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该“松绑”了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吉利、奇瑞、长安、长城、广汽、比亚迪等诸多自主品牌逐步开展海外市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行的政策急需松绑以快速提振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



密匙”解锁市场蕴含巨大潜能

一方是全国8个汽车限购车市强烈的购车需求,一方是车市持续负增长激发的强烈“求生欲”,那么放宽限购政策岂不是最易操作、销量促进最明显的方法吗?汽车限购的初衷是缓解交通压力,各地方也确实从这一政策中实现了阶段性的“制堵”目标,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通过抑制市场需求缓解交通压力并不应是长久之计。随着细化交管、城市智能交通网络近年来的逐步落实,以及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管理水平的提升,逐步放宽限购城市的牌照额度,并不会让“制堵”工程搁浅,反倒是限购城市强大的消费能力与旺盛的消费需求将快速显现在车市的销量走势上。


除了逐步放宽限购城市的购车额度,加大对大众化(15万以内)产品支持力度,鼓励汽车下乡将成为另一大汽车消费的增长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约300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一二线城市外的下沉市场人口占比达77.55%,2.27亿小镇青年成时代消费的新势能。



农村市场消费者购买力的逐渐增强,也拉动了相应的汽车消费升级,传统的微面车型已经不再能满足用车需求,通过性更强、产品用途更多样的SUV产品以及宜商宜家的高品质皮卡产品成为农村汽车市场新的刚需。据消费者大体以“年收入购车”的预算规律,结合短期内收入预算水平,可以勾勒出满足大宗用户需求车型的关键词:“15万元之内” “2.0L排量以下”。因此,若针对该级别产品实行相关政策支持、结合近期发布的汽车下乡新政,制订细化方案,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新增份额。


此外,适度“解禁”皮卡车型也将开辟车市新大陆,而皮卡市场的逐步开放,已经让更多的厂商加大皮卡产品的投入。皮卡车型集强承载力、高通过性、开放运输空间以及舒适性于一身的皮卡车型无疑具备着可观的增长空间,预计能够达到汽车销量的5%左右,由目前的40万辆/年(市场份额仅为1.5%),提升到约200万辆/年。



让市场回归市场

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应运而生,但各地方政府略带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却起到了反向作用。导致市场割裂,致使企业产品分散、规模不足,落后企业分散宝贵资源,优势企业难以脱颖而出。目前正处于由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关键期,亟需建立公平统一的大市场,以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优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让具备更节能、更高效技术方案的产品,以“商品”自身的魅力打动消费者,通过政策圈定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只会削减热情,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与传统燃油车聚焦高线城市精准打造产品一样,新能源产品同样需要了解最主流用户的实际用车需求,当前国人私家车的中短途代步占据用车比例的95%以上,300km续航可满足私人需求,400km续航已基本达到上限。更大尺寸的车型,意味着更多的能源消耗以及更高的价格,没有补贴情况下,存在很大推广难度。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真正让新能源汽车即使在无补贴的前提下也可以平稳发展。


写在最后:

在最大限度释放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也初具走出国门的实力。包括研发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已经到了可以去参与全球竞争的时机,同时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车市低迷、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都在倒逼着中国品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但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全球政治的不稳定等因素,中国车企走出去,仍存在着较大的拓展困难与经营风险。因此,在保证国内车市土壤优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资源,搭建平台,支持优秀中国品牌抱团出海,打造全球品牌,让中国汽车的“抗风险”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