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房价会怎样?

姜燕566


1、由于疫情的影响较大,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冻结,等待解冻中的状态。由于开发商的影响,开发商的销售受到较大的影响,回笼资金压力较大。特别是中小型的开发商,压力更为显著。复工后,开发商促销力度加大,优惠措施增加,交投逐渐活跃。

2、复工后,各地级市出台了较多利好企业营商和复工的政策。最近国家也出台了降准,疫情过后估计会推出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例如降息,降税等。

经济和楼市相信会逐步恢复甚至反弹。参考2008年后的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

3、长期来看,由于通货膨胀的长期稳定存在,水涨船高,房产等物业资产的投资保值 ,沉淀财富的功能将继续发挥作用。房价的不断上涨是可以预见的。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动力。


飞蛾扑火凤凰涅槃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名精耕房产行业11年的销售经理,擅长制定置业计划,对房产交易、房市走势、房产评估颇有心得。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房价短期内趋于平稳,但也不排除个别房企短期内对资金的需求,所做出的个别项目打折促销手段。

下面我们来看近期发生两则新闻

2月19日晚间,央妈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表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3月3日,央妈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召开电话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

在国家大的指导方针下,我认为房价短期内趋于平缓,不会大起大落。

即使是个别城市在疫情期间,曾公布过一些房产方面利好的政策,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足见国家调控房地产之决心是不容动摇的。

13日下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

对此,有些机构认为此次降准,会有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影响房贷利率,加速房地产市场建设及缓解短期内的资金压力。同时造成房价“抬头”现象。

但本人认为,就2、3月份央行三令五申强调的“房住不炒”定位,明确表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的决心是坚定的。而且此次降准,也只是针对普惠金融及中小企业贷款,将直接作用在三农、小微企业和环保方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我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2月下旬到3月上旬,房产市场的表现来看,确实有一种“热销”的现象存在,真实成交数据可观,房企们的降价举动证实真实购买力的存在。此轮“热销”是暂时的,仅仅是房企回笼资金的一种手段,但不作为房价上涨和下降的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个人认为现在或是疫情过后房价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基本趋于平稳。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有不尽,可加关注私信留言,谢谢!


请叫我二马哥


疫情过后,房价总体稳定,部分城市可能有所涨幅。

政策角度理解,疫情尚未过去,国家政策并未放松。依然坚持房住不炒,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政策,坚持不将住房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工具。


从这里,我们可以解读到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虽然有“因城施策”的政策支撑,部分城市出现降低首付比例、提高折扣优惠、降低贷款利率等一些措施,来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效果不明显,小打小闹。房价总体还是比较平稳!

疫情期间,市场如何变化?

其实从18年开始,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就一直不断。至2019年底,房价涨幅不断缩小,甚至出现部分城市房价下跌。而且40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倒闭。而在此次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都实行封城措施。作为房地产行业,售楼部也禁止对外开放!长时间的资金断流,对于房企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到了3月份,开始陆续复工,很多人会以为楼盘会促销,房价会降!因为恒大给其他房企带了个头,全国所有楼盘75折,然而现实的售楼部,当你真的去买房,你会发现价格依然坚挺,降价促销的微乎其微。



疫情过后,房价是涨还是跌?



房地产市场变化莫测,2020年很多人都在持币观望,作为刚需购房者来讲,可能就犯难了。一边着急要房子,一边担心房价是涨还是跌!当然,关键时刻,还是得看政策,国家目前的调控政策依然是坚定的!结合现在的市场行情,长期的价格稳定必然是趋势,不用担心房价暴涨或者持续暴跌。如果是一二线城市,刚需人群有合适的房子还是值得入手的。而三四线城市来讲,房价的不稳定性因素更多,可以多关注所在城市的房市政策,还有没事多跑跑楼盘,多了解市场总没有错!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饶城青年


建造行业在近20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蒸蒸日上。虽然经过了08年的一丁点不景气,但是这10多年,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有些专家或者建筑行业领域的姣姣者,都发出不看好以后的建筑行业。我作为一个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的亲身体验者,也发表一下当前建筑行业的看法。

1、建筑行业现目前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力引擎,以前的建造业是比较粗狂式的生产和管理,与发达国家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建筑业管理差距非常大 。因此,我国建筑业还有更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所以后期的建筑品质会大大提高,价格也是不会下跌。

2、房屋建造成本将会增加,房价不会下降。大城市用地紧张,土地成本增加。人们消费高,推动各行各业物价上涨,建造材料成本上升。中国老龄化加剧,建造工人减少,年轻的不喜欢干建筑,导致用工紧张,这样人工费是必须要上涨的。

3、国家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国是人口大国,况且老龄化将来会慢慢增大。对国家以及个人家庭也是负担,再过10年,我们这批60、70后都老了,后期的人口出身降低,人口红利减少。国家要求住房不炒是有道理的,再过20年,空置房屋较多,那时候房价下降可能存在。必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现在建造的高层无法更新,就存在老小区,很少有人居住。

今年的疫情导致房屋成交量减少了,但是价格也没有下降太大。开发商采取线上看房、购房,推送部分打折措施,房价略有下降,但不是很大。疫情过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要发生变化,城市人口集中的地方房产可能不受人们喜爱,在城市房屋不密集地产,如花园洋房、别墅区,容积率不大的小区受人们追棒。对于刚需购房者,疫情过后一段时间,可能是购房的最佳时期,各大房开商加大推销力度,回笼资金是大多房开商当务之急,所以打折推销强占客户资源。

对以上观点,欢迎网友们在下方评论区发表,有什么好的观点,请补充。


奇迹来源自我


当下,疫情呈现全球蔓延之势,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美股一周两次熔断,史上罕见!而国内疫情日渐平息,钟南山院士表示“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

随着全国各地有序复工复产,楼市也开始复苏。根据最新一周(2020年第10周)成交数据,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数据大多在大幅度增长。

全球危急,国内好转,楼市逐渐复苏!这个节点,很多购房者都比较关心房价到底怎样走向,疫情过后的房价,究竟是涨是跌还是稳?这不是一个小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量。

一、首选要看政策,得看政府如何出手

楼市毕竟是政策市。最近以来的一系列动作,想必大家已经有所注意。

近期一天一个“突发”,两天一个“重磅”,很热闹。受疫情影响,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报道是,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政策给楼市纾困,甚至“救市”。

然而,就在很多人认为今年楼市疫下会“大松绑”时,近日也接连多个城市忽然画风突变,要么“逆行”继续加严楼市调控,要么颁布个“救市”政策经历短短“一日游”就撤回了……

3月7日晚,海南发布了《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明确“全岛限购”的同时,祭出“取消预售”的重磅政策。经济长期以来对房地产依赖较大的海南,继续如壮士断腕般去除地产依赖的决心。

广州撤回“公寓松绑”政策!广州“公寓松绑”政策,是3月3日发布的。然而,不到一天,就从官网被撤下。3月4日晚,重新上线的“48条”文件,撤回了“公寓松绑”政策。大众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政策一日游”。

河南驻马店撤回了降房贷首付等17条稳楼市措施。2月21日,驻马店市出台新政“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然而3月5日,根据媒体报道,在经过省政府约谈驻马店主要负责同志后,驻马店决定将之前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已从官网撤下,还是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

当然,大多城市的“救市”政策还是能够实行,主要围绕着“贷款还款延期、减免和延期缴纳税款、延缓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适度放宽了楼盘的预售条件……”等缓解资金压力的举措。

对比来看,广州、驻马店两城的政策涉及需求端刺激政策,对市场心理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市场炒作,被撤回。这意味着,“房住不炒”依然是底线,“救市”是可以的,但需要有底线、有尺度。要看每个城市如何把握与执行了。

二、购房者心理变化,“买涨不买跌”

众所周知,“买涨不买跌”是中国式买房怪相的一个典型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房子永远是越涨越有人买,越跌越没人买。

因此关于疫情后的房价走向,还有一个重要的猜测是:疫情会不会严重影响购房者的心态,从而造成需求的急速下滑?

近期,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结果显示,62.7%的购房者认为疫情对近期的房价有一定影响,认为国家会因此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的人群占比为34.4%。超半数购房者表示疫情不会影响既定的置业计划,也有四成的购房者表示暂缓购房观望一段时间。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购房者的心态变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疫情虽然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但

并没有导致购房者的置业意愿大规模降低或消失,购房需求只是延后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购房者受疫情影响,在置业时的关注点有一定变化,他们在选房时对室内空气流通性、小区的人口密度、社区规模等将更为关注,不少购房者更倾向于购买居住条件较好的远郊房源。

三、城市基本面,“房地产长期看人口”

调研结果还显示,资源集中的大城市仍是多数人的购房首选。疫情让消费者更关注物业、医疗资源等,但好的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

业内总提到“楼市长期要看人口”的说法,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人口带来的居住需求正是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需求,正如一线城市的繁荣映衬出东北的没落,长期来看和房价的走势如出一辙。

从我们人口迁移情况来看,近年一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 三线城市流入流出接近平衡,四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出。不过也需注意的是,一线城市周围形成了城市圈,在圈内的三四线城市也有人口流入,因为一线城市吸引的人口流入很多,而考虑到房价问题,不少人会住在周边城市置业。

这也是本文第二段所提到的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数据大多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所在。

拿最具代表性的深圳来说,刚出炉的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达41.22万,人口增量排名是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第一,全国第二!从近5年来看,深圳年均新增人口超过50万。而深圳土地资源稀缺,新增供应有限,深圳房子存在长期供不应求的关系,再加上深圳担当“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重任,深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将会作为国家重要的科创、经济中心,决定了楼市基本面很稳。因此,未来深圳楼市依然可期。

综合上述三项考量,你所在的城市,疫情过后,房价是涨是跌还是稳,想必你会有个较为清晰的判断。



济南房产小百科


疫情过后房价会怎么样?

心情过后房价会稳步上涨,说到这里好多购房者会问为什么?那就让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疫情过后购房者会出现饥饿消费,也就是长时间封闭在一个空间内而产生的购物欲望。

第二,疫情放大了购房者的购房因素,近期好多人在抖音或者是头条上谈论。租房者因工作所在地没有房产而被挡在外,因此产生了强大的购房欲望。改善型购房者,疫情期间,购房者长时间待在家里,有限的空间限制了活动,所以需要换个大面积的房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空间。

第三,疫情期间,央行降准降息,优化了房地产的投资环境。

所以疫情过后,国内房价会稳步上涨,地方城市会根据自身情况,放宽限购政策,但是涨幅空间有限,



伯爵房地产解说


疫情过后房价会怎么样?请看一下观点

1、由于疫情影响,全国2020年2月3月,新房售楼部基本处于关闭状态,有部分楼盘在线上进行销售,交易量也非常少。二手房方面,相信也没有几个业主愿意让客户和中介看房,成交量和新房一样,只能以惨淡二字来形容。

2、中国疫情目前形势稳定,相信很快会得到控制。库存积压严重,有资金压力的开发商,会"以价换量"打折销售,缓解资金压力。但是总体不会出现断崖式的跌价,预计跌幅在10%左右。

3、通过年初北京、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的土地拍卖市场,总成交金额超过800亿,说明有实力的开发商,还是有大把闲钱。

4、疫情期间,各个银行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延期还款,总体来说都是以"稳"字当头。

总结:疫情结束后是一个买房的好时机,相比年前,价格上面会有一些折扣。


房产参谋师


近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明确,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此中新意在于强调了“长期”,这表明“房住不炒”定位不会受到市场周期影响。无论市场好与坏,对楼市的管控都不会放松,这对于2020年及未来的楼市发展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相关政策也明确提出发展长效机制和调控机制,体现了引导楼市健康平稳成长的思路。

此外,3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建立和完善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房地产调控体制机制,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据央行官网2月20日消息,LPR最新报价为: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此前,2020年1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4.15%,5年期以上为4.8%。

LPR的下降释放了什么信号,是否意味着房产又将异军突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次LPR下降这可能体现两个方面的意图,第一,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因此短端利率下降更多,重在帮助企业渡过当前的难关;5年期以上LPR下降5个基点,不向房地产市场放出宽松信号,表明房地产调控仍未放松。






文旅社群指南


声明利益相关地产行业十余年从业者,可能会被人认为偏激,但是我看的事实和各公司决策就是这样的!

首先,现在各公司施工停工,年前的库存和预计小阳春的去化没有达到预期,现阶段资金压力大,会有优惠推出!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因为没有预售证就不能销售,不开工,工程没进度就下办不下来预售证,所以现在销售的都是库存,随着各地疫情陆续或者持续清零,复工已经逐渐开始,那么在五月份左右将会供应紧张,可卖的房子减少,价格回升!

以上为短期行为!

从长期行为来看,这次疫情也相当于一次洗牌,抗风险能力低的开发企业有可能破产,我也在持续关注各地的关于房地产的法律纠纷!和房产拍卖情况,所以以后可能是寡头的时代,大鱼吃小鱼,一旦行成价格就有操纵空间!

还有以后的新房客户主要面向改善型,升级型客户,刚需客户90后居多,而90后又以独生子女居多,所以刚需买房的压力不大,改善型的又对面积,配套,区位,环境,物业等有一定要求,所以整体价格不会低,不知道题主是哪个城市的,现在各大新盘你可以关注一下除一二线城市以外,几乎很少有两室的房子,而且什么智能化,顶级物业等几乎是标配!

总结:以后的可能是房子供应量会没有以前高,但是价格不一定便宜,而且因为疫情可能后期会通胀,所以成本会提升,价格应该是微涨!

建议:如果刚需,不要关注这个,如果改善有钱就买,差点儿就借,没有就挣,不要考虑这么多!如果你想赚钱,建议其他行业!


胖丁说房


近一两年会跌,长期发展来看,还是会涨。

原因如下:

近一两年会跌:

一,疫情过后经济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基层百姓压力和信心受到一定的损伤,购买力有限。

二,疫情让很多人明白贷款欠债始终会导致很大的压力,欠终归是欠。

三,房产存量较大,消耗库存还是对房企存在很大生存压力。

长期会涨:

一,中国人还是相信物业的自己持有才安全。这是几千年来不变的思想。

二,中国经济发展,人民需要改善性住房。

三,中国会变成世界经济发展中心,会有很多外来人需要住房。

房子的价值跟质量,地理位置,最关键的是国家的大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请相信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