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如蝉衣脱壳随风飘去………!

我五次如蝉衣脱壳成了现在的我………!

第一次新兵是1969年!

入伍第一天,我被叫“新兵蛋子”!我的人生轨迹始于新兵。从吃饭、到睡觉、到走路、新兵都得重新来!难道吃饭睡觉走路跑步都不会?是的,我会的跟部队的要求不一样!当学会这一切后,第二年新兵就来了,我成了老兵!第三年新兵如期而至,我成了老兵中的老兵!三年过去了,我吃饭比狼快!睡觉可以“金鸡独立”!走路是75公分步距!跑步可以是连滚带爬!练成了兵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当兵的。所以啊没有新兵阶段就没有人生质的跨越! 我也退了一层皮,如蝉脱壳一次!

第二次“新兵”是从警卫兵到文艺兵!

1971我又成了上海体院学院技巧队新兵,这是部队送来培训的“跟斗新兵班”。那时全国学唱革命样板戏,上海警备区警备师也排练了一台《智取威虎山》革命样板戏,需要武功演员,部队挑选我们9个手脚灵活队员送这里培训武功。是啊!上海技巧队这里队员许多都是世界冠军!如二人、三人、四人组合技巧世界冠军,我们是穿着军装来培训的新兵!在技巧队冠军级老师徐立才,还有于再青、张以宏等老师精心指导下,开始每天武功“新兵”的课程。踢腿,压腿,拉韧带;倒立,下腰,头手翻;初始阶段我们不是翻,而是滚!地毯上前滚翻后滚翻!虎跳、前扑、侧手翻;腱子、转手后手翻等课目!几个月后,学会了侧手翻,再后来腱子转手后手翻和跳板跟头。跳板跟头是这次必须会的硬指标!武功新兵此时犹如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我们翻的吃力,老师看得都吃力!要翻起来轻捷如燕,那才是叫功夫!循序渐进吧,回部队继续边演出边训练!……第二次再进体院培训后,虎跳前扑、毽子后手翻、毽子后直体、毽子转体360!最后貌似一串原地小翻!

新兵到老兵需要时间的锤炼!新手到高手需要刻苦的锤炼!从技巧队回到演出队,从训练到演出,从新手到会一手,当在演出掌声响起来中拉上幕布时,我们终于用汗水赢得了认可!一个人有了机遇必须用努力抓住机遇。我又退了一层皮,如蝉翼脱壳又一次!

我第三次当“新兵”是从黑白胶卷到彩色胶卷”!

上海天山照相馆里来了一个穿军装的“新手”! 陆续在宣传队七年后想:我也不能一直翻跟斗啊!转行!转行!于是我又常和冲底片、印放照片、和显影粉定影粉D72和D76打交道,熟练掌握区分一二三四号放大纸的功能特性。钻暗房,开红灯,调药水,放大显影,定影水洗烘干。海鸥牌4A、4B双镜头照相机,底片是4*4和4*6的黑白底片。后来又有了海鸥135相机,快门按下,犹如锤子砸下来的感觉!后来是尼康F3、美能达700等相机,边学边实践。终于在摄影和新闻照片方面又有了“起色”。

随随后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不时的会出现武警上海总队新闻照片!有头版,有二版,但不管在哪版,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版面。我成了摄影“发烧友”!

从翻跟头的速度,到胶卷的感光度,体验人生的尺度。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在生活中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那片“色彩”!在显影液和定影液寖泡时间长了,我的手皮又一次如蝉翼脱壳一次!

第四次“新兵”是从照相机到摄像机!

1985年夏,上海电视台新闻部来了一位武警上海总队政治部的新闻新兵。这新兵带来了部队的一套电视摄像������MP3和背包录像机4800P,跟随上海电视台新闻部郭大康和陈文当新闻新兵。二位老师是当时新闻部负责上海文艺界的新闻报道。开机、挂带、拍摄!关机、倒带、回看!好!这条保留,再来一条!学一串串电视范畴里的名词!剪辑机房是索尼剪辑机5850P等设备,倒带、播放、找点、打点,进!编辑画面。这里需要修改……找到进点出点,好,使用插入编辑模式。如果这个时候用错到边录边擦的组合编辑,那就前功尽弃!磁带被擦部分,没有磁迹是无法再录制,编辑得从头再来!(此处为纯专业名词)

这次电视台新闻新兵学习回部队之后,武警上海总队电视新闻就不断的在上海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段里播出,鼓舞部队士气,宣传正能量,逐渐的又有电视专题片在《当代军人》栏目播出。新发的军官证职称一行是:记者,我喜欢这个干活的技术兵种。那时的摄像机很重,这次是我的肩膀皮肤退了一层又一层,还是如蝉翼脱壳又一次!

第五次“新兵”是从通讯员到专业编导!

1995年,在部队28年后,我成了SMG上海媒体集团系统的一名“新兵”。 在当了上海电视台十多年的新闻通讯员后,从部队转业到电视台,换了一个单位,我只能是从“新兵”做起!尽管专业熟悉,比起在电视台系统干了几十年的老编导、老导演,我还是新单位里的新兵!尽管财务开玩笑说“你转业工资比台长高”!那是二十七、八年军人的待遇,我做好了准备,把部队的一切归零,我喜欢“新兵”的称号,知道如何当好“新兵”。电视台把《电视导购》《今日浦东》《家庭保健》等栏目交给我,我以新兵的干劲,军人的本色,喜欢的热情,专业的要求演绎自己不同岗位的人生价值!

我喜欢不同领域“新兵”角色。不过心里得明白,没有一手技术和功夫的“新兵”才是真正的新兵。

我的皮退了一层又一层,到了电视台还是犹如蝉翼脱壳,但每一次“蝉翼脱壳”都会给我“崭新的自我”!

我从电视台退休了,随着这飘香的咖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是一本新书!犹如刚买的这书名:随风飘逝而去………!飘!飘!把陈浮的东西飘去远方!活到老学到老,或许我又找到了新的“攻克”方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