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点评:《当个小孩不容易》,压力之大痛苦之深,谁知?


大人总是说他们很不容易,其实呀,当个小孩儿也不容易。(开头见山,简单明了,很好!)

父母总是会跟我们说:“有什么心事你跟我们说。”但是,(删掉“但是”,此处根本就不是转折,不能用“但是”,而且下面还有个“但是”。)大部分小孩也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跟父母讲,但是却又不敢跟父母(他们)讲,因为他们(父母)总是不理解小孩的真实想法,以至于我们只能把心里话憋在心里。(本文的人称比较乱,一会儿是“大部分小孩儿”,一会儿是“我们”,为何不一直用我们来陈述呢?这样用第一人称的口述不是更真实吗?如果能改成“我”的口吻,会更好!)

当父母和孩子(我们)意见不统一时,(缺主语:大家)就免不了上演一场“口水大战”,可这场“战争”的结局刚一开始就已经确定好了:小孩失败,然后灰溜溜跑回房间写作业。唉!如若在大人谈话时,你(我们)插了嘴,这时,他们一定会说:“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加一些具体的事例和描写,会使这一段更有感染力。)

这些,(这里为什么要用逗号呢?删掉。)都不是最“闹心”的,最“闹心”的一定是“学习五指山”。(语句拗口,可改为:最“闹心”的还是学习这座“五指山”。)

每天,(缺主语,加上“我们”)在学校忙碌过后,回到家,首先等待着的就是老师布置的像“小山”一样的家庭作业。(此句又有些拗口,应改为:首先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像小山一样的作业。)(学校)功课做完了,又会得到(改为:又会有繁重的家庭作业等着我们,)几十道数学题、英语的背诵任务……压的小孩(我们)喘不过气。可是(我们)又不想让父母,长辈失望,所以不得不每天重蹈覆辙(强装顺从)。学了一学期,一场考试下来,考得好,平安无事;考得不好,“第三次世界大战”(删掉,用在此处太跳)还会听到一遍又一遍的唠叨:“你怎么就不争气呢?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天天手机没少看,游戏可没少打啊?”(真想要表达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意思的话,可在此处改为:严重的话,还可能发展为“男女双打”,)然后(他们甚至会)用这次成绩,否定你为这次考试(你之前)做的(所有的)努力。假期来临,你(还要)面对的就是这次考试成绩的“代价”——(删掉蓝字部分)N个打着“为你好”旗号的补习班。

当个小孩,每天“分数”、“作业”、“一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刺耳的话语)听的我们耳朵都起了茧子。每天还要“一级备战状态”,随时准备着面临“暴风雨”(改为:随时可能来临的“暴风雨”,使我们始终处于“一级备战状态”。)

唉!(加个感叹词,生动形象。)当个小孩就有这么多烦恼,(蓝字部分删掉,加个“真”起强调作用)不容易啊!

点评:

本文开头、结尾简洁明了,相互呼应,很好!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文章技巧可暂不强调,但是中心要明确,把话说清楚,用语简洁规范,还是必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完作文后,要多读几遍,反复修改。从语法角度,看是否成分残缺,是否词语搭配不当,是否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词语、句子之间有无重复,要做到把语句疏通、说顺;看一下标点使用是否恰当;看一下人称代词,用第几人称更合适。

结合本文,我提点修改建议:1,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样会更具体、真切。如果用“我们”,或是“大部分小孩”,表达太空泛,不能写出你独特的感受,不能感染读者!比如,开头可改为:大人老说他们不容易,可当个小孩也不容易,就拿我来说(引出下文);

2,文章可多举些事例。让读者通过事例真正感受做小孩的不易,这样比概括的说要有感染力;

3,最好多一些描写,写外在压力之大,我的痛苦之深,突出我的不易!

4,还可以试着用首括句,可使文章思路清晰。比如本文:先确定中心“当个孩子不易,是因为不被父母理解”。具体表现为:学习之苦(爱玩的天性与学业的繁重之间的矛盾)、言语不自由(大人说话小孩不能插嘴、大人的话都是对的等等)、自主能力受限(大人老担心孩子不会做),能从几方面或者一方面说清楚都行。千万不要杂糅到一起,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会比较乱!也切忌泛泛而谈,太空洞!

孩子,我说的比较多,也许对于你一个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改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要为难自己,先把语句疏通,尽可能做到生动具体就好。至于我说了那么多,你心里有数便好,以后再写文章的时候,试着从这几方面修改,慢慢就都会好起来的!

加油,相信你,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