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正確地“放養”孩子,才能真正解放孩子天性,培養好自身興趣

曉曉的父母一直希望能夠給孩子帶來一個快樂的童年,因此對於曉曉喜歡的東西,父母都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滿足他,都說父母過多的束縛往往容易壓力

孩子的天性,所以曉曉不論想要做什麼,他的爸媽都不會怎麼幹涉他的選擇。

但對於曉曉的父母來說,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對的。的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該給予他們過多的束縛,但這不代表父母可以完全不在乎孩子的事情。

父母的每一次教導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因此對於家長來說,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被"放養",但是他們的做法卻不正確 。

什麼是錯誤的"放養"孩子:

其實很多家長對於所謂的"放養"孩子存在著誤解,雖然所謂的"放養"解釋起來的確是放任不管的意思,但實際上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他更多的是希望家長能夠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因為過分的放縱有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容易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

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很多事物的認知還沒有那麼的成熟和完善,因此他們會無差別的去學習他們所看到的事情或者動作。

也正是這樣,孩子染上壞習慣的概率也就更大一些。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家長們的指正,那麼這些壞習慣往往就會陪伴孩子度過一生。

會讓孩子變得任性不講道理

很多時候,其實對於家長無條件"放養"的教育行為,這是一種過分溺愛的表現。

有的家長不希望給孩子帶來過多的壓力,但這並不等於一昧縱容,面對家長一昧的妥協,容易給孩子造成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從而變得任性、不講理,甚至會表現出比較自私的行為。

而孩子這些性格的產生,往往都是因為家長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的失職。

導致孩子的人生軌跡出現偏離

每個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就像是一張白紙,任由生活為他們增添色彩。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大部分時候孩子往往是迷茫的,他們還不能夠理解何為理想、何為目標,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家長的引導,孩子們往往很容易在生活中變得迷失自我。

甚至有些孩子會受到身邊不良習慣的人的影響,從而染上惡習,走上偏離人生軌跡的道路。

因此,我們所說的"放養"並不是要求父母對孩子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在孩子生活中給予孩子自己的空間,而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和介入也同樣不容忽視。

那麼,一定會有人說,既然這麼矛盾,乾脆就直接讓家長給孩子做好規劃和安排。但孩子的成長不容馬虎,尤其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很多事情都是缺一不可,鼓勵"解放孩子的天性"也正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鼓勵解放天性:

1、 有助於孩子想象力的建立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他們的思維方式逐漸成型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太多的條條框框容易讓他們的思維產生限制,從而導致他們變得古板。

而適度的解放天性,能夠讓他們不斷接觸各種各樣新鮮的事物,讓他們能夠領會大千世界的奇妙之處,從而讓他們的思維能夠更加發散,促進想象力的建立和培養。

2、 有助於促進動手能力的發展

想要讓孩子能夠學會獨立,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對於一些家長來說,他們總是勉強孩子去自己穿衣服、或者強制他們需要幫忙做家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往往會出現逆反心理。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要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從而促進孩子的動手能力。

3、 能夠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頗為豐富的,只是他們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不知道如何去表達當下的心情,所以,對於孩子來說,肢體動作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好的表達方式。

鼓勵去解放孩子自己的天性,讓孩子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很多時候你能夠從他的行為中領會到很多孩子無法表達的想法。

所以,鼓勵孩子去解放自己的天性就顯得非常重要,然而很多家長把握不好這其中的"度",從而使得對孩子的教育出現偏差。

那麼,如何讓孩子解放天性:

1、 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當家長放手讓孩子獨自玩耍、學習的時候,孩子經常會做出害怕的表現,這是因為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因此家長應該學會如何向孩子表達"愛",讓孩子能有更多的安全感。

2、 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信任

很多時候孩子都是無條件的相信父母,但往往家長對於孩子的信任是很多人所缺少的,從小就在懷抱里長大的孩子,家長不相信他們能夠"獨立完成"、"自己能做好"等等的想法。但其實孩子比你認為的要聰明許多,所以作為家長的你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

3、 在合適的時候安慰和鼓勵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犯錯誤是一件家常便飯的事情,然而就是這樣的小事容易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傷害,因此父母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應該有的安慰和鼓勵,給予他們自信心,讓他們能夠勇敢的重新前進。

4、 父母要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

當孩子面對生活中的眾多選擇之時,在很多時候,其實他們是迷茫的,對於自己的決定他們往往會感覺心裡沒底,從而猶豫不決。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要成為無條件支持孩子的中堅力量,做孩子的後背,讓孩子在生活中能更加勇敢。

5、 把孩子當做自己心中的驕傲

孩子都想要能夠被父母誇獎,而對於父母來說,有的時候無意中的誇讚可能會成為孩子一直努力的動力。所以,面對在成長中的孩子,父母應該把他們當做驕傲,讓孩子們對自己更有自信,這種信心能夠在他的成長中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在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比較常見的,有的時候孩子會沒有目標,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介入其中。

如何引導其變成孩子的興趣:

不要總是和孩子唱反調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面對一些事物,家長容易和孩子產生不同的看法,這個時候家長不要馬上就否定孩子的觀點,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對之進行引導,有的時候孩子的興趣就這麼而來了。

和孩子一同參與生活中

當一個人的時候,孩子容易陷入迷茫,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成為孩子前進的方向標,一同參與孩子的生活中,帶領他們去體味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點,並加以引導。

所以,對於父母來說,所謂"放養"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給予孩子有邊界的自由空間,這樣才能夠解放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培養出自己的興趣,更好的成長。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的寶媽寶爸們,歡迎關注我 ,讓我們與孩子攜手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育兒身邊大小事# #頭條育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