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想和你......



你聽明白了嗎?

火鍋燒烤麻辣燙串串烤鴨珍珠奶茶芒果布丁糯米雞酸菜魚肉夾饃蝦餃灌湯包螺絲粉過橋米線抹茶蛋糕爆米花炸雞可樂蛋撻京醬肉絲春捲糯米餈燒麥麻婆豆腐手抓餅青團雲吞麵章魚丸子腸粉陳村粉燒肉叉燒老婆餅雞蛋仔魚蛋碗仔翅車仔麵缽仔糕椰子雞龜苓膏雙皮奶椰子燉雞紅豆伴雪球白切雞脆皮豬手咖喱炒蟹椰子雪糕豬扒包煲仔飯芝士牛肉漢堡鵝肝壽司螺螄粉生煎包


儘管如此,藉助現代發達的互聯網絡,人們踏上了重新封神的征程——

電飯鍋蒸蛋糕、平底鍋舒芙蕾、煮奶茶、做涼皮……

然而

... ...


“不,一定是因為我的打蛋器不夠好!”


其實真不是打蛋器的問題

不信的話

↓ ↓ ↓

猜猜 ↑ ↑ ↑ 是什麼

來自一千多年前

沒有打蛋器、沒有冰箱的唐朝


雖然唐代沒有我們現代的廚房高科技,但卻有勞動人民極高的智慧。

哪怕是在酷暑盛夏,也能夠擁有清涼冰爽的甜品。




唐代十分看重"酥"制的甜品,重要宴會上一定會有精緻的大型酥山。


“酥山”的製作工藝稱為"滴酥"或稱“瀝酥”:

(上網課了敲黑板了畫重點了啊!!!)


將酥微微加熱到近乎融化

拌入蔗漿或蜂蜜

然後由婦女們拿在手裡

向盤子一類的器皿上滴淋

一邊淋一邊做出造型


甜酥"淋"成山巒起伏的形狀之後

冷凍定型

便會牢牢地凍黏在盤子上

在連盤端上宴席之前

還會插些人工做的彩樹、假花作為裝飾。


















近年來,以隋唐五代為背景的影視、動漫作品再次開始受到人們矚目。

尤其初唐、盛唐前後,社會貌似欣欣向榮、國祚悠長,其背後的暗流湧動尤令人遐思萬千。


“歷史為骨,文學為翼”

在當下這些依託歷史材料創作的作品中,可以一窺今人對古人生活的想象。





圖源:《長歌行》

甜點在這裡分別被用作行刺、貿易

注:《長歌行》是以初唐為舞臺,講述了永寧公主李長歌活躍成長的歷史題材故事。

在青年用戶較為活躍的b站、YouTube中,以營造飽含古典中國審美旨趣生活方式為主的up主/YouTuber們,較知名的有 古人食、李子柒 等。

沉靜、大氣、溫和的視頻風格在治癒觀眾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推廣著來自我國悠遠歷史的味覺記憶與美學觀念。



有言道“民以食為天”

歷史上生活在這片古老大地上的人們

勤勞耕作、來往貿易、溝通、遷徙,生生不息

小小甜點作為生活的點綴似不起眼

但也同樣是歷史沉澱的結晶

印刻在人們的舌尖上,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

再簡單不過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也是窺探前人精神世界的入口之一

前人的音容樣貌、所作所為、所思所想

早已化為歷史的塵埃

但今人的味覺中

必然還留存著屬於他們的記憶




封面設計:馮穎軒

版面設計:黃心儀 馮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