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头等大事”必须早下手

在冬季,黄瓜的“头等大事”较多,如烂头、无头、花打顶等等,特别是无头,使坐瓜能力减弱,植株长势受阻,大大降低经济效益。而在实际生产中,由生理性原因导致的无头很容易被菜农忽视,提醒菜农,黄瓜“头等大事”,一定要早下手,提前预防。

原因分析

通常冬季黄瓜无头主要由以下三点导致,一是低温寡照,光合产物合成不足;二是留瓜过多,生长点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逐渐退化;三是缺硼、缺钙。棚室中黄瓜缺硼、钙多是由于大量使用钾、氮肥后,使硼、钙吸收受阻,导致黄瓜生长点停止生长。

预防措施

及时补充硼、钙:缺硼会导致生长点部位组织坏死,在黄瓜上的表现症状是生长点停止发育、萎缩,叶缘的一部分变褐,而且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地缩短,心叶萎缩、枯死等。根尖也是生长点组织,缺硼时毛细根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得不到正常进行,严重时植株发生枯萎。菜农平时要注意叶面喷施含硼、含钙的叶面肥,避免因缺硼、缺钙导致生长点萎蔫坏死。同时在平时的肥水管理过程中,要平衡施肥,避免偏施高氮、高钾肥料,以免影响硼钙的吸收。可加强甲壳素、海藻酸、微生物菌剂、氨基酸类功能性肥料的施用,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

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无论什么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要讲究一个平衡,当植株长势较弱时,要及时摘除多余的雌花或小瓜纽,以减少养分消耗;并适当疏瓜、减少留瓜,调节营养流向,防止生殖生长过旺,从而影响植株龙头的生长。


合理调整棚室环境:白天加强通风排湿,晚上根据天气情况拉放保温被,确保合理的昼夜温差及夜温,最好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3-15℃,昼夜温差保持在15℃左右最好。阴天雾霾天,通过补光灯、反光幕等措施,尽可能地增加光照,利于有机养分的积累。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