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5岁小伙立大功,黑科技让美国钻地弹变“废铁”

国防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矛与盾”的互相赶超。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常年在外作战的美军,发现敌人经常躲在地下设施,要想精准打击太难了,于是就研发了“钻地炸弹”。此后很多敌人自以为躲藏的很好,结果却被一枚不知从哪儿飞来的炸弹给“制裁”了,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驻南大使馆遭到轰炸,其中有两枚从办公楼顶部进入,贯穿5层钻进楼底和地下室才爆炸。或许是受此刺激,我国致力于研究“盾”,即如何防范钻地弹。结果一位25岁的小伙子立下大功,让美军的钻地弹,变成了“废铁”。

这位小伙子,就是吴飙。从工程兵学院毕业后,吴飙进入了一家研究所,开始研究怎么为国家重点工程披上“防弹衣”,保障这些战略设施的安全。而他选择的研究方向,就是水泥,因为水泥是现代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宜,如果能研发出一种防御力更强的水泥,就能以最直接的方法,达成防御目的。

在研究开始的时候,吴飙几乎试验了国内所有的水泥,可没有一种能够达到要求,于是他就干脆自己研制。就这样,一个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变成了“搅拌工”,购买大量水泥和其他各类材料,日以继夜地进行着配比、搅拌等枯燥而又辛苦的工作。就这样,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他终于研制出了符合预期的高强度水泥。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种水泥拥有极高的抗折强度,在搅拌时会呈现出类似于橡胶的弹性,也被称为弹性水泥。而在试验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极强的防护能力。面对这种水泥所打造的建筑物,美国的钻地弹估计只能是“碰一鼻子灰”,很难发挥出面对普通混凝土建筑时的那种威力。如此成果如此人才,自然不会被埋没,吴飙获得了国家一等奖,他的心血,也会得到广泛应用。

当然了,在导弹日益成为各国主流武器的现在,“弹性水泥”的用武之地,肯定也不只是防御钻地弹。试想一下,要是发生紧急情况,敌方的导弹好不容易突破拦截系统,击中了某些战略目标,结果却发现打不动,会作何感想?绝对会大吃一惊。而且要是将这种水泥用于构筑防御工事,也能极大增强我国防御体系,减少无谓的伤亡。

在战争中,用于进攻的“矛”,总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那种抵挡击杀敌人的感觉,会让很多人觉得热血沸腾、十分解气。相比之下,用于防守的“盾”就不那么引人注意了。不过,再勇武的战士,要是没了“盾”,在战场上生存率也会大幅降低。吴飙研制的水泥,虽然看起来不如歼20、东风17等光鲜亮丽,也不广为人知,可它却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战机和导弹们最忠实的保护者,也是国防安全重要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