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花朵开,房山“女战士” 撑起半边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扰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涌现出许多社区一线工作者

今天,方方想为大家介绍一支

像花儿一样的社区女子团队

她们就是房山区城关街道

农林路社区的姐妹们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她们像花儿一样

绽放在社区的各个检测岗

为小区居民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宇文晓茹

太阳花,光明温暖,乐观勇敢


作为农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

宇文晓茹把守好社区大门

确保居民平安放在第一位

在1月24日,社区18号楼出现了

首例需要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史某时

恐慌情绪笼罩了大家

她却镇定自如地说:“让我来吧。”


有人问她:“你不害怕被传染啊?”

她说:“我是党员,是社区主任

就得冲上去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

而是双腿颤抖也要向前

她用自己的一片真心

播撒出温暖的光芒

就像社区里的“太阳”

吴丽萍

木兰花,花木兰,战斗英雄

疫情初始

街道各个小区要设立检测岗

由于农林路社区面积大而分散

13个楼院之多

居委会人手严重短缺

吴丽萍决定发动各小区

在职党员、群众志愿者

利用人和的优势解决当前的难题

当天,她通过发布倡议书

社区党员群、打电话等多种方式

召集党员志愿者30多人

3天内就发动党员、志愿者

100多人

巾帼不让须眉

她就像行军打仗中的“急先锋”

是当之无愧的木兰花

马凤娥、高瑞新

梅花,坚韧不拔、高风亮节

马凤娥在这次疫情中

负责的小区都是80年代的老楼

几乎都是老人、租房户

前期的摸排工作非常艰难

为了确保楼不漏户、户不漏人

她挨家挨户敲门核实信息

每天忙到深夜


由于小区很多老人的子女

常年在外地

她经常接到老人子女的电话

请她帮忙上门照看一下老人

只要一提老人名字

她都不用看底册

就能把情况说得明明白白

就像是社区里的“百事通”

疫情开始时,高瑞新刚刚出院

心系社区的她发现人手不够

马上主动要求重返岗位

在办理小区出入证登记的时候

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

她带着户籍底册站在检测岗

3天时间就办完了整座楼的出入证

晚上回到家双腿肿了

但第二天依然坚持按时到岗

在疫情防控中

马凤娥与高瑞新不怕挑战

越繁琐艰难的事就越能处理完美

就像寒冬的梅花一般坚韧不拔


张娜、王玉英

风信子,红红火火,热烈明丽

张娜负责的文教家属楼小区

是离居委会最远的小区

小区居民平时与居委会互动少

但这对做事雷厉风行的张娜来说

不是问题

她热情帮助小区居民解决

买菜、取快递等生活小问题

日复一日在检测岗测体温、登记信息

努力熟悉每个人

她很快就和居民打成一片

获得到了文教小区居民的认可与赞扬

文教居民还特意给居委会

写来了表扬信

王玉英负责的小区有居家观察户

她主动领了看护职责

每天送菜上门、收取快递、倒垃圾

常常一天内楼上楼下跑七八趟

关心对方心理状态,随时提供帮助

居家观察户一家都非常感谢她

张娜和王玉英就像盛开的风信子

用热情感染大家

也用实际行动方便了小区居民生活


杨阳、张艳茹、葛静

康乃馨,温柔而坚强

杨阳、张艳茹、葛静

都是二胎妈妈

面对疫情

她们不得不割舍母爱

投入一线的工作中

早上孩子没有睡醒就出发

晚上到家时孩子已经睡着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这些妈妈们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舍弃了自己的小家

奔赴一线战“疫”

像温暖的康乃馨

把最大的温柔献给了群众


王淑静

矢车菊,认真细致,温和有理

王淑静负责的良工佳苑小区

是农林路社区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共有7栋楼共420

人员流动性大、租户多

每天出入小区的人络绎不绝

为了劝居民办理出入证件

她什么方法都用

贴通知、广播,面对面劝解

常有不理解的居民不配合

甚至口无遮拦

她都不发怒、不生气、耐心劝解

认认真真有条不紊登记好

所有出入证信息

她像一朵静静盛开的矢车菊

用她的认真细致织密了疫情防控网

房山区城关街道的这支女子团队

她们舍小家顾大家

用她们的实际行动

撑起防疫一线半边天

她们就像盛开在

战“疫”线上的花朵

她们也是社区防疫的“女战士”

是最美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