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半程,服装企业:“贪生怕死”、“险中求存”是我的态度


中大纺织商圈拐点在湖北


在广东专业市场中,部分代表性市场已在3月初纷纷开业,包括白马服装市场、红棉国际时装城、广州轻纺交易园、新塘服装商贸城、新中国大厦。但由于中大纺织商圈及五凤、凤和村来穗务工人员超1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湖北籍人士,复工延迟是肯定存在的,所以说中大的拐点在于湖北。


3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指出:初步考虑,3月10日,全省除武汉市以外各市州,不延迟复工复产时间。


3月10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发布。通告指出,中、低风险地区持绿码人员,全省通行。


3月11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发布。通告指出,分级分区分类分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继续严格管控离汉离鄂通道,继续延迟开学 。


从湖北省最近发布的通告可以知道,省内复工复产已在恢复,交通情况也已有所恢复

这对于湖北全面解除疫情防控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征兆。

不仅如此,以广州国际轻纺城为龙头的中大布匹市场也已于3月10日开市,这意味着,以湖北务工人员为主的中大纺织商圈复工之日也不远了!



专业市场的复苏对服装行业意义非凡

以电商为销售特色的新塘服装商贸城于2月20日率先复工。专业市场复工对整个产业复苏的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是服装行业复产最重要的第一步。

目前,企业、设计师都在热切期待中大布匹市场的开市,面辅料处于产业链上游,

没有原材料直接影响了设计师设计产品,服装企业也无法复产。


疫情影响下的市场环境严峻

服装产业普遍反映,在复工过程中面临着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复工不同步、订单减少、工人返岗受阻、交通物流不畅、防护资源缺乏等多方面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1、供销不畅,库存积压,资金紧张。按以往正常套路出牌,春节放假期间,租金由租户自己承担,比如广州的十三行,以30万月租为例,原本市场计划休市10天,浪费掉的租约在10万元。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商场延期至3月才开始,那么相当于这个春节租金会白白扔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另外由于线下实体门店销售停滞、订单延期违约而导致的库存积压、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2、市场需求低迷、订单减少,形势严峻

。受疫情影响,工厂制造环节将引起负面的连锁反应:纺织原料市场价格会上涨;疫情蔓延至全球,影响纺织行业出口量可能下降;再加上此次疫情,其他国家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出口限制措施,而因为出口限制的措施,竟给纺织业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后,由于受订单和生产的周期性影响,产能的原因,小微服装企业将会接受最严峻的考验;


3、工人短缺、防护用品采购困难依然是产业复工面临的二大难题。调查结果显示,有67.1%的调查企业反映用工短缺、工人返岗困难。54.8%的调查企业反映存在防疫用品采购困难、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等问题,特别是复工后疫情防控压力愈加凸显;


4、转产防疫物资企业关心政府政策落实问题。针对防疫物资生产所需的技术改造、设备购置、贷款等方面政府制定了系列补贴政策,企业希望能尽快推进落实,并关心疫情结束后国家收储等问题。


线上销售成推动复产重要抓手

疫情影响又积压了春季库存,延迟复工复产将继续影响夏季销售,企业流动资金压力非常大。企业希望政府、协会能够整合资源启动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帮助企业多渠道低成本扩大销售。


线上销售是当前推动复产的重要抓手,但不少中小微企业缺乏电商经验。已有电商渠道的牌企业通过拓展线上渠道弥补了线下销售滞销的不足,如茵曼通过新零售实现了单日6.5万顾客的业绩。但是,白马等专业市场的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由于之前不具备电商专业人才和运作经验,担心运营成本问题,难以短时间内适应线上销售模式,希望行业能够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服务,为企业赋能,帮助他们低成本快速进入线上市场。


大家都知道线上营销可分为很多种:

官网、APP、电商平台、网红直播带货、微信社群营销等,能够很好的沉淀客流量并获得转化的,其中确实需要很多的前期工作铺垫。但要低成本打进线上市场,小程序平台卖货确实是首选方式之一,更重要的是这方面已经树立了很多成功案例。


目前疫情已经发展到后半程,服装企业在面临内外困境夹击的情况下,只能险中求寸大步快跑,“贪生、怕死”是生存的应有态度,我们必须得抓住线上流量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