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拜金女"选择了穷小子,浅谈女人的择偶观

文|梁小白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亦舒《喜宝》

热播剧《安家》根据日剧《卖房子的女人》改编而成,由安建执导,孙俪、罗晋、张萌、王自健等主演。

该剧主要讲述了空降到上海静宜店的房似锦,与徐文昌形成双店长竞争模式,作为房产中介的他们,在帮客户买卖房屋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部剧即给我们展示了"一地鸡毛的婚姻",也给我们展示了"撕破脸皮的婚外情",又给了我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

该剧迎来了大结局,在最新的剧情中,王子健向朱闪闪求婚了,一开始就看好的CP终究没错过。

01、只想嫁上海有钱人的朱闪闪,最终也选择了爱情

剧中朱闪闪是上海本地人,一家三口,住在老弄堂里,家里太小了,连张床都放不下,朱闪闪只能住到壁橱里,也被人称为"壁橱公主"。

家里条件不好,妈妈一心想让朱闪闪找个上海本地有钱人,朱闪闪最初进入房产中介的目的,也是为了找个有钱的男朋友,因为从来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所以入职两年多,只靠底薪活着,没开过一单。

新店长一上任,立马给下了死命令,三个月内不开单,走人。

朱闪闪被逼着上街发传单,被别有用心的人梁振邦假借买房之由,骗到酒店,差点被玷污。

没有谈过恋爱的朱闪闪,一心按照妈妈的标准来找男朋友,对人不设防,特别是符合自己标准的有钱人,一心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才会被有心人利用。

朱闪闪就像我们口中所说的"拜金女",她最初择偶的条件就是:"有钱、长得帅、有户口、有房子",经过被骗之后,逐渐改观了对有钱人的看法,不再执着于"长得帅,开着宾利"的白马王子了,而是对待感情更加务实了。

她后面又遇到了看似符合标准的季明亮,但因为自己内心不是真正的喜欢,最终向他提出了分手。

王子健一个在上海打拼的外地穷小子,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最开始也有自己追求的女神珊珊,珊珊的妈妈对他的态度比冷淡,珊珊也一直把他当成备胎,对他也是不冷不热的,直到珊珊发现自己喜欢的男生有女朋友之后,才开始改变对他的态度。

他们两人也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在向珊珊求婚的路上,王子健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原来他早就喜欢上了朱闪闪,于是就有了向朱闪闪求婚的画面。

狄更斯曾说:"成熟的爱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朱闪闪与王子健就是等待了又等待,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们两个人早就喜欢上了彼此,只是对方最初并不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庆幸的是,他们最终摒弃了条条框框,遵循了内心的感受,最终选择了爱情。

跟他们做出相反选择的案例,最典型的就是亦舒笔下的《喜宝》。

02、不正确的金钱观,毁了青春,毁了爱情

亦舒的文字简洁中带着犀利与深刻,她的作品《喜宝》就是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讲述了剑桥圣三一学院的法学高材生,独善其身,风华正茂,本是炙手可热的俏佳人,虽有高贵文凭压身,却反其道之,决定做富商情妇的故事。

喜宝的父亲是浪荡的二流子,吃喝嫖赌样样不落,父母离婚的时候,喜宝刚会走路,这个父亲,一般不找她们,只有在缺钱的时候才去找他们。

喜宝的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喜宝吃了很多没钱的苦,13岁起,就知道叫男人付钱。

她在英国有一个男朋友韩国泰,由于母亲无力承担她高昂的学费,她交男朋友的目的也是为了有人帮她支付学费。

一次机会,喜宝在飞机上认识了富家女勖聪慧,受邀去勖家吃饭,认识了勖聪慧的父亲及兄长。

聪慧本想把喜宝介绍给她哥哥勖聪怒,喜宝却在哥哥和父亲之间,非常现实的选择了父亲,对于她而言,哥哥聪怒的一切都是他父亲给的。

渐渐的她发现,她不过是勖存姿囚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她失去了自由,后来喜宝爱上了汉斯,一个可以让她不用吃药就睡着的男人,勖存姿发现后,竟当着她的面,枪杀了她的男友。

几年后,勖存姿去世,喜宝也得到了一份遗产,但她明白,她得到了金钱,却失去了一切,青春、爱情、生命力。

姜喜宝是亦舒笔下刻画的再现实不过的一个人,拜金,为了金钱不惜出卖自己,虽成绩优异,但不惜以青春换金钱,最后虽得到了金钱,却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包括鲜活的生命力。

《喜宝》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我还有健康,我其实并不贫乏"。

即使这么一个现实、拜金的喜宝,她最初内心深处渴望的首先还是爱,其次,才是金钱,再没有得到很多爱的时候,退而求其次,才渴望得到很多钱。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

喜宝与朱闪闪的不同之处在于,朱闪闪最开始想要的是钱,最终遵循了内心的感受,摒弃了金钱,选择了爱情。

而喜宝恰相反,最想要的是爱,没有爱,其次才是金钱,但她最终用青春换了金钱,得到了金钱,也失去了爱情和青春。

两种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结局,针对女人的择偶观,三毛和荷西有段话特别经典。

03、三毛和荷西,因为有了很多爱,才不去计较有没有钱

三毛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著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等十余种。

大家除了欣赏她的作品外,也被她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感动着,三毛曾在《大胡子与我》一文中写到: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也有例外的时候。

"我叹了口气。"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就这几句对话,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

三毛和荷西的对话,映射了很多女人的择偶观:"看得中意,无论他有多少钱都嫁,看不中意,无论他有多少钱都不嫁"。

三毛和荷西,因为有了很多很多爱,所以才不愿去计较有没有钱。

04、结语

对于爱情,马克思曾说:"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综艺节目《非诚勿扰》最开始有位女嘉宾马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当时这句话,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

大家都把马诺当成"拜金女"的典型,确实马诺的说法,严重违背了大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现在看来,这一哭一笑,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一些年轻女性的择偶观。

女人最害怕,满怀欣喜的跟着你坐自行车,可你也是让她哭的,如果结果注定都是要哭,那她宁愿选择一个体面的地方,至少没人看到自己的狼狈。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只有了解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才能收获爱情,收获婚姻。

如果一个女人,在你面前表现的很爱钱,那多半说明你没有给到她足够的爱,如果给了她很多很多爱,她就不会去计较你有没有钱。


一个专注情感领域的小白同学,有一些观点,有一些真相,感恩相遇,期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