。但是,一般不会完整看完。一出国,就爱国,此言不假。

很多地方都有孔庙,南宁孔庙举办的庙会,给我一种过年的仪式感。我最喜欢的部分,莫过于舞龙舞狮。


美国春节,就我自己的经验,主要内容是听新年歌、看春晚,偶尔观看或参加农历新年花车游行。春节期间,听新年歌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时候,只要走进华人超市,都会响起非常熟悉的新年歌旋律,那些熟悉、亲切的词语不停飘进你的耳朵,比如恭喜你、恭喜发财、新年好……

在美国读书、工作的6、7年中,我记得最深的是一次边打火锅边看春晚。那时候,我刚搬到帕萨迪纳不久,在一次聚会上,大陆同胞拿来录像带(美国电视附带录像带播放功能),一桌子华人,一边打火锅,一边看录下来的春晚(太平洋时间和北京时间相差15[夏令时]、16小时[冬令时])。在我印象中,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完整看完春晚。

还有一次比较难忘的是,跟一位大陆同胞新移民家庭一起,观看帕萨迪纳老城举行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参加活动的,主要是亚裔,当然也包括华裔。可能去得晚了,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没什么看头。当然,最重要的是看跟谁一起参加。回国后,反而看不到农历新年游行这样的活动。


我们国家很大,不同地方,年俗各有不同。春节,也早已漂洋过海。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有春节。过春节的,还有其它国家。春节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人生只能不停重复同一种的春节,其实挺遗憾的。如果可以,我也想亲身体验其它地方的春节。你呢?

20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