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老当益壮奋战抗疫一线 勇挑重担不忘入党初心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吴立新 记者 李玉杰)在迁安市疫情防控工作中,有很多老党员主动请命、率先垂范。在他们的身上,老去的是岁月,不老的是忠诚;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

何立民在小区门口检测体温,登记出入情况。 兴安街道供图

兴安街道毛纺厂家属院小区老党员何立民,请战一线勇挑重担。毛纺厂家属院小区有433户居民,1100多口人,是一个老小区,居住人员混杂,防控任务很艰巨。防疫工作开始后,67岁的老党员何立民主动到社区党支部,申请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队伍。老人说:“我在小区住了几十年,是不是这个小区的居民,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我守门,大家尽可以放心。”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何立民和志愿者们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备案、测量体温,还不定时对公共场所、单元门口喷洒消毒液。他和志愿服务队一起每天从早忙到晚,全身酸痛,但他从不言累,每日准时到岗。防控期间,接连下了两场大雪,寒风刺骨,何立民老人因为着凉,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同志们都劝他休息几天,他说:“我这病不算什么,居民生命安全才是大事。”就这样,他带病一直坚守在一线。他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必胜的信念守护着小区的安全,为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秋才在小区内义务宣传,劝导居民。兴安街道供图

兴安街道帝景社区老党员张秋才,疫情防控中的红色风景。“出门要戴口罩,人多的地方别去凑热闹,外出回家一定要先洗手……”在帝景豪庭小区,居民们每天都能听到他的声音,这是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在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疫知识,他就是张秋才,今年74岁,有着53年党龄,是帝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当疫情猝然来袭,他第一时间来到社区,报名加入志愿服务队,身穿“疫情防控党旗红”马甲、戴着红袖标,活跃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了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社区按照“精准排查、不漏一户一人”的要求,开展对每家每户排查登记。张秋才接到任务,晚饭都没来得及吃,立刻戴上老花镜,开始楼上楼下逐户排查。有的住户家中没人,他就隔段时间再去,两次、三次……直到信息登记完整为止。入户排查刚结束,张秋才又化身小区义务宣传员。他把电动车改装成防疫宣传车,每天在小区各个楼栋间穿梭循环播放防疫知识,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从未间断。有的居民看他整日忙忙碌碌,劝他宅在家里才安全,更有甚者开玩笑的说:“老张,你天天这么折腾,居委会给你多少钱啊?”面对这样的不理解,张秋才一笑而过,从来不做解释。他对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党员,在古稀之年还能为社区尽点微薄之力,我心甘情愿。”张秋才的一举一动最终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尊重,收获了大家的赞扬和居委会的感谢。

赵连华正在村口执勤点泼洒消毒液。 上庄乡供图

上庄乡北晒甲营村老党员赵连华,主动请战村庄防控一线。从北晒甲营村开始设立监测点以来,66岁的老党员赵连华就一直坚守在村口监测点,为群众监测体温、进行出入登记。女儿担心她的身体,劝她不要干了。她说:“我对村子有感情,想为村里的百姓做点事儿,我的身体能坚持;再说我是本村长大的,以前做过妇女工作,对村里的情况熟悉,我在防控一线,更容易做大家的工作。”就这样,不管白天黑夜,她都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严把出入口,守护广大村民的健康和安全。正月初七,她哥哥因胃出血进入重症监护室,她站完岗,交接完工作,才匆匆赶往医院。疫情严峻,哥哥的病情不稳定,令她心急如焚,但是她仍然坚持卡点值守。她说:“大家都很累,我不能因为自家的事影响防控大事。”女儿给她送粮食和蔬菜,她让女儿把东西放在监测点,和她匆匆的见了一面,就忙着去为出入群众测体温、登记。她说“疫情防控是大事,村里干部、群众信任我,我更要以身作则,管好村口出入这扇门。”近期疫情局势稍微缓和,一些群众开始放松警惕,出入频繁,她耐心劝导:“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前期的努力就白搭了。”听她这样说,群众也都自觉的听从安排。在她得知女儿也在帮扶社区的一线值守时,她打电话对女儿说:“你是党员,要听从组织安排,关键时刻,要顶得住。”这位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责任担当让人钦佩。

哪有什么英雄,只是无数平凡人勇敢地担起了“责任”。