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时刻:“顾水管”再顾不了水管

“多么希望能够坚持到脱贫攻坚胜利那一天,你陪我去重庆检查,但是实在坚持不住了。你要照顾好儿子,保重……”


3月16日,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姑开乡水利站站长顾尚义交待家人的话还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生命定格在52岁。


3月17日,笔者采访了顾尚义的家人、亲友、同事,聆听了这位脱贫攻坚战士的感人故事,体会到这位普通基层干部的执着和坚守。



“顾水管”只顾水管不顾人


作为管“水”的乡镇干部,顾尚义的主战场就是饮水保障。


在“3+1”保障中,饮水尽管排在最后,但它的意义与教育、医疗、住房却是同等的重要。


哪里缺水?


怎么解决?


这事,顾尚义必须记在心里,操在手上。他不分白天黑夜,很少有周末和假期,一心扑在水利事业上,得了一个“顾水管”的绰号。


顾尚义在测量水源流水流量


他能够管好水,却管不好自己。2019年8月,顾尚义发觉腰部和肛门隐隐作痛,去医院,又没查出症结。后来,病痛越来越厉害,他就靠吃止疼药布洛芬消解。开始,一颗就解决问题,之后,增加到两颗、三颗、四颗……有时实在太疼,顾尚义就只好用手机顶住腰部填报表。


乡领导知道“顾水管”犯了毛病,经常提醒他,让他去大一点的医院检查,尽快治疗。


“顾水管”只顾水管,不顾自己:“我的病吃点药就行了,等脱贫攻坚结束再去看。”


今年2月,病情越发严重,顾尚义只好向乡里请了几天假,到毕节市检查。一纸检查报告出来,他傻眼了:直肠癌晚期。


随即,他住进医院。这一住,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跨年夜:打着手电抢修水管


顾尚义工作认真,负责,群众和干部都说他是“工作狂”。


姑开乡姑开社区村民吴学伍修管道很有经验,一旦工作中需要人手帮忙,顾尚义总是叫上吴学伍打下手,多多少少付给吴学伍一点工钱。


顾尚义在检查人饮工程通水情况


2004年大年三十,雪凌袭击姑开,田坝村路段的水管坏了,姑开乡政府停水,村民断水。为了不影响春节用水,顾尚义带着吴学伍和殷开银,冒着严寒去田坝村修水管。


顾尚义与吴学伍和殷开银一起,挖沟,接管,埋管,打着手电筒干,呼出的气在夜幕中一团一团的,看得见。大家全身都打湿了不说,肚皮还饿得直叫,最后只好跑到附近烤酒的李绍先家买酒喝。喝下酒,身子骨才稍微暖和些,然后才去程开贤家蹭了一顿饭吃。


2008年大年三十,也是大雪大凌天气,也是田坝村路段的水管出问题,吴学伍和顾尚义也是干到凌晨两点过。时任乡长的潘登听说他为了大家的吃水而干到子夜,于是打电话让副乡长邱江和李强亲自去田坝把他们接回家里。


大年三十,大家都回家过年去了。“别人有假期,顾尚义没有假期,很多次,为了保证机关和群众生活用水,顾尚义经常年夜带着我修水管,往往一干就到深夜。”吴学伍回忆。


顾尚义在测量水源流水流量


2017年8月,永德村移民安置点供水不正常,当时,乡政府答应群众:没水吃就找政府。结果,群众到处打电话投诉乡政府,乡政府只好把安置点自来水工程施工老板罗松叫来,但罗松找不到工人去施工,而安置点周围的群众又不愿出工,说“要让政府吃点苦头”。最后,还是顾尚义帮了罗松的忙,天黑干到天亮,弄通了水,也弄通了安置点村民的心。


答卷上的一组组数据


“脱贫攻坚是一张答卷。”姑开乡党委书记尚金海说,“顾尚义的卷子做得非常的合格。”


2019年,姑开乡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组建32人的防洪抢险应急专业队伍,同时,各村也组建260人的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当时,姑开乡编制了《姑开乡山洪防御预案》《姑开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做好汛前安全检查,建立健全防汛制度、值班制度等。“顾水管”自然就成了防洪抢险应急专业队伍的核心。


顾尚义在检查人饮工程通水情况


防洪抢险,先是要防。为了做好“防”, 顾尚义严格巡河,排查引底河、藤桥河河道挖沙取土等违法现象,发现一件建议处理一件,同时做好河道内树木、漂浮物、垃圾清理。


有了顾尚义这个核心力量,姑开乡清理河道19次,乡与村河长巡河100多次,4块“河长制”公示牌立了起来,30余块河道保护警示牌竖了起来……


在顾尚义的统筹下,姑开乡投资1400万元,更换人饮工程管道26余处,累计铺设管道4.7公里,实施了安坪、高山田、合心、胜利、姑开、永德、阿楷箐、火把村8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了引底、田坝、寨块等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同时,全乡还完成饮水水源地保护40处、完成水质检测39个。”

……


翻开《姑开乡2019年水利站工作总结》,里面如此写到:“纳雍的脱贫攻坚,把吃水保障提高到与医疗、教育、住房保障地位持平的高度,称‘四保障’,没有顾尚义的执着和坚守,无法完成姑开乡群众吃水保障的任务。


“正是顾尚义合格的答卷,为姑开乡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姑开乡乡长杨小平说。


编 辑:龚 技 校 对:张 艳 编 审:李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