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結親連心網 萬名幹部潔村莊--沂水縣聚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包扶工作

“集眾智可定良策,合眾力必興偉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自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沂水縣整合各方力量,以“乾淨暢潔、生態宜居”為主攻方向,聚力完成人居環境整治三年攻堅任務,創新性建立了“常抓、常管、常效”機制,充分利用結親連心聯繫群眾網格平臺,開展萬名幹部包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結合當前“疫情防治”重點工作,將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起新勢,全面打好“2020年人居環境收官之戰”。






一、結親連心成親戚,清潔村莊再助力

自2013年開展聯繫群眾工作以來,聯繫幹部和群眾已結成了沒有血緣的親戚,沂水縣充分利用結親連心網格平臺,萬名幹部下村莊,助力清潔村莊建設。全縣實行縣級領導包扶工作制,每名縣級班子領導包扶1個鄉鎮5個村莊。按照結親連心聯繫群眾網格機制,單位督導包扶聯繫群眾所在村;每名幹部幫扶督導所聯繫戶村莊清潔“門前三包”,包門前屋後整潔無“五堆”(柴草堆、土堆、糞堆、砂石堆、垃圾堆),包設施、設備和綠地整潔,包無亂堆亂放亂畫、無亂扯亂掛。各包扶單位積極與所聯繫村居搞好銜接,組織本單位聯繫幹部通力協作、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聯繫幹部作為包扶人員既做督導員,又做宣傳員,更做戰鬥員,自帶鐵鍬、掃箸等工具與群眾一起整治好環境衛生。





二、苦幹實幹加巧幹,山區小村展新顏

行動聚焦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領域,對村莊陳年垃圾、村內溝塘、畜禽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等進行重點清理。在楊莊鎮秦家莊村,聯繫幹部和群眾正在清理規整柴草堆;在泉莊鎮三莊村,聯繫幹部和群眾正在外運建築垃圾;在崔家峪鎮李家峪村,聯繫幹部和群眾正在搬運果樹枝條;在沙溝鎮野坊村,聯繫幹部和群眾正在清理牆邊小廣告。雖處寒冬臘月,臉上仍然汗水不斷,邊幹邊宣傳,聯繫幹部的苦幹實幹巧幹打動了“釘子戶”,“不用你幫忙,我自己的柴火,我自己清理”, 群眾在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中唱上主角、當了主力。大門前的柴草堆不見了,狹窄的衚衕變寬了,牆上的小廣告消失了,一個個小村莊變敞亮了。活動開展以來,對全縣1040個村莊進行了拉網式的清理整治,全縣投入資金1620萬元,出動機械7100臺套、人工33.3萬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6.2萬噸,清理五堆8.4萬處、5.1萬噸,村莊清潔程度明顯改善。







三、“整治”在一時,“管護”圖長久。

管理網格化。堅持從“分散管理”到“劃片包乾”,實行區域網格化管理,即實行縣級班子領導包扶鄉鎮、縣直部門包扶村莊責任制,通過網格化管理,做到了目標明、任務清、責任實,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管理專人化。各鄉鎮均成立環衛所,按每個環衛所5—8名的標準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按8—10個村設1名的標準聘用了環衛巡查員;按照300口人設1名保潔員的標準,共配備村級環衛工人3438名;配備垃圾清運工作人員190名,確保了垃圾清運有序高效運轉。

包扶長期化。人居環境整治和結親連心一張網,在聯繫群眾的同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包扶工作,縣委農辦定期對各部門包扶情況進行通報。

此次活動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密切了幹群關係,是一次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實際行動。2020年沂水縣將積極打造清潔村莊131個、美麗鄉村60個,一個個生態宜居的新農村正迎面向您走來。(沂水縣農業農村局 陳祥慶 沙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