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2020,基层文化的崛起,普通人创业开启新篇章(下)

在2013年左右的时候,“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各大电视台,选秀节目创造出无数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明星,也出现了不少新兴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但是,现在来说,无论是当年的余佳文还是马佳佳,基本上都已经是消失在大众视野。

基本上可以说,当年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都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一系列真真实实普通人能够触碰得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这种“一成一败”的对比,则从侧面证实了一点:互联网的创新应该从最基层的文化起步,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接地气儿。

并且你会发现,对于接地气儿的东西,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在内容传播方面尤其如是。比如说前段时间被网上炒得很火的公式相声两口子,虽然段子都是用高级知识改编的,但是大众接受程度就是不高,这倒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不理解,只是理解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的人也会感觉很无趣,这就叫不接地气儿。

然后,我们反观郭德纲的相声,赵本山的小品,开心麻花的作品,为何接受度这么高,为什么能连续几年上春晚?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是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为出发点的,大家都熟悉,所以就有兴趣。而当用户有兴趣的时候,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商业模式才能够持续。

同理,我们今天在网络上看到的直播,以及一些普通人的视频,基本上很受欢迎且得以持续的都是很接地气儿,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内容。而不是以前那种给人感觉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东西,这种深层次的变革,预示的就是普通人的机会。因为,这些接地气儿的场景和内容就在你我身边,我们都触手可及,只是需要通过互联网把它表达出来。

并且,互联网像电、马路一样作为存在于我们普通人生活中各个角落的基础设施,却只是让少数人因此获益,本来就是不大正常的事情。因为有了电、有了公路,我们所有人的出行工作效率都有了质的飞跃,也因此带来了财富上的收入增加。而网络同样作为这么一种基础建设的存在,很多人却只能停留在娱乐层面,这本身就是有待开发的。

2020年正可以说是普通人通过互联网正式崛起的元年,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就说过,因为疫情加速了大众网络消费习惯的养成,不管是时间消费还是物质消费亦或者是精神消费,而这个人群的基础就是大多数普通人,这些人需要的也更多是接地气儿的东西。

互联网的内容创新也必须是以此为基础的,通过基层文化的创新,加上互联网的翅膀,才能真正起飞。上层文化为基础只有少数人能懂,而底层文化为基础则是所有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