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就是舍不得穿,舍不得吃,舍不得玩,可就舍得给晚辈花钱?

见解派


首先说,你问这个问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表面上看,你是在质问老人为什么如此节俭,实际上你是在抱怨老人对晚辈如此吝啬,我说的没错吧?那好,我就告诉你吧!

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不会把钱留给晚辈,至少说不会留给有你这种思想的晚辈,原因很简单,即便是我把所有的积蓄给了你,你也会认为这是应该的,如果到那个时候,我身上没有了钱,我将如何生活呢?再说,作为老人自己的钱与别人无关,作为晚辈有什么资格惦记呢?你现在就希望老人奢侈了点儿钱给你,你不觉得你在道德上太贫瘠吗?你这种想法的本身往小了说是想啃老,往大了想就是不孝。

自己的钱一定也要算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才能够发挥钱的价值,作为老人如果子女不孝,自己手里有点钱,还能够把这些子女吸引到身边,而一旦自己的钱没有了,子女谁都不会往前靠。都说有钱能叫鬼推磨,老人手里有点钱,至少还能让这些不孝的鬼子女尽点孝心,如果没有了钱,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老人把子女抚养成人,即便是无需让你们回报,子女长大了总不应该让父母再为儿女付出吧?就凭子女的这种想法,自己的钱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里,不到死的一天,这个钱就是自己的,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并且切记:

当你把所有的钱给子女之日,就是子女与你分道扬镳之时。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评论!


骄然


你说为什么?发贱呗,包括我在内,是个“老发贱”!(笑)

试举一例,放暑假后,周一至周六,小孙子要去练跆拳道,学英语。仍住我这儿,我负责接送,老伴负责做饭。早上我出去买早点,都是头晚向孙子“请示”完吃什么,第二天一早“遵旨”去买;中午、晚上老伴一般都是4个菜,而且都是孩子喜欢吃的。

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儿媳来接去她家,周一再送回。老伴则周日一早去看她老母亲,晚上再回。我中午那就省事多了,上次给网友晒过,两个头天的剩菜,两份爱吃的小咸菜,就对付了一顿。

其实也不全因我是“守财奴”,只知攒钱不舍得花。确有这个因素,但不全是。

我是56后,属生下就挨饿、上学就停课、毕业就下乡,回城又待业的一代。确实苦怕了,饿怕了,总担心没两钱将来有事咋办?所以算着吃、算着花。

当然,虽然我俩都是企退员工,养老金不高,但温饱无问题。可习惯成自然了,到现在剩菜舍不得扔,放冰箱第二天热着吃。甭管剩馒头、剩煎饼,一概我全包。孙子说爷爷你为什么喜吃剩饭?“爷爷下乡当过农民,知道种粮的不易,看谁糟踏粮食都心疼”!

为什么又舍得给儿孙花?总觉得自已虽然是苦日子过来的,但不想让自已的后代跟自已一样。而且给自已花有点心疼,给儿孙花一点不心疼,这就是“发贱”之主因。(笑)

当然,我坚持一条原则:在生活上让孙子保持中等水平,决不让向高消费看齐、决不能平民家“惯”出个富二代来!

我经常用雷锋的话教育孙子:生活上要向最差的人看齐;学习上工作上要向最好的人看齐!


峄县西门里老李


因为现在的老年人,大部份都是毛泽东时代的人,他们都深深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和培养长大的,他们也亲身经历了当时社会发展艰难,在他们这代人,都是靠艰苦奋斗而走过的岁月,为此,他们勤俭节约,不贪污,不浪费,用较少的钱,去办较多的事,所以,他们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舍不得穿,舍不花钱这就是他们的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回答完毕,谢谢!


蛟龙出海4184


我的爱人的妈妈今年已经96岁了,建国以前的老干部为人和善,自己就是舍不得花钱,她的收入不少但从不乱花钱,70多岁时在我家住一段时间家里的剩饭剩菜从不让丢掉,一般她都自己不知声的吃掉了,她的袜子䃼着穿但他把小辈给她的袜子送给需要的人。日本侵华战争时她已记事,所以她经常告戒我们坚决不能做亡国奴。她老人家有文化明事理,手中不缺钱她总是将多余的钱物送给别人,小辈的人都收到过她老人家的钱。护理她的老伴28年任劳任怨总是说让年轻人多干点工作别为自己家的事情托累儿女的事业,她总是说我老了也用不了什么钱,她懂艺术喜欢戴花的衣服但坚持不买,我们给她买了两双北京内联升的花布鞋就说几元钱,她高兴的穿上在地上走来走去看到她那可爱样子心里酸酸的,她已96多岁有时糊涂但是还不时的念着她的儿孙们。願她老人家能够长命百岁。


悠闲的蜗牛86777788



聊斋书园


说说我父母吧。父母今年都70多了。退休金每月7000。他们两人每月生活费最多花1500。平时也舍不得买太贵的衣服。 买吃的也是什么便宜买什么。我每次探家都告诉他们,让他们吃最好的,买最好的。让他们可劲儿的花钱。我们子女个个都有工作,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可是没有用,我们怎么说他们都不听。还说比起他们同龄人,他们已经算挺能花钱的了。他们这辈人可能就是这样吧。我们这代人想法可能和他们不一样。买东西总是挑最好的买。不愿意委屈自己。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自私,不为子女着想。我想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全是靠自己奋斗。我们从一穷二白才走到今天。我们的子女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凭什么他们一结婚就应该拥有房和车?如果什么都有了,还需要他们奋斗吗?所以我就算有也不愿意给他们。像我这种想法的人很少。跟着心走过好自己的一生就行了。


凡凡的平凡人生


我也马上就是老年人行列的一员了,所以对于老年人为什么不舍的吃、不舍的穿、不舍的玩、却很舍得为儿为女甚至为孙辈们花钱的原因就是希望儿孙辈们都能生活的比自己幸福快乐!

我有个表姐,两夫妻一直生活在农村,表姐夫是从大山里出来给我表姐家当上门女婿的,因为成年前都生活在大山里,他没上过学,大字不认识一个。

但是表姐夫对我表姐很好。他自己常年都在外打工赚钱,听表姐说他每月都收入一万多,但他自己不抽烟不喝酒,每月给自己预留的生活费不超过500元。表姐经常在我面前骂她老公对自己太抠门,每月回家进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上个月的工资如数上交给我表姐……

就是这么抠门的一个男人,对我表姐、对孩子花钱却又分外的大方……表姐买衣服花几百上千他不会说贵(其实我表姐也很节约)、女儿出嫁、儿子结婚表姐、表姐夫都是倾其所有的尽量让孩子们满意!

我自己虽然没有表姐他们那么节省,但如果儿女们需要我经济支援时,我肯定也会尽自己所能的给予帮助。因为在我心里,我自己再受委屈,都想让孩子们生活的尽可能的好点,这也许就是中国式父母亲对孩子们的爱护的方式吧!

其实谁都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但真正能做到不管儿孙的父母却又少之又少,所以父母辈们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节约多点钱,好让儿孙们生活的比自己幸福快乐!


沉默不寡言129263386


我是一个下岗工人,身边有一个儿子在校读书,下面说说我个人的经历和感想。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多,为了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乱花钱,为了孩子快乐的生活,幸福的成长,可以说,每一个父母都会这样做这样想。

我 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基本什么样的苦,我都吃过,参加工作成家后,有了一个孩子,我舍不得吃肉,舍不得喝酒,给孩子买最好的奶粉,孩子边喝奶粉,边用小眼睛看着我的时候,我开心极了。

从小学到读高中,我和老伴依旧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虽说是义务教育,但各种杂费辅导费还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我过惯了苦日子,想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就这一个孩子,冬天怕他冷,夏天怕他热,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对孩子,永远都是真心的。

此时,孩子已上了大学,每年几万元的费用,我和老伴还是咬紧牙关,倾尽所有供孩子读大学,此时我已下岗,在小区做了一名保安,老伴在饭店帮人打工,为了大学每年的费用,我忍痛把烟戒了,哎!都是为了孩子。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可舍得给孩子花,因为他是我唯一的儿子。天下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一定要孝敬父母,愿天下所有做儿女的,工作再忙,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且莫忘记生你养你的父母。



LJY117


老朽今年七十九,我来说说自已的想法。第一,人老了,不爱打扮了,儿子,女婿不穿的衣服,自已穿了很好,不需要買。第二吃还是舍得的,但人老了,消化系统退化了,吃不到多少,但还是要加强营养的,老朽每天一亇蛋,一杯羊奶是少不了的,各种水果也是少不了的。第三,人老了,钱用不完,给儿孙用很正常,老朽孙子从大学到研究生,每年给一万元。

中国老人永远是子孙的朴人,而且乐在其中!

老朽愚见,欢迎批评指正!


松涛161695109


答:其实子女希望老人呵护好自己,健康晚年!

1、那天一位老人家委屈地说:“我儿媳女儿不容许我买食品给孙孙们吃,嫌我买的东西不高级而且有过期的。”

2、当场就有两位老友劝他:“说白了,子女只要老人健康,生活全自理,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最宝贵的礼物🎁!”

3、另一位豪爽的老人立即插话:“说到底,老人除了钱和劳力受子女欢迎,其他一概讨厌,连同我们的身躯。”(这,话糙理不糙,出乎意料地引起在场的前辈们点头鼓掌,有的甚至饱含泪水……)

附:

聪慧的题主不会觉得此回答偏题吧,因为有时候简接阐述比直接阐述发人深省得多,您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