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三连锤!肖战方也不应忽略


我想很多人忽略了另外一个群体:

肖战方搞舆论,227搞舆论,资本搞舆论,粉丝圈搞舆论,那那些真正“搞舆论”的人去了哪里?在干嘛?怎么看这件事?

(他们可能已经被气死了)

我是个媒体人,我恨死肖战了,我和我的同行几十年的努力,一夜特么回到解放前(开玩笑的,没那么严重)。

我们为了给青少年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花了多少时间精力金钱,结果一进饭圈,啊哈?

这只是第一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外宣方面做的努力,不说一夜之间付之东流吧,至少需要我抽根烟冷静一下。2020年是世界百年大变局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的表现可能直接影响到以后几十年我们的子子孙孙生活的怎么样(肖战的小粉丝这群孩子,就是祖国2020年实现弯道超车的第一批受益者)。

主席说过,革命就是把朋友变得多多的,敌人变得少少的,其他的我不懂我也不说,我只说自己的领域:把朋友变多,国际形象就显得很重要,我们现在努力营造中国是一个包容的、发展的、友善的、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又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家,任何国家的年轻人只要肯努力,只要积极向上努力工作,都能在跟中国合作的过程中受益,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她的发展会让世界人民过上好日子。

结果,前几天特么的发生了什么,你们告诉我!!!我觉得我啃啃哧哧打大龙,兴冲冲要拿下这局的时候,自己家的辅助在我身后爆了水晶你们知道吗?

从我行业的角度来说,肖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糊的呢?从他的粉丝(或许是黑粉,不过这不重要,为什么不重要后面说)舞到国外开始。

从那天开始,宣传口是不可能用他了,我这个宣传口指的是党报官媒,或者其他平台面相群众的宣传渠道,就是娱乐圈所谓的“官方资源”,这个资源靠钱是拿不下的,只看个人形象,而且大部分的艺人很看重这个,被最高层的宣传平台选中,价值堪比“黄马褂”。我说不会用他看这不是泄愤,只是从专业角度做的选择。宣传口如果用明星,当然首先是看上他的流量,不过这只是加分项,更重要的是看中这人所代表的价值观取向。

比方说去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转发拾遗的文章,文中有写到岳云鹏,那么为什么是岳云鹏?不是因为他业务能力多么的优秀,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少流量,人民日报又不帮德云社卖票。而是因为他身上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正能量所鼓励的,岳云鹏代表什么呢,代表小人物的奋斗。人民日报发表这篇文章,更多的是要借岳云鹏的形象去告诉每一个普通人,你看,只要努力奋斗,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的,哪怕只是一个没读完小学的农村胖娃。

当然了,综艺或者电视剧之类的我不知道,我不说,宣传口选人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你身上代表的价值取向对全社会来说是不是正向的,是不是值得鼓励的。

现在,你再回头品一下肖战,懂了么?

赞同涨得很快,看来大家喜欢,我就再多说几句。所谓的舆论宣传,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发发传单拉拉横幅,我们需要做的,一方面是给时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大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当我们选择一个公众人物作为宣传载体的时候,无异于是在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他身上的A、B、C、D几个优点值得大家学习。比方说现在舆论关注一线的医护人员,其实还有一个深层逻辑是想告诉大家,用专业的能力去帮助这个国家、帮助你的同胞,是值得赞赏的,这样很酷。这种价值观的树立,会影响很多人,也许你是学医的,也许是学法的,也许是送外卖的,都没关系,你在自己的领域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有必要、有能力的时候帮助别人,你就是被尊敬的中国人。

在当下这个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也自然需要开辟新的舆论阵地,我们要在原本被西方把持的舆论场,发出中国的声音。但是舆论战争不是热战争,我可以开上大炮去跟对方掰头,我要想其他办法,比如说给外国朋友看看中国最穷的一群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看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吃什么穿什么,看看高铁,看看文化,看看中国电网。

这是一个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甚至不是一代人可以做到的,需要很久很久,需要很多像我一样心怀理想,但是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的螺丝钉。

我有无数前辈,在这条路上前赴后继,比如说,死在南斯拉夫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退休以后还一直活跃在B站的张召忠,一次一次和外国学者辩论的张维为,都是我们的同志,我们前赴后继是为了什么?饭圈又做了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不被解决,那才真的是没了天理。

应评论区建议,附一个相关专栏:那些值得一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